假如大学申请可以重来,我会...刚结束申请的美国高中生们,上周对纽约时报说了真心话教育2023-01-30 01:01《纽约时报》焦点小组访谈系列专栏近日刊发了一篇对11位美国12年级高中生的采访全文。本次访谈围绕着学生们今年在申请大学时的遭遇和感受、选择大学的考虑、对大学排名的看法等问题展开了小组访谈。这些学生都申请的四年制大学,并在申请择校过程中参考过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纽约时报聘请资深焦点小组访谈人Kristen Soltis Anderson(负责在全美范围内甄选出参加访谈的高中生人选)以及《纽约时报》观点版面的副主编Patrick Healy两位主持了小组访谈。通过访谈发现,11位学生一致相信,上大学与其说是为了增进对自我的认知并帮助自己成人,不如说主要是为了日后求职或者继续深造。对于日前被热议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11名高中生表示大学排名应该有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的考量。但对于大学排名的重要性,意见出现了分歧:认为排名重要的学生,觉得大学的声望是日后实习、求职的入场券。还有的学生更看重幸福感,认为排名靠前的学校未必能给他们提供他们所追求的幸福的体验或支撑。下文的标题为访谈主持人的提问,正文是参与学生的回答编译和摘选。01一想到上大学,最让你兴奋的是什么?最担心的又是什么? 兴奋的是可以获得成为一名工程师所需要的经历。我担心上学的经济负担,担心成绩,担心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学校生活交织在一起会是怎样。 兴奋的是可以结识新的人,有新的经历。 让我兴奋的是可以获得新人脉并以此提升我的职业发展。 兴奋的是可以学会独立。(Isabella应主持人要求进一步阐释了她所理解的独立:感觉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要离家独立生活,并找到工作。)担心见各种人,还担心能不能选对自己真想从事的专业。 兴奋的是开启新的探险。担心压力太大。 兴奋的是获得自由。担心的也是自由。(应主持人要求,Noel做了进一步说明)大学不像高中,课程上没有太严格的限制,我可以放手做自己的事情。但太过自由,也有可能使我偏离轨道。 兴奋的是可以获得全新的开始。(Angela应主持人要求解释了她所谓的“新开始”:身处新环境之中,身边的人对你没有任何先前的成见。)我担心的是自己成为垫底。 我担心上大学的经济负担,也对能否交到朋友感到焦虑。 我担心上大学的费用和可能背负的学贷。 担心学业成绩跟不上。(应主持人要求,Om做了进一步说明)高中成绩的重中之重是能保证按时交作业,爱拖延的人要跟上进度压力山大。上了大学,跟上学业进度的压力只会比高中阶段更大。 02选择大学时最看重什么?各自申请了几所大学? 实习机会。可能结交的人,以及可能接触到的公司。总之就是人脉。我今年申请了20所大学。(主持人进一步提问:你认为,有的大学比别的大学会提供更多实习机会,或者对学生找实习的帮助更大吗?你申请的大学数目有20所,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申请这么多呢?) 大学名气越大,培养的毕业生越成功,越多的公司会给这样的大学实习机会。就拿哈佛来说,学生超聪明,毕业生超优秀。所以比其它大学哈佛就能拿到更多实习资源和机会。因此大学声望对于择校以及日后的求职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申请20所大学是因为对自己能被这些学校录取的把握不太自信,当然这事儿谁也说不准。 我在意的是大学的教育质量。比如师生比,以及我特别关注的毕业率等。我申请了9-10所大学。 大学名誉举足轻重,地理位置也会考虑。刚才大家都说到实习机会。名气大的大学,尤其是在州内或者城市圈内知名度高的大学,会促进你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申请了约12所大学。 申请了18所大学。(主持人评论说,你申请的大学数目比较多,考虑是什么?)我没有计划申请18所,但最后加起来就是这个数目。我只是想多点选择而已,其中包括了我不一定能够得着、但想试试看的梦校,还有我觉得比较容易录取的保底学校。 我记得申请了10所吧。 大概9所。 5所。 12所。 13所。 3所。(在主持人追问下,Stephan解释了自己只申请三所大学的考虑。)我一开始打算申请六七所,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学费或地理位置不理想,我砍掉了一些。我觉得没必要申请那些我将来不打算去的学校。 我只申请了一两所大学。03决定申请学校的时候,你有多看重大学排名? 排名很重要。毕竟是吹嘘的资本。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大学排名当然是考虑的一部分。我想要从商,所以我会看商学相关排名来判定学校优劣。 是的,大学排名是个促成因素。我可能会继续读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排名不如研究生院重要。 我觉得排名没那么重要。我们北卡州内的大学都有不错的排名。只要大学能够提供我想选的课程,我觉得排名无所谓。接着主持人请大家举手表决,是否同意排名高的大学会为你将来的职业带来更多收入?除了来自北卡的Ambika(亚裔)之外,其它10位同学都举手表示同意。 排名很有影响力。你在当地上地方大学,没人当回事儿。但你说“哦,我是哈佛毕业的”,突然间你就有了人脉,就搞定了工作。有些工作会根据求职者的技能水平和匹配度来调整薪资。谁更“适合”一份工作?一般人都会自动假定毕业于名校的人比毕业于一般院校的人更能胜任。即便这可能和事实相去甚远,但是人难免会有这种偏见。 如果你拿了哈佛耶鲁的学历去找工作,会比非名校出身的求职者更容易被招聘者相中,仅凭哈佛耶鲁更高的教育标准这一点就完胜了。 我觉得你可以拿大学排名去吹嘘,或者在找工作和职业生涯中把大学排名作为优势利用。但实际上,大学排名更多还是考察大学的教育本身。(主持人追问,哈佛耶鲁的教育,比排名靠后的大学教育就更好吗?顶尖名校究竟是赢在声誉,还是胜在实际的教育品质?Thomos给出了回应。)可能更多是教育品质本身。的确,哈佛不乏聪慧的学生和天资出众的教师。但实际上取决于学科领域,就像我说的,在于你所能获得的教育品质。当然就算排名中等的学校,也有好老师。04如何看待U.S.News大学排名的参考因素?主持人介绍了U.S. News大学排名的参考因素之后,问学生们对于大学排名使用上述参考因素是否感到诧异,或者有没有觉得应该考虑的因素但却没有被U.S. News纳入其中。 校友捐赠这一项让我很吃惊。我觉得校友捐了多少钱,对于衡量大学优不优秀不怎么有用。 校友捐赠的资金越多,越说明说明他们找的工作是挣钱的好工作。但是把校友捐赠作为大学排名的参考因素之一,有点怪。我认为校友捐赠反映了对学校的忠诚度。但我不认为这是衡量学校教育优劣的一个必要指标。 他们没有衡量学生压力和心理健康。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包括这些。但我在抖音上看到的是大学生都在抱怨学业压力。我很吃惊排名一点也不提及心理健康。我希望大学排名能考虑大学的心理和情绪方面的表现。(主持人追问排名系统该如何衡量心理健康时,Morin给出了详细说明。)比如大学投入了多少资源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大学在减少心理问题方面的举措在学生心目中的满意度评估等。主持人请大家举手表决是否赞成大学排名应该将学生心理健康纳入考察范畴。11位高中生全部举手赞成。主持人请大家补充,还有什么是大学排名系统应该考虑却没有纳入算法中的因素? 我觉得应该考虑校园安全因素。我看到新闻报道过一些学生住大学宿舍,被杀害或者受伤。 校园生活在排名参考因素中吗? 我希望了解在读学生对宿舍生活和整体校园气氛的反馈。05用一个词形容你的申请大学过程? 耗费时间。 单调乏味。(Thomas补充了理由)我感觉就是在用30种不同的方式,填写同样一项东西。 越来越糟。(Isabella做了补充解释。)我大部分申请在电脑上完成。所以你得有好的无线网信号,你得把所有文件资料都备齐,随时准备上传。你得填写一大堆问卷。还有FAFSA(免费申请联邦学生援助)要填,这个是大学申请中最让我头大的部分。 沉闷乏味。 压力很大。(主持人请Morin谈谈为何感到压力。)大学申请事实上要依赖父母的信息。如果家长也不太了解大学申请的信息怎么办?还有要填的信息太多了,我希望能精简一些。还有想想要出的学费那么多,可能最后也得不到学费资助。大学申请超级漫长,也有些不公平。 重复枯燥。 坐立不安。(后续补充说明了感到不安的原因。)我经常担心网络连接无问题,担心我的电脑或手机等设备是不是在填表时足够好用,还有担心电脑突然宕机等技术问题导致你填的东西都丢了。就是各种不安。 压力很大。 重复枯燥。(补充了理由)有些私立大学的申请就是在重复填写信息。一遍遍重复填写挺恼人。州立大学不用重复填写信息,所有学校都用同一份统一的申请。 越来越糟。主持人问大家会给大学提出什么具体建议,帮助大学重新设计申请流程,使其更加简化? 私立大学能够设计更多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通用的申请填表系统。 能够限制补充问题的数量。我知道大学都想问点Common App之外的问题,但我遇到的学校一般都会问三个附加问题,就算两个我都嫌多。我写文书本身不是问题。但我遇到过三所不同大学要求写的论文一模一样。所以我基本上复制粘贴过去。如果每个学校有不同的论文我还可以理解。但如果大学都设置一样的问题,我不太理解。 我从没想过Angela说的这个事情。她一说我还真觉得是这么回事。我觉得还不如直接填一个统一的申请表格。06大学申请过程是否改变了你的心态?疫情、社交媒体等对大学申请有什么影响? 我感觉一切要为大学申请让路,申请甚至变得比课程和其它责任的优先级都高,就会很有压力。你得把期末作业都推到一边,最后堆积了好多任务。 我高中的升学顾问负责递交我的成绩单,然而其中一次他们错过了一所私立大学提交成绩点的截止日期。几乎毁掉了我对人的基本信任,经手或负责我个人文书资料的人,我都很难相信。我的心态变成了,我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所有事情亲力亲为。这种万事靠自己的心态会伤害到既有的很多人际关系。 我完全同意Noel说的。该负起责任的人们并不一定会像我们自己(拿着自己的事情)这么上心。 我的心态就是一直在焦虑中。尤其是高中成绩,受到疫情影响我高中大部分是上的网课。网课对我尤其是成绩有很大负面影响,还影响到我的课外活动。我整个过程都在担心大学怎么看待我的表现,我知道自己是个好学生。我现在的表现不算太差,但不是我的真实水平。大学会怎么看我? 我不觉得疫情对我有什么影响,反倒是提高了成绩因为我更喜欢网课。我的成绩比上实体课更好,有了更好的成绩,我被大学录取的几率也更大。 我不觉得网课对我帮助有多大。我不能参加俱乐部,没法参加实习,也没法获得我想要从事领域的相关经历。我在网课期间总是爱拖延。总在家待着,做事效率低,导致我不能按时交作业。我的高年级网课成绩比低年级的实体课成绩要低。我觉得如果在学校实体上课我会表现更好一些。 我申请时会看点社交媒体的内容,正面负面的都有,想看看学校真实情况。但看到我身边朋友去州内大学的经历,我去上州立大学的想法彻底幻灭了。我还是申请了州立大学保底。但我看了社交媒体之后,对于去上州立大学没那么确信了。纽约城里的大学像监狱。很多跟我周围的高中没什么差别,挺扫兴的。 我喜欢的学校都是跟我热爱的篮球运动相关的。我的梦校是去年获得NCAA大学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的大学。我在抖音上看到他们庆祝夺冠,这对我个人而言是更有亲切感的社区共同体,是我真正能融入和体验、对我有影响力并且特别想成为其中一部分的地方。07回顾大学申请历程,你后悔应该早点知道什么?对未来申请者有什么心态上的建议?早点拿到成绩单。我不知道成绩单要等这么久时间。我不知道成绩单要原封不动地提交。 成绩单这点我同意,我直到申请最后才被告知要成绩单。 我觉得时间管理很重要。没料到大学申请这么耗费时间经历。如果我早知道这点,说不定我就会好好规划,兼顾好大学申请和学校课业。 是的,早点学会时间管理就好了。我80%的时间花在写文书上,因为不确定写什么。我总是在拖延,不停地删改同一篇文章,不下二十次。如果我有好的时间安排,知道应该投入多少时间并把其它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我觉得大学申请会容易一些。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会早点着手准备,我会把我的资料早点整理好,到时候用到什么资料的时候就不会慌张。 好好规划各项事情的优先级,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尽管大学申请很耗费时间,我从开始就没打算申请太多所学校。这让我多少能够放松一点,因为我不需要有选太多学校的压力。 做好时间规划。坦然接受你的文书不必做到完美。如果可能,尽早提交成绩单。尽量把事情提前做完,而不是拖到最后。 从11年级就要着手准备文书起草。这会给你的申请过程大大减压。尽管压力很大,但申请完你的压力也就没了。压力是短暂的,每个人都得经历。最后都会好起来。 提前规划,早点开始了解大学。因为把所有事情堆到12年级甚至11年级都太冒险了。10年级就该开始研究学校并寻找奖助学金信息了。 我也是类似的忠告:早点开始研究大学。了解每个学校的特色比我想象得要更花时间。 多跟朋友敞开心扉交流,多和他人沟通很有帮助。我跟朋友经常一起抱怨大学申请多乏味多繁琐。我的文书也参考了朋友的意见。记得要跟朋友开诚布公地交流。 对于你想要去的大学环境有基本的概念,包括你能够承受多严苛的环境,以及大学所能提供的教育。 试着去申请那些你一旦被录取会真想去的大学。我申请了很多大学,其实我都不太想去。大学看起来一锤定音,其实不是。就算真搞砸了没申请成功,也要试着接受现实,因为人一生中总会经受失败和挫折。08上大学的终极意义是什么?为了求职,为了成人还是为了幸福?《纽约时报》副主编邀请学生们通过举手表决:上大学,究竟主要为了获得工作资质、或者为了继续求学深造,还是为了让人了解自我并学做一个成年人?主持人请对于“大学主要是为获得工作/深造资质” 这一观点表示同意的人举手。11位学生全数举手。主持人请大家详细谈谈各自的看法。 我自己清楚最能让我茁壮成长的环境,并不是大学。但我知道,要实现我的目标,我必须得去读大学。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读大学,从自我发现和认知的角度,大学不是必需品。大学对很多人的自我发现反倒成为一种障碍。(主持人评论说,“听起来你对自己了解得很透彻”。Angela对此做出进一步回应。)我清楚什么的环境是我想要的,也知道我想结交什么样的人,我知道怎样支配自己的时间。我有内在定力。 我觉得大学是很多职业的先决条件,我自己想追求的工程师职业也是如此。理想情况下,上大学不仅只是为了完成学业,也能让我真正享受在大学的时光。但主要任务还是获得经历、资质和学位。 我与自己和解已经很多年了。我知道我是谁。我不需要一个大学经历来更加了解自己。但我需要大学来开启职业生涯。大学其实会让人屈身于一种从众和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主持人请Thomas举例说明,什么是他已经获得了自我认知,不需要再通过大学的教化来打开眼界的东西。)我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不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个人兴趣爱好领域。大学其实并不能教给我更多的自我认知。当主持人提问大家是否同意上了一所排名高的大学会给你带来更幸福的生活?11位高中生中无一人对此举手赞同。主持人请大家分享为什么不认同上名校可以带来更幸福的生活。 能决定我幸福感的有太多因素了,去一所名校上大学不过是其中之一。决定我幸福的因素包括:我离家多远、离高中朋友有多远。身处的地区是不是让我感到舒服自在。是不是在我舒适圈之外。连我大学期间的住宿也都是决定我幸福感的因素。上述因素综合起来,远比上一所Top1的大学对我幸福感的影响要大。 我的想法比较中庸。一所排名靠后的大学,也许就没有其它上名校人那么多机会,也就很难实现幸福。 我基本同意Thomas的说法,大学名誉本身,并不能从本质上左右我们幸福与否。环境性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比如我是否喜欢学校的课程,是否感觉接受了优良的教育等等。英文出处: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3/01/25/opinion/high-school-seniors-college-focus-group.html-End-更多美国校园直播,敬请扫码关注FS视频号频道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