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北京的纪录片,连公厕都不放过
这是“顽石”的第 281 篇文章
2012年,央视曾做过一台名为《走基层百姓心声》的街头采访,留下一个千古流传的笑梗。
记者问:你幸福吗?
农民工答:我姓曾。
1999年的北京,道路已经足够宽阔,但人们最常选择的出行方式还是公交和单车。
清一色骑得是“二八大杠”。
人们常说的二八自行车中的“二八”,指的是轮子直径为28英寸。
如今,自行车早已不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反而更常作为健身工具被使用。
中产们的俱乐部。
招手即停、就近下车的“小公共”在北京街头也曾是一景儿。
“有大座,有大座,上车就走”的招呼声挤爆了公车站台。
1999年的《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
司机马全义、售票员李国庆两人搭档开“小公共”,在从公主坟到八王坟总长15公里的运营途中,他俩轮流给乘客猜谜语、背台词、讲笑话,常令整个车厢充满欢声笑语。
这辆小公共因此得名“快乐小巴”。
那一年的北京街头,当人们被问及“你们幸福吗”,常常露出羞涩的笑容。
武警战士步伐整齐地行进在街头,但总有好奇心重的年轻人,忍不住回头偷看,与爱凑热闹的老大爷无异。
导演还有更过分的要求,他走进饭馆,随意询问正在用餐的人们:
“我能和你们一起吃饭吗?”
作为陌生人,他被拒绝过,也被欢迎过。
人们说:
“可以可以,没问题。”
“小姐,上椅子!”
“来点白的,你既然来了就出不去!”
“我们快吃完了,不好意思啊,你想吃也可以吃呀。”
突然想起宁浩曾这样描述二十年前的北京:
在胡同口吃早点,突然过来一光头大哥,穷凶极恶的样子,上来就盘问他,来北京干嘛的,是旅游的话都去哪儿,住宿在哪边…
聊了一阵,无事发生。大哥站起来把几个人的账一结,走了。
他说,当时的北京,仿佛所有人都有这样一种错觉,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公园里光膀子老大爷,都一致觉得:
明天会更好。
尘土飞扬的拆迁意味着更好的明天。
那时候买房子不用担心烂尾,造好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没人去住。
拍摄时,他们偶遇珠江电影厂正记录着北京的建设新貌。
导演问:你觉得电影人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对方答:第一要拍出精品,老少咸宜;第二要中国人自己说好,外国人也说好。
二十四年过去了,不知我们是否达到了其中任何一点。
当年,硕大的红色标语也是随处可见,但细腻的宣传也能在那个时代见缝插针。
我留意到影片中街头的两首小诗,其中一首宣传的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它换了一种更动情的说法:
一旦人类因丢失空气、饮用水
以及大量不同种类的生物
而毁灭自己
人类至此在星球上的数千年存活史
终将降格为一段插曲
一段很成问题、毫无结果的插曲
这句看似恶趣味的“北京的风大吗?”,我们却能从被问者的神情举止中看到人间百态,看到他们的幸福、无奈、不安、热情还有羞涩。
那些关于风或者无关于风的答案,故事中有趣味也有眼泪。
影片和我们当下所感受到的环境之间的断层感,很迷人。
这种迷人恰恰在于,是我们亲自走过了这段时光。
《北京的风很大》之所以特别,在于它不能更加真实:
直接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
不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由导演亲自剪辑底片;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段影像素材与成片的比例为1:1。
意思是,导演拍了多少,就呈现给我们多少,还原了当时全部拍摄素材,一刀未剪。
十年前,我们喜欢问,你幸福吗?
现在,我们喜欢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或许这样的问题都没有答案,因为答案啊,仍在风中飘。
本文已完结 作者:马拉松 主编:小敏
防火防盗防失联 快关注我的小号“像一块顽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