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宏大叙事的背后,为什么会有价值观的冲突?!
点击上面的蓝字“生命树观点”就可以关注我们!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相信理解这句话意义和价值的人,都会明白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观念,会有多么重要。
自然也就会清楚,这个世界所有的矛盾和冲突最基本的逻辑,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
01
最好的释放
2023年的这个春节,应该是三年疫情之后第一个有“年味”的春节,一切压抑都似乎找到了出口。
而春节档电影,作为大众最容易释放压力的渠道,自然是最具有春江水暖的效应。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月31日18时,2023年1月月度总票房突破100亿,创中国影史最高1月票房纪录。
同时刷新中国电影市场年票房最快破100亿纪录,《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分列票房前三位。
满屏中国红的《满江红》,依旧延续了张氏电影国师级的气势恢宏,以及千疮百孔的叙事内容(以后有时间写)。
而《流浪地球2》上映首日打破32项电影票房纪录,票房截止昨日已经突破28亿,今天单日票房逆袭,反超《满江红》成为冠军。
这部因为作者刘慈欣,加上《三体》的火热,并《流浪地球1》成功铺垫的科幻电影,自然也就成为最被期待和讨论的电影。
科幻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让现实藏在幻想的虚空之下,更可以让编导的价值观一飞冲天。
不仅可以让观众迷失在虚拟现实的恢弘和伟大中,更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地成为英雄。
那些奇幻的脑洞混杂着烧脑的臆想,那些夹杂着巨大灾难的恐惧,那些在绝望与希望之间的纠缠,瞬间就让人们忘记了一切。
恍惚之间,让所有被眼见为实观念清洗过的大脑,不仅身临其境更是热泪盈眶。
看到无数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的评论文字之后,也就更加理解了价值观的差别所导致的巨大撕裂。
02
强人计划
《流浪地球2》故事的背景,还是流浪地球时代,被提前预测出来的太阳膨胀,让人类必须要面对这个灭顶之灾。
相信看过原著的朋友,对电影中凭空添加出来的剧情都会印象深刻,比刘慈欣还科幻的电影编导,他们的脑洞实在是够大。
小说中的人类分为两派,主张“流浪地球”的地球派,和主张飞船逃亡的“飞船派”,而两派的“斗争”是激烈并残酷的。
这种价值观冲突发展到最后,就是叛军将投降的五千多位地球派成员活活冻死的恐怖故事。
而写这篇小说的刘慈欣,那个时候的审美明显喜欢伟大计划和绝对统一的集成,集体主义精神与英雄主义的纠结。
并且一定要让这个伟大的计划被一位强人定夺,然后让全人类在这个计划上孤注一掷,营造出某种强烈的悲壮感。
其实,19年的《流浪地球1》编导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弄出来个人工智能moss,为人类文明准备了AB两个计划。
在那个疫情还没有来的年代,这种设计是多么值得我们怀念,但三年的疫情席卷而过之后,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空间。
所以,出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大家应该都懂),《流浪地球2》,又被改回去,并且修改得比刘慈欣还刘慈欣。
编导在《2》中变本加厉地让两个计划成为了四个计划:
中国提出的“移山计划”、美国提出的 “方舟计划”、印度提出的 “数字生命计划”、以及俄罗斯提出的“逐月计划”。
然后,用明眼人都能够看懂,并可以浮想联翩的方式,坚决地否定掉其它三个计划,不仅否定还立法予以禁止。
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导演还是给俄罗斯的那个计划一个台阶下,而另外的两个计划就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03
都是价值观
于是,在这种价值观的侵袭和浸润中,《2》这部电影隐藏的极深,又表达得极其直白的观念就倾泻而下。
在“移山计划”外表悲壮而激昂地包装下,移山精神的内核开始冉冉升起,让人猝不及防又毫无破绽。
在主演们卖力又决绝的表演下,人定胜天的旋律开始满屏,恍惚中那个已经逝去却又阴魂不散的年代,竟然借尸还魂。
这场关乎全人类生死存亡的终极考验,成了超越科幻的现实翻版,让人们喜大普奔并舍我其谁。
于是,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带着地球逃离危机的迷之自信,就开始光明正大地登堂入室,让人心潮澎湃。
不仅控制了电影的整个气氛,更是让身陷视觉、听觉、幻觉中的观众如痴如醉。
于是,当那个呼召300人去月球送死的桥段,“恰到好处”出现的时候,也就让每个人的价值观都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一名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举起手,但领队张鹏却按下了他的手,然后冲全体中国队员喊了一声:“中国飞行队50岁以上的出列!”
据说,这个时候大部分放映厅的观众都涕泪交零,无数人被感动到不能自已。
但在一片赞美声中也有网友评论说:“你年纪大自己要去可以,别强迫其他人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毕竟是去送死,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意愿。”
可以想象,这个细节所引发的讨论甚至争论,会发展到怎样不可描述的程度,不同价值观的硬刚和碰撞的确叹为观止。
04
最本质的真相
其实,全世界都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让老人孩子和妇女先走。
这个约定之所以成为不成文的约定,就是里面有一种最简单的普世价值,但张鹏的价值观明显是与这个约定相反的。
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考方式?观众为什么会被感动到热泪盈眶?在讨论的时候支持他的人为什么会情绪激动?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安静下来,思考一些最基础和本质的问题。
其实,人们对于小说中的灭顶之灾之所以恐慌,最本质的原因是对于死亡的恐惧。
如果说会有区别,不过是强人选择抗争、怂人选择躺平,并因此产生了英雄和懦夫。
但经历了三年疫情的洗礼,我们应该知道活着真的不是为了活着,活得再好在这个尘埃弥漫的日光之下,也不过是在等着意外的来临。
电影中被刻意塑造出来的“英雄”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动,就是因为他们似乎超越了生死。
但看看他们的三观,可能才是真正的恐怖:当绝对的自我中心混杂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不仅带来伤害、迷惑性会更强。
他们的“舍己牺牲”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塑料味,真正的原因就是在科幻的虚空中慷了别人之慨。
当科幻成为现实需要真刀真枪面对生死的时候,让老人去死的本性才会真正凸显。
所以,我们才会高喊: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呢?
然后才会在崩山碎石之中,听到那微小的声音:死的毒钩就是罪,而罪的工价就是死。
不承认自己本相的人,无论如何的“伟大”不过是人定胜天的自嗨;没有脱离死亡捆绑的人,就算把生死置之度外也没有任何意义。
但愿意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这就是在这个至暗时刻的必然和永不改变的应许!
欢迎加入生命树观点公号
一起来思考生命的真谛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
微信ID:
tianluke_251869594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