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你是否有《狂飙》强哥同款“绝症”,这种病到底能不能治好?
最近,典哥全家都在追的电视剧《狂飙》中,大哥(高启强)为了挽回大嫂(陈书婷),称自己得了“绝症”,想要再见一面。
但最后他掏出的诊断书上,赫然写着“干眼症”。
干眼到底是种什么病?算不算治不好的“绝症”?
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前,我们不妨先来做个测试,通过下面几道题,快速测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强哥同款“绝症”。
如果这几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是”,或者生活中有一半时间都会有上述不适,那很可能你已经“喜提”强哥同款眼病!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医生可能会通过泪液分泌功能测定等检查来明确是否患上了干眼。
干眼其实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也被称为干眼综合征(dry eye syndrome)或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正常的人眼需要泪液来保持清洁和润滑。泪液由位于上眼睑后方的泪腺和穹隆结膜下的副泪腺产生泪液中的水分。此外,眼皮里的睑板腺分泌泪液中的油脂成分,结膜细胞分泌泪液中的蛋白成分,共同组成泪液。每次眨眼时,泪液均匀分布于眼表,保持眼表湿润。随着眨眼,泪液流入眼睑内侧的泪小管被排走。
患干眼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泪腺无法产生足够的泪液,或者泪液蒸发过快,或者泪液成分不正常,于是引起眼部不适,和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绝大多数干眼不会致盲,但少数严重患者,尤其是和系统免疫性疾病相关的严重干眼可能失明。
干眼症其实并不少见,在我国,干眼的发病率大约为30%[1]。高发季为冬季。
干眼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最爱找以下几类人:
长期盯着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
睡眠障碍
焦虑抑郁
长期处于开暖气或空调的室内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
长期化妆,且眼妆较重(经常画内眼线等)
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和某些抗抑郁药
有某些眼科疾病,如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过敏性结膜炎等
做了某些眼科手术,例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眼睑有螨虫
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
此外,老年人、女性、饮食中缺乏维生素 A 或 ω-3 脂肪酸、吸烟喝酒的人,发生干眼症的风险会更高。
先说好消息,大多数干眼是能显著改善的。
不少干眼患者,尤其是与不良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关的干眼,如果及时纠正生活习惯是能治愈的。
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就是“人工泪液”,它能够替代泪液,通过润滑的方式来缓解干眼综合征的症状。
一些润滑滴眼液或眼膏,也能缓解干眼症状。
但要记住,选择正规合格的产品,不要选含防腐剂的。
眼膏或凝胶能用来润滑眼睛和保持眼睛湿润,但使用后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最好夜间使用。
而滴眼液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同时不会影响视力。不要使用专门治疗眼睛发红或充血的滴眼液,这类滴眼液可能会加重干眼综合征的症状。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有的病人可以通过泪点栓塞延缓泪液的清除。
健康生活、身心愉悦、优质睡眠是治疗干眼的基本前提。
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或时长的下降和干眼的发生及加剧显著相关,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保持身心愉悦,优质睡眠,规律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干眼的治疗中极为重要。
此外,做好下面这4步,对预防和缓解干眼很重要。
1.多眨眼
盯着电脑和手机屏幕时,我们眨眼频率会明显降低。而眨眼能清洁和湿润眼球,在眨眼睛的一瞬间,光线被中断,也让眼睛得到了短暂的休息,对眼睛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如果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或是喜欢玩游戏、追剧的人,一定要注意多眨眼。
2.遵照“20-20-20”用眼原则
长时间用眼,很容易引起视疲劳。而视疲劳时,眼肌和周围组织都处于不适状态,会加深近视、加重干眼,还可能引发恶心、头晕、头痛、无法集中注意力等问题。
因此,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娱乐时,都要注意20-20-20用眼原则,即用眼20分钟,要休息20秒,看20英尺(约6米)外的东西,缓解视疲劳。
3.眼部冷、热敷及眼睑按摩
热敷可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眼睛的湿度,减轻眼睛疲劳的症状,缓解干眼。如果使用了人工泪液,加上热敷效果会更好。因为热敷有助于眼部吸收人工泪液,加强眼部的湿润度。
冷敷可以促进眼睛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结膜充血,可通过激活眼睛表面的感受冷刺激的受体,通过神经反射提高眨眼次数,增加泪液分泌,从而改善干眼症状。
眼睑按摩则有助于舒缓视疲劳,放松眼周肌肉,对缓解干眼症状也有帮助。
4.保持环境湿润
环境的湿润度对眼睛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保持环境的湿润很重要,尤其是长期开着暖气和空调的房间,一定要注意使用加湿器。
说了那么多,回过头看干眼症,它绝非治不好的绝症,但也一定要多加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生活、身心愉悦、适当运动是最根本的!
此外,多眨眼,避免视疲劳,保持眼部湿润。如果症状明显且持续加重,一定要及时看医生——毕竟如果完全不去管它,干眼也是可能发展成失明的。
审稿专家:
李晶
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专科医师
梁凌毅
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专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