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来袭,开年超1500家私募被注销!行业加速分化,一大批小私募将被淘汰
随着2022年底私募备案新规的发布,私募业扶优限劣的导向再度明确,一大批风险机构加速被清理。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进入2023年,已有1564家私募被注销。其中,仅1月2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一天就披露注销了1449家私募。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注销了2217家私募,显然2023年监管力度明显加大,风险机构和不良机构将持续出清。
有行业人士表示,私募行业的分化和洗牌正在加速,资金和人才将不断集中于百亿级以上的中大型私募,一大批小私募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过去10年,私募行业经历一轮爆发式增长,引发资金和人才不断聚集。尤其是近几年,私募行业发展极为迅速,管理规模连续跨过了15万亿元和20万亿元大关。
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募集、备案、基金运作和投资等方面,不少风险逐步显现。近年来监管机构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坚持扶优限劣,有序清理风险机构。
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综述》显示,2022年对803家私募管理人开展自律检查,注销私募管理人2217家,其中,主动注销管理人数量为上年同期的2.2倍。“出大于进”的结构调整趋势进一步巩固。同时,2022年对48家机构、78名基金从业人员作出纪律处分,分层分类处置初见成效。
进入2023年,行业监管的力度加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开年以来,已有1564家私募被注销。其中,仅1月20日,协会一天就披露注销了1449家私募。具体来看,协会注销、主动注销的私募基金分别有1495家和68家,还有1家依公告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共注销了2217家私募,而今年首月的注销数量已达去年全年的70.5%。中国基金业协会表示,及时注销涉事机构,可以持续压私募减壳资源价值直至“归零”,持续地打击买“壳”和卖“壳”。
不仅如此,1月2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还一口气发布了5张纪律处分决定书,分别为基岩资本、重庆顺势创行、西藏谷雨、上海荣石、琅琨投资。
因存在向投资者承诺收益、挪用基金财产、不配合协会自律检查等多项违规行为,基岩资本、重庆顺势创行、西藏谷雨被取消会员资格,并撤销其管理人登记;上海荣石和琅琨投资则被取消会员资格,并暂停受理其私募产品备案6个月。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邱钰然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近年来私募行业发展迅速,但仍处在鱼龙混杂的发展阶段。年初一大批私募被注销说明协会监管正在逐步趋严。随着监管新规的完善,风险机构和不良机构将持续出清。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37万家,较2021年底下降3.8%。
随着私募行业的登记备案门槛不断提升,行业分化和洗牌在加速。
2022年12月3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通知,就新修订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多个配套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管理人登记、产品备案等相关环节的规定看,门槛进一步提高。
其中,要求私募管理人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证券私募产品初始募集不低于1000万元,高管应当具有最近5年内连续2年以上投资业绩,单只产品管理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此外,还明确“最近2年每个季度末管理规模均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管理人将会在信息公示平台进行特别提示。
有行业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未来无论是备案私募管理人还是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门槛都大幅提升,相关规范的升级体现了“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加速行业出清,一大批小私募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资金和人才将不断集中于百亿级以上的中大型私募。
“未来私募机构的数量会继续减少。一方面,对于不合规的私募在持续注销出清,另一方面新的管理办法将对新备案机构提出更严格的规范要求,严把行业入口关。对于私募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邱钰然说。
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表示,私募行业的进入门槛会越来越高,生存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以后的百亿私募数量会越来越多,小私募则会慢慢减少。未来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千亿私募来引领私募行业发展,市场的关注焦点也会从百亿私募转向千亿私募。
站在私募机构自身角度来看,李春瑜认为,私募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才能不被市场淘汰。首先,合规意识需要提升,因为合规是私募做大做强的根本。其次,精细化运营,最大化发挥公司优势。最后,坚信研究创造价值,资本市场是千变万化的,私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实力,扩展自己的能力圈,才能创造持续稳健的长期收益,良好的持有体验才能获得良好的客户口碑。
校对:王锦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