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2023年的第一个月,国内新能源车企迎来当头一棒。
几乎所有公布销量的车企,环比都出现断崖式下滑,腰斩50%比比皆是,“脚踝斩”也不足为奇,比如零跑,大跌87%。
如果说环比代表短期波动,那么同比显示出的长期趋势也不乐观。同样是零跑,同比去年1月,下跌86%,哪吒则是45%,作为铺满网约车渠道的广汽埃安,也同比下滑36%。
要知道,作为一个需要不断占领市场的新兴产业,每年同比两位数增长,此前是为常态。
销量跌到这个份上,连乘联会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来喊了一句“形势严峻”。
这到底是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冲击,还是新能源国补政策退出造成的失血,抑或两者同时夹击?
此前,我们曾撰文预测,这将是国产新能源车殊死一搏的关键节点。此时此刻,深入探究1月份的销量,可以看到许多藏在海面之下的冰山。
众多新能源车企的未来命运,也就此埋下伏笔。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尽管特斯拉还没有公布1月份的销量,但从种种迹象来看,依然是笑傲全球。在刚刚过去的年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称在特斯拉降价后,订单量在2023年1月达到历史新高,几乎是工厂产能的两倍。还有消息称,特斯拉已经计划在未来两个月提高上海工厂的产量,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前,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曾停产一周。如果放在中国市场,在1月份实现销量环比正增长的的新能源车企,恐怕就只有这个特斯拉。1月份比亚迪的销量超15万台,依然令造车新势力们望尘莫及;但相比此前连续4个月超过20万台的销量,还是逊色了不少。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两位大哥,跟在后面小弟们,日子非常难捱。但具体来看,各家的悲欢并不相通。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理想以月销1.5万的成绩,堪称全场表现最佳。在理想的掌门人惹出理想One换代的舆论危机后,后续主打的理想L9和L8,有惊无险地稳住了理想的基本盘。这应当归功于理想成功的产品规划:增程类车型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6座奶爸车的定位,精准圈定了核心用户群体。蔚来的表现则比较稳定,1月份的销量8506台,虽然环比下滑幅度接近50%,但在在同行衬托下,蔚来的这个表现并不算离谱。相比之下,有华为重磅加持的问界则着实让人捏了一把冷汗。1月份,问界销量掉到了4475台,环比下滑超过50%。这一下子让人想起了11月的问界,在经历了连续几个月的增长之后,销量突然掉到8000多台水平。问界一而再、再而三的销量掉队,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华为的光环效应,还能在问界身上持续多久?从产品定位上看,问界是追着理想打的,同样主打增程式,同样定位奶爸车,而且问界两款车型的定价要比理想L9低上不少。但为何卖价更贵的理想稳住了大盘,问界却跌得如此之惨?而且就在这个2月,理想即将交付定价接近问界的的理想L7,到时候问界又该何去何从?此外,小鹏汽车的表现也让人心生忧虑。小鹏1月份的销量仅有5218台,环比下滑近60%。何小鹏此前在三季度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11月份已经是小鹏的低点,不会再有底了。不过两个月,1月份的销量就跌穿了谷底。即使把12月、1月的销量加起来再平均一下,小鹏最近两个月的月均销售也只有8000出头,还谈不上月销重回万台。但真正让人意外的,还得是零跑汽车。1月份销量直接掉到了1136台,环比-87%,直接脚踝斩。虽说零跑汽车近几个月的销量都有些疲软,但如此巨大的跌幅,实在是令人目瞪口呆,不得不让人猜疑其中是否有什么猫腻,需要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尽管特斯拉刚刚降价时候,各个都很嘴硬,但是不到短短一个月,新能源车企们似乎都扛不住了。比如问界与小鹏,两者的主力车型的定价都很接近特斯拉,后者的发展路线也与特斯拉相似,因此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毕竟特斯拉经过几轮的降价之后,Model3的官网起售价只有22.99万元,比问界及小鹏的主力车型的价格都要低,与小鹏汽车P7的价格也相差无几。尽管几番降价引起了老车主的一致声讨,但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唯一担心的或许就是接下来特斯拉会不会降得更多。对比经济型系列车型的销量,比亚迪旗下中高端系列车型1月份的销量要差不少。而在中高端系列车型中,汉、唐的价格更接近特斯拉两款车型的定价。具体而言,1月份比亚迪宋、元系列车型的销量环比下滑幅度较小,在30%左右;而汉、唐这类二三十万价格级别的车型,销量的下滑幅度超过50%。在特斯拉降价之初,蔚来的创始人李斌曾说过,就算特斯拉降到十几万也不会奇怪,但蔚来是不会降价的。李斌给出的理由是:蔚来与接连降价的特斯拉已经不在一个价格竞争区间,因此降价的特斯拉根本不会影响到自身。然而就在昨天,蔚来就开启了大幅降价:将对2022款的ES6和ES8降价促销,最高降价幅度达到十万级别。好家伙,说好不降价,结果一上来降10万,比特斯拉都狠。虽说不都是直接降价,但优惠福利也用资源换来的,这次蔚来的说法是“老款车型清库存”,不管市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不过降价能不能起到作用就两说了,比如说问界,每次都紧跟特斯拉降价的节奏,但1月份的销量还是难看。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的正式退出,恐怕也是此番新能源汽车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面对国补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车即将涨价的预期,很多用户都选择在12月份下单,在一定程度上,这既带来了12月销量的“虚高”,但也过度透支了1月份的销量。乘联会更是直言不讳,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新能源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行动。日前上海出台措施:免征纯电车的购置税,同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商务部也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毕竟今年国内的经济复苏,就指望卖房卖车。按照这个势头,就算国补不再延长,地方补贴可能还会持续。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有补贴当然是好事。但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到今天,仍然需要靠政策扶持,多少让人有些遗憾。如果从第一批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成立开始算起,中国新能源车企到今天已经接近10个年头。在刚起步时,可以大谈市场容量未来空间,烧起钱来没心没肺,但走到如今,是该想想盈利的问题了,毕竟没有哪个成熟的产业是靠亏钱做起来的。但到现在为止,国产新能源车企中,除了比亚迪,还没有哪一家造车新势力能看到盈利的势头。这些年,蔚来是所有造车新势力中烧钱烧地最凶的。2019年蔚来净亏损了118个亿,后来烧钱有所克制,但今年前三季度又亏掉了86个亿。李斌曾在2022年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到2023年第四季度,将实现盈亏平衡。但这话刚说完没多久,今年春节期间,蔚来就向车主开放了不限次数的换电服务——此举获得了蔚来车主的好评,但却甚是烧钱。现在又开启暴力降价,蔚来能否如期实现盈利,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理想倒是在无比接近过盈利,2022年第1季度只亏损了1087万元。但随后情况就急转直下,前二、三季度的亏损分别达到了6.52亿元、22.98亿元,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日前理想被自家的员工骂上了热搜,原因是克扣员工的年终奖。看来即使做到了2022年新势力销冠,理想也只能抠抠搜搜过日子,更别提盈利。走技术路线的小鹏,最近几个季度,烧钱的规模大有赶超蔚来之势。不过何小鹏曾在三季度会上表示,基于前期的产能布局,接下来资本开支会有所下降,但如今随着销量的再度下滑,小鹏就是再节省开支,进账少了,也很难实现盈利。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蔚小理三家账上的现金分别还有180.8亿元,113.7亿元,374.7亿元,按照每家当前的烧钱速度,如果不能获得额外补血,再挺个三五年,那画面实在不敢想象。蔚小理如此,其他没有依附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艰难,这也是威马之流拼了命也要上市的缘由。放眼全球,在燃油车史上还没有哪一家车企,能熬过这么长时间的亏损,就算是多年前外卖业的千团大战,线上出行的滴滴与快的、Uber之争,补贴大战也只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市场的霸主就真正出现。有不少人拿特斯拉当挡箭牌——特斯拉在盈利之前,亏损了15年的时间,直到2020年才开始盈利,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这才亏了几年,才哪到哪?但要知道,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界的开山鼻祖,在过往十多年的时间里,要做的是在燃油车的绞杀中开辟出新的道路,一不小心先驱就要成为先烈,这其中的筚路蓝缕,用马斯克的话来说:嚼着玻璃,凝视深渊。而后来者则不必如此,只需要做出更好的产品来打动市场和用户,亏损背后代表的意义也截然不同,只不过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家的汽车,市场并不需要。即使退一步,暂且不说盈利,国家补贴政策一结束,新能源车企就一副不行了的样子,也不知道确实是能力不行,还是某种有预谋的摆烂?更何况还有一个价格屠夫特斯拉在旁虎视眈眈,以特斯拉当前的毛利率,还有足够大的降价空间,随时都有可能继续挥下降价的镰刀,那时候这些车企的嘴还能有多硬?有人说,补了十三年,电动车终于熬出头了,恐怕这话说得有点早,中国新能源汽车想要真正站起来,恐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