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最新发声:近几月再现一波新冠疫情可能性小!回应多个热点问题
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比现在传染性更强或致病性加强的变异毒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统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方面,要推动各地加大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扶持政策,切实稳住粮食的播种面积和生产面积。同时,部署各地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情况,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出栏。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经康复了,还有部分人仍在康复之中。这个时段,在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是处在一个较高的时期,所以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
吴尊友认为,随着我国优化防控策略措施,新冠疫情在未来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对于那些还没有阳过的孩子或者老人,应该说他们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了自己的感染,或者说他们天生的免疫保护力就比较强。”吴尊友表示,此类人群在全国大规模流行的高峰期都没有发生感染,现在全国范围内感染风险比较低,他们再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对于此类人群,吴尊友建议,第一,要继续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预防感染;第二,如果还没有接种疫苗,尽快接种疫苗。如果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的,尽快进行加强针的接种。
在被问及当前对新冠病毒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时,吴尊友回应称,总体来看,新冠流行三年,病毒一直持续地在发生变异,并呈现出传染性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但是致病性在减弱的趋势。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比现在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出现致病性加强,或者说病毒出现“返祖”到德尔塔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
对于统筹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指出,当前,正是春耕的大忙时节,从南到北逐步展开,必须统筹抓好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和春耕春管工作,奋力夺取夏季粮油的丰收。
毛德智表示,当前从调度情况看,夏季粮油生产基础总体较好,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说去年入冬以来,冬麦区气温总体偏低,有一些局部地区农田缺墒,田间管理的任务也比较重,另外粮食生产的成本也是在持续攀升。针对这些情况,农业农村部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春管春耕工作进一步做出部署。
一是防灾减灾抓好小麦的田间管理。要紧盯小麦返青起身关键期做好田间管理。适时开展镇压划锄,减少水分蒸发,增温保墒、浇水补墒,实现抗旱保苗,着力防范春旱冻害,同时还要分类抓好统防统治、应急防控等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控。
二是压实责任落实春播面积。推动各地加大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扶持政策,切实稳住粮食的播种面积和生产面积。同时力争大面积提升粮食的单产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尽可能稳住和扩大粮食面积。
三是做好农资农机服务保障。农业农村部正在督促指导各地提早调度种子、肥料、农药等需求,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协调搞好农资储备和调剂调运,切实保障春耕生产需要。
四是抓好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提前摸清各地蔬菜生产供应情况,科学安排茬口和上市档期。部署各地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情况,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出栏,稳住基础产能,稳定市场价格。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指出,开学返校事关近3亿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据各地上报情况,今年春季中小学开学由属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节前后到15日开学,高等学校由高校据实错峰合理安排开学时间,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节前后,到2月底。
在中小学开学之后,将采取哪些疫情防控措施,来保障师生的健康和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此,刘培俊表示,中小学在校学生人多密集,年龄偏小,个人防护能力相对较弱,保障中小学生健康的难度大,保障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任务重。
今年春季中小学开学后,教育部门将指导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疫情防控“乙类乙管”的政策要求,按照学校疫情防控的操作指南,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
第一,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开学返校前一周,要求学生居家每日开展健康自测。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师生入校时要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的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第二,保障学校正常秩序。没有疫情的地区,学校开学后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第三,增强学校的防疫能力。支持加强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的建设,配齐医护专业人员,配备充足必要的药品、医疗设施设备和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
校对:陶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