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现1例变异株!中疾控最新通报:15例!每日阳性仍超5000例,新一波疫情暴发?专家回应
“新一波病毒又要来了吗?”
这个周末,新冠疫情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点。“国内首次本土检出XBB.1.5”、“XBB.1.5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近期发烧是否等于复阳”频上热搜。
就在2月18日,中疾控官网通报2月份以来的第6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与上一次通报相比,2月14日至2月16日,中疾控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例,为BQ.1。而在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
事实上新冠并没有消失,通报显示,新冠感染者人数虽然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者仍然存在,每日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还需要加强监测,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月18日,中疾控官网通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通报提及去年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
与2月15日的通报相比,2月14日至2月16日,中疾控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例,为BQ.1。
据央视2022年12月13日消息,中疾控介绍,BQ.1是奥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传播过程中,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2022年6月,尼日利亚感染者中首次发现BQ.1变异株。同年9月,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亚分支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流行,11月中旬成为美国占比最高的毒株。
据北京日报,中疾控表示,BQ.1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但是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BQ.1及其亚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报道。
此外,中疾控通报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全国共报送1693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34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48(60.4%)和BF.7.14(28.9%)。
根据中疾控最新通报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于去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月16日为10720例;检测阳性率去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月16日为1.1%。
虽然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已大幅下降,但是感染者人数仍然存在。2月份以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的每日核酸检测阳性数仍在5000例以上。
各省份报告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2月16日的7.2万。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2022年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月16日阳性数降至508(阳性率为0.7%)。
2月17日晚,话题词“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冲上微博热搜第一。该话题词出现的起因是,中国疾控中心2月1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据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其中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对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2月18日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我国现阶段免疫屏障比较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仍以散发病例为主,目前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是还未感染过的人,被完全相同的毒株感染2次的可能性非常小。
他表示,新的变异株感染者增加了,人群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会增加。面对新的变异株,人群的免疫屏障保护的时间会缩短,但不是完全没有效果,所以短期内再次出现一波疫情的概率很小。
据中新网,对于最近一些发热病例,李侗曾认为,除了少数是还没阳过的人感染了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当然不排除有过去3个月阳过的人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发热再次就诊的情况,但没有证据显示和新冠病毒有关。”他说。
李侗曾介绍,2020年起,复阳病例就一直存在,一些人持续两三个月还是阳性,或者曾经检测阴性后再次阳性。他表示,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多见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导致免疫低下,或者肿瘤放化疗阶段的免疫下降人群。
李侗曾指出,复阳和再次感染是两个概念。复阳是同一次感染,一般不会有传染性,不会致病。他表示,一般认为3个月内的再次检测阳性者,属于复阳的可能性大,属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复阳的人基本没有传染性,没有病毒相关症状,只是因为其他情况就诊发现核酸阳性或者抗原阳性。
校对:赵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