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活动预告 ✦——
我在故宫修大殿
——新书《故宫建筑细探》分享会
慢书房 鹿茸哥
(2023.2.11)
2004年,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周乾刚刚硕士毕业。本计划迈入建筑设计领域的他,恰好收到了故宫博物院抛来的橄榄枝。此前,他在读书期间去过一次故宫,并被传统建筑里蕴含的智慧深深吸引。但那时,他还从未想过自己会入职故宫博物院,并且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刚被“招入宫中”,周乾就赶上了故宫百年大修。他全程参与了故宫内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的修缮工程,进行实地现场勘察评估,并提出加固方案。这也是太和殿三百年来的第一次大修。周乾曾回忆第一次踏入太和殿顶棚时的情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想象出来,顶棚里的积灰有20厘米厚,踩一脚下去,灰尘飘得满棚都是。领导笑着对我说,周乾你很走运,你闻到了三百年的灰。”正是这次大修,让周乾有了做“故宫庖丁”的底气。他对故宫的了解,是从实践工作而来,加上专业的理论知识,让他成了“有血有肉”的故宫专家。伴随着当下的“国宝热”,六百岁的故宫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但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故宫,却并不为大众深知。在故宫中,建筑是主体,谈故宫之美,不可能绕开故宫的建筑。但是,关于故宫古建筑的研究确实专业性太强了。“我写过150篇关于故宫抗震的论文,但都没人看。”周乾曾经这样调侃自己。非专业者想要了解故宫建筑之美,难道只能通过复杂艰涩的公式吗?为了让更多人领略传统建筑的魅力,周乾总结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以简洁、易懂、准确的语言,写成《故宫建筑细探》一书,要带大家深挖故宫建筑的秘密,还原古建筑具体而扎实的美。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在《故宫建筑细探》里,关于古建的各方面知识都是从生动的话题入手——皇亲国戚们住在故宫里,夏天怎么乘凉,冬天如何取暖?他们也能享受到像现代人一样的“地暖”吗?宫殿建筑又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便利?关于故宫古建筑,还有许多迷思和误解,比如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宫女魅影”,传言背后也有科学依据?比如专为避雷修建的雷公柱,究竟能不能防雷?据说中国古代工匠在施工时会用到糯米,甚至还有各种药材,这是真的吗……书里的讲解有理有据,将误解和传言逐一厘清。从建筑本身,到建筑的使用和建筑布局;从一片瓦,到整座城,周乾把他长年累月的近距离观察和研究成果分享给广大读者。书中还包含235张高清彩图,展现了大量即使作为游客去到现场也难以看到的建筑细节、内部环境,真正带大家“细探故宫建筑里的秘密”。这本书更获得了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的“点赞”,并亲自作序推荐。单院长在序言中写道:“目前市面上关于故宫古建筑的书籍很多,但还很少有专门针对其‘秘密’进行解读的著作,本书不仅发现了诸多故宫古建筑秘密,而且运用了史料检索、现场调查、科学论证等多种手段,客观而又详实地揭示了这些秘密的历史、文化与科学内涵。”2月11日晚8点,周乾老师将携新书《故宫建筑细探》做客“慢书房”视频号直播间,将故宫建筑里的秘密和趣闻娓娓道来。——✦ 直播活动预告 ✦——
我在故宫修大殿
——新书《故宫建筑细探》分享会
2月11日周六 20:00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古建专家,曾参与太和殿大修工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担任《建筑结构学报》《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多家期刊特约审稿人。代表著作有《太和殿》《故宫古建筑结构分析与保护》《故宫古建筑的结构艺术》等。代表论文有《紫禁城古建筑的传统防震方法》《紫禁城太和殿的建筑艺术》《〈周易〉思想对紫禁城古建筑营建的影响》等。
慢书房 鹿茸哥
(2023.2.11)
⚠️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如果不是设置“星标”的公众号,在发布时就只会显示一行标题,没有首篇的封面图展示,很容易就错过了。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活字推送的文章,我们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还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操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