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毕业之后,很容易就找很轻松很简单的工作,比如做一个政府提供的“福利性岗位”“基础性岗位”,就可以拿到一个月两三万的工资,工作难度低,工作压力小,工作时间短。
那这是不是这几年,流行“躺平”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呢。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传说中“天堂”呢?这样的生活对于年轻人真的好么?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好事。
然而,在现实中,拥有这些待遇的地方的年轻人往往很难发展起来。拥有这样的资源不完全是一种好事,恰恰相反,有时候资源还会变成一种“诅咒”。
今天延续着这个主题,讲一个特殊一些的案例。就是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年轻人的“资源诅咒”。过去我们都知道,国家和地区会有“资源诅咒”一词。但是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资源诅咒”的关键在于“年轻人”的人力资本问题。
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多指与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而这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因为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容易使资源丰裕地区中优势资源部门过度的扩张,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和创新产业必将被降低资源配置从而萎缩。很多人都认为,对于地区和家庭,资源都是越多越好,甚至自信的认为,自己并不会掉入“资源的诅咒”。
但是认真了解之后发现,实际上很难逃脱。因为这个“诅咒”其实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这些年过后,全世界经济学家越来越有共识。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人,关键就在于如何累积和形成“人力资本”。
假设一个地区,因为获得某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同时政府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的情况把这些资源的收益还“惠及”到普通人,就会出现开头说的情况:
毕业之后,很容易就找很轻松很简单的工作,比如做一个政府提供的“福利性岗位”“基础性岗位”,就可以拿到一个月两三万的工资,工作难度低,工作压力小,工作时间短。
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岗位其实初中毕业也能做,高中毕业也能做,大学毕业也能做。而且因为是有一定“福利”性质的。那么,辛辛苦苦多读了几年书,出去之后在本地拿到的待遇和初中毕业生没有差别。
当人力资本的投入无法得到额外的收入补偿,会导致人们接受教育的意愿普遍降低。
有人会问,那么这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能力”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去外地有机会的地方奋斗呢?事实上很难,因为当地的工资是具有“补贴性质的”。所以可能一个当地“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到别的地方去从事it或者创新的工作,工作压力很大但是收入可能只有一两万,还不及在当地做一些“不需要能力”的工作一个月拿两三万。
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更“轻松”的工作,哪怕这样的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职业的提升。哪怕这个工作锁死了自己的上升路径
同时当地就会造成知识创新缺乏机会,人力资源开发滞后。最顶尖的那一小部分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的人才流出。
所以我们看到,单一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导致资源丰裕地区严重缺乏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这些资源丰裕地区的资源型产业扩张导致社会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持续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在现代经济结构中,人力资本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作用与收益大于资源,而资源产业扩张同样地把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给“挤出”了。这个或许才是“资源诅咒”的内在逻辑。那么问题来了:
你是否愿意承担这份“资源诅咒”呢?
PS:资源说的不只是矿产,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资源权益也是资产,比如一些特殊的牌照资源,城中村拆迁的房产资源,也都会有类似的效应产生。
听党话,跟党走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