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林斯顿女孩,研究了100个成功案例后,找到了自己的“爬藤”路公众号新闻2023-02-14 00:02本文授权转载自:国际教育视界(ID: FindingWIE),作者:熊靓普林斯顿大学作为常青藤名校,走出了69位诺贝尔奖得主,全球无数名人政客也都毕业于此,申请进入这所大学远比从这里毕业要难,更别提盲申,这是很多心系名校的学子和家长都不敢轻易触碰的路,他们往往更依赖于留学顾问的经验,但是最终能如愿申请到梦校的却也是凤毛麟角。本文的主人公,从小学开始就生活在美国,是进入了美国教育体系的小留学生,也凭借着一己之力申请到了令人羡慕的藤校普林斯顿。虽然已经过去了3年,但是对于呕心沥血的10年梦校旅程,她依然记忆犹新。01.在进入普林斯顿之前,她研究了100个成功案例。一个高中生在看了100来个藤校申请的成功案例后,自己也能成专家。现在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Cindy,从抵达美国开始就励志要上普林斯顿大学。来美国前,亲戚们曾打趣她,让她从小就要有远大的理想——考到普林斯顿大学和爱因斯坦做校友(小编注:爱因斯坦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校友”一词有时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或研究的人员。)。在Cindy的小脑瓜子里面,已经知道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于是她冲着亲戚喊,别小瞧她,她肯定能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这或许就是注定的缘分。Cindy的爸爸在美国纽约工作,他们住的地方离普林斯顿大学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到美国读了一年小学后的那个圣诞假期,她就被爸爸带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参观。Cindy说她有点轴,说好的考普林斯顿大学,那就必须拿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主动在网站、杂志上搜寻进入普林斯顿的成功案例。第一个看到的是一个叫Henry的记者,他写了自己从平民窟男孩靠着对短跑的无限热忱,一路拿着奖学金跑进普林斯顿的故事。这篇文章把Cindy点“燃”了,开始了自己的普林斯顿之梦。可没过几天,她突然又梦醒了,Henry有体育特长,而她体育课能及格就不错了,哪项运动都不擅长。Henry很善于写作,而她一个母语是中文的孩子,在美国上了三年英语课还是班上的“吊车尾”。这是Cindy第一次感受到她离梦校原来那么远,自己既没有特长学习成绩也不行,她几乎要放弃了。但是只要电视上、网上有关于普林斯顿的新闻,她依然还是会驻足关注。儿时的梦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但有时候也会峰回路转。八年级时Cindy的一篇博客被出版社看中,获邀出版之后,她心中的普林斯顿大学之梦又开始露出了苗头。她跑到图书馆,把能借到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名人校友自传都看了一遍。她发现他们在申请成功之前,都在某一个领域非常专注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Cindy分析过,她的写作能力还算不错,但是不突出也不拔尖;她的学科成绩也算优秀,但是不像拿奥数、化学、物理等奖项的学霸有那么璀璨的成绩。她很是焦虑,也在社交媒体上联系了很多近几年申请成功的前辈们,想让他们给出出主意。他们给出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第一就是学业足够优秀;第二就是特长足够出众。他们一致认为Cindy最有希望突破的是她的个人博客,首先粉丝数有差不多10万,算是一个小型的自媒体;其次,她博客的主要内容是记录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故事,长文的写作充分展示了她的才华和对社会的关注及贡献。02.咨询过数家留学中介,得到的建议都是守住保底校Cindy还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被爸爸领着去拜访了纽约一家很有名的留学中介。这家公司专门为想上名校,特别是藤校的富人服务,也有很多名人、土豪的孩子通过他们拿到了名校的offer。Cindy爸爸决定去咨询一次,看看他们有没有机会去到向往的普林斯顿大学。接待他们的是一个有着三十年资深申请经验的犹太大叔,他看了Cindy的简历之后直摇头。没有雄厚的家底,孩子也普通,读名校的难度几乎如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后来据爸爸回忆,那天咨询回来后真心觉得他们确实不该对藤校有妄想。首先是费用太高,不计入培训费、活动费等,单给顾问的咨询费就要10万美金。顾问告诉他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在他们的包装之下,可以摇身成为能够问鼎名校的精英,这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的是资源。只有专业的顾问才知道怎样写简历才能打动招生官,只有具备成千上万申请成功经验的顾问才知道藤校需要怎样的孩子;此外,读藤校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国际生的学费尤为贵。Cindy的爸爸只是普通的公司技术人员,没有任何家世背景,这场平民家庭的藤校之旅,注定和做梦一样。可一旦心中有了梦,要想死心谈何容易。Cindy爸爸又联系了几家国内的留学中介,咨询费也比美国的更便宜。经过咨询后,几家留学中介倒是大包大揽,声称只要一步一步地按照他们的流程走,就能成功进入藤校;哪怕不能去藤校,也至少能够成功被全球排名前50的美国大学录取。保底,是国内中介给出的在升学路上的最佳选择,并且极力劝说他们要把藤校作为梦校,不要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上面。Cindy总觉得留学中介帮她实现藤校梦的风险很大,她问过中介,能不能把普林斯顿大学作为保底,把梦校定在耶鲁或者是剑桥呢?大家都是满口答应,但是需要按照他们提供的费用和相关的要求进行。看过必须参加的比赛和活动,Cindy感到了灰心,这几乎是需要从读小学就开始准备,不然根本没有希望。Cindy认为自己也算是从小学开始就进入了美国教育体系,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受到了很深的美国文化影响,应该比很多国内申请的学生更有优势。中介告诉她,她肯定是有优势的,至少英语水平能够和母语基本持平。但是她还是持中国护照,不能保证招生官把她当作本土学生一样对待。保底,是中介出于专业角度,给出的最靠谱的建议。03.多数美国本土学生都是DIY,没有中介,照样进藤校Cindy九年级就开始认真准备大学的申请,她觉得不用找中介,自己就能申请大学,毕竟她从小在美国长大,对于美国教育应该是了解的。但是对于申请的方式,她身边出现了两股截然相反的声音,一股是来自中国家人的保稳派,一股是来自美国老师的自主派。保稳派是家长以及他们的朋友们,包括比她大五岁、现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的表哥,都坚持让她找一个留学中介来指导申请。表哥在美国读的高中,在国内时也一直接受的是国际教育,他一路升学直到进入名校的经验就是要按照中介既定的流程去做,该学的技能一定要学,该参加的国际比赛一定要赢。但是在Cindy的眼里,表哥过得很辛苦,也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在特长培养方面,表哥体育音乐都不擅长,从考名校都要学的马术,到贵族学生都要学的高尔夫,甚至是偏门的竖琴都学了一圈,花了上百万的学费,也没有在国际比赛,哪怕是学校的比赛中捞个名次。留学中介又给表哥安排了各种社会和国际化的活动,Cindy也跟着去参加过几次,她说表哥就是花钱拍照打卡然后让主办方给发个证书,没啥实际作用。但是表哥极力推荐Cindy用他的留学顾问,一个非常资深的申请专家。表哥说,虽然花了钱,但是他也成功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总比自己乱摸索强。另一股是自主派,也就是Cindy的高中老师们。他们听说Cindy要找中介给她铺路去藤校,都觉得不可思议。她的英语老师告诉她:“太可笑了!为什么要找中介申请,你是个优秀的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就能考上。在美国,有太多没有钱也没有背景的人进入了藤校,他们只需要好成绩和勇气就行。”论成绩,Cindy在老师们眼里已经很好了,但是她总觉得去藤校的学生必须是最好的,但是她不是,至少在她自己眼里她不敢确定。副校长告诉她:“如果要去藤校,学校是可以帮你写推荐信的,我们对每一个有梦想的学生都是支持的。你在我们眼里,就是最好的学生,而且美国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申请大学,而中介都是为忙碌没时间的富豪服务的。”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家人,其实Cindy并不纠结,早就做了选择。骨子里的大胆和不服输让她决定试一试,在美国十几年,连个大学申请都不能和同学们一样自食其力,她会感到沮丧。04.藤校招生官重个性化,而勤奋则是一切的前提“我的申请文书是我自己写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百字,但是都是追寻梦想的深刻感悟。” Cindy在收到offer之后,复盘了申请过程,对于自己的文书,她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点展示,而是写了一篇小作文。这篇小作文,她准备了差不多一年。这一年,她几乎都在围绕着小作文的选题和内容动脑筋。怎样才能打动招生官呢?Cindy见不到招生官,更不可能近距离和招生官接触,只能全靠猜。读哥大的表哥觉得她跑偏了,他在准备文案时,先自己写了一稿,然后交给中介帮忙美化一下就完成了。招生官要看成千上万份申请文书,只要关键项目符合要求就能发offer,想仅靠一篇小作文就打动招生官,这需要很多的运气。但Cindy还是坚持写了这篇小作文,写了她想成为外交官的梦想,并讲述了从不敢开口说英语到获得全校英语演讲第一名的蜕变历程,结果是显而易见的。Cindy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后也听过几次学校组织的招生官讲座,虽然她不知道自己是被哪位招生官招进来的,但他们都提及自己很看重申请文书的原创性和与众不同,特别是在给优势科系学生发offer的过程中,学生能合理展示自己的梦想和实现的路程确实能加分不少;但同时,招生官不能接受哗众取宠的文书,为了突出自己的恶搞和出现与申请关系不紧密的内容,都会被快速淘汰。这些年普林斯顿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带着梦想而来,但是也有很大多数带着程式化的包装而来。可能有一些孩子足够优秀,拿到offer以后,成功的经验很快就会被后来申请的人不断复制,也就出现了更多同质化的申请文书。而对于个性化,Cindy认为其实不是特别适合在国内直接申请藤校的学生。她同专业的中国同学听了她的申请经验之后,觉得简直就像一部美国传奇电影,并认为她是在美国呆久了开始爱冒险了。Cindy觉得他们会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包括她的表哥,对于藤校的敬畏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如果他们信了Cindy以一篇小作文就轻松打动招生官,那就不用努力学AP,努力考SAT了。在普林斯顿时间越长,Cindy越能感受到这所大学“Work hard, play hard(努力学,努力玩)”的文化,勤奋是无处不在的,而想要申请这所大学,不带着奋斗的状态,也很难拿到offer,她的“小作文成功法”完全是建立在十年为了梦校而努力的基础之上的。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