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过上千个“爬藤”牛娃后,我们发现他们有这个共同点...
采访过成百上千个牛娃以及他们的父母后,我们被家长问得最多的一个话题是,牛娃究竟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除了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外,我们还观察到,大部分牛娃的养成其实都离不开真金白银。
前不久《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报告发布,报告称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其中,上海独占榜首,要花102.6万,北京96.8万。
如果孩子上的是国际化学校,将来走“体制外”路线则尤其烧钱。学费倒不是大头,想要把孩子送进牛剑藤校,或者培养一个学术、艺术、体育全面开花的“六边形战士”,除了少数有天赋的孩子,其实都离不开家庭的托举。
有顺义家长告诉我们,光是给孩子报兴趣班一年的费用是学费的两倍;
有上海家长告诉我们,申请季给孩子请留学顾问就花了几十万;
还有深圳的家长,把孩子送进海外夏令营,一个暑假就是8万.....难怪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是“吞金兽”。
但我们今天采访的学生Tracy有点不一样,Tracy就读于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原人大附中杭州学校),正在读11年级,在同学眼里Tracy是妥妥的“学神”。
托福首考112(满分120分) ,其中听力满分;
SAT首考1540分(还是在没有学完的情况下参加的考试);
数学AMC比赛获得AIME晋级;
因为对环境保护感兴趣,自愿参加了waterbottle环保类项目;
有艺术类特长,绘画作品会发表在各类平台(飞机拟人主题);
运动细胞强,羽毛球打得很不错。
看到这样一份“简历”摆在面前,作为教育行业老手,直觉告诉我们这一定是靠父母“鸡”出来的,但是Tracy告诉我们事实是:
除了小学报过一次英语课外班外,Tracy没有报过其他任何兴趣班,更别提学科补习了;
我们问她,周末又是如何安排的,她说基本都在玩;
更重要的是,Tracy因为成绩优异,直接拿到了学校提供的六位数字的高额奖学金,高中三年每一年只用缴纳1/4的学费。
我们编辑部感叹,Tracy这样的孩子不仅“省妈”还“省钱”!我们算了算,学费加上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少说省下的钱也得七位数字了。
我们好奇作为一个“非典型”牛娃,Tracy究竟是如何“养成”的?我们和Tracy聊了聊。
在父母的佛系放养下
内向女孩的“蜕变”之路
“放养”几乎贯穿了Tracy的整个童年以及青春期。
但事实上,Tracy的整个小学过得也不算多轻松。原本Tracy就读于杭州一所体制内学校,和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一样,每天七点多起床后,Tracy便开始连轴转,写作业到晚上9点、10点是“家常便饭”。
幸运的是,Tracy有一对开明的父母,Tracy的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是中学老师,他们不主张“推娃”。当同龄孩子的日程表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左手是奥数,右手是pet”,至少一项兴趣班是标配时,Tracy唯一报过的课外班是英语,周末是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
到了上初中,来到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后,就连这唯一的英语班都停掉了。
回溯当初,从体制内转轨到如今的体制外学校,并没有多么波折的经历,Tracy爸妈探访了学校后,就很快做下决定。
不过也正是这个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Tracy的命运,或者说,在父母和学校的共同保护与“托举”下,Tracy的学霸潜能得以激发。
轻盈、自信、活泼、是与Tracy交流中给我们的印象,这同时也是Tracy的同学们对她的评价。
但实际上,Tracy告诉我们,在念小学时她性格内向,“人缘不是很好,没有多少人喜欢和我交朋友。”
但来到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后,Tracy渐渐地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在学校里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同学们遇到问题和困难也喜欢找Tracy交流、分享。
这些年来,Tracy的父母也为女儿的“蜕变”感到高兴,“我爸妈说我现在在讲话时,无论在肢体语言还是音调上都变得很放得开。”
不卷也不鸡血
却成为同学眼里的“学神”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最后它是否能长成参天大树,需有施肥、浇灌。
Tracy是幸运的,她这粒小小的种子虽然发芽晚,但是“后劲十足”,而在她身后,无论是父母,亦或是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都是那个耐心的施肥者与浇灌者。
此前,我们接触过很多体制内外的学霸,聪明又自律,时间规划精确到分钟,一个比一个“卷”。可以说,他们的优秀是用大量刷题与时间换来的。
Tracy虽然同为学霸,但她的中学生活几乎与“卷”无关。
在学校,她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8点开始上第一堂课,下午3点所有的课程结束,15:20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参加CCA(课外延伸课程)。
CCA的活动琳琅满目,体育类的有足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等;同学们还可以参加自己组建的社团,比如经济社、科学社、戏剧社、模型社等等。
没有让孩子们的脑袋成天埋于试卷与课本,CCA充分给予每一个同学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让孩子们早早找到自己潜能、爱好,甚至提前锁定未来方向。
比如,Tracy参加的CCA活动之一有数学俱乐部。
前不久,Tracy数学AMC比赛获得AIME晋级(AMC是美国国家级最重要的系列数学竞赛)。
我们好奇Tracy平时是如何学习数学的,以及天赋和后天努力究竟哪个更重要?Tracy坦言自己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其实挺普通,也并不觉这门学科是多么有趣。
但是来到杭州狄邦文理学校第一年,Tracy遇到了一个很懂得教学的数学老师,自此,Tracy新世界大门被打开,也是在这位老师的引导下,她逐渐体会到了这门学科的魅力。
“老师上课讲得很好,又很清楚,所以学习数学变得没有那么难了。”
还有一次家长面谈时,Tracy对于未来选择什么方向有点手足无措。
Tracy向来私下对航天航空很感兴趣。小的时候,Tracy的父母为她订购了很多科普杂志,在很多个周末里,Tracy自我钻研,宅在家里看了很多相关领域的纪录片。
那位数学老师建议不然就选择数学好了,“老师告诉我,航空制造业的巨头是空中客车公司(Airbus),这家公司会去大学专门招数学系的人,我听了后瞬间就感叹,原来数学这样重要!”Tracy兴奋地说。
因此对于明年的申请,Tracy的方向也变得清晰,“想报考纯数学或者是数学相关的专业,比如数学、统计学,或者物理学。”
CCA通常在16:30结束,接下来是孩子们吃晚饭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晚上19:00——21:00是晚自习时间,用来做作业或者看书。
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后,Tracy通常会跟父母打打电话,继续“卷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我们提到的,很多跟她同龄的孩子因为要准备高考或者申请,学习到凌晨是常态。Tracy坦承自己确实相对比较轻松,睡眠充足,“每天过得都很规律。”
除了数学,进入初中后,让她大开眼界的还有学校的戏剧课,这也是Tracy最喜欢的课之一。
Tracy记得那时她和同学们会花一整个学期的时间去写故事,打磨剧本,又像演员一样反复排练,最后当着全年级同学的面登台演出。
“第一次接触到这门课时,我才知道戏剧居然还可以这样,可以自由创作,演我们想演的东西。我们几个同学一组,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讨论、配合,这个过程也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面对明年的升学大事,Tracy说其实原本自己的升学规划做得一团糟,但好在学校有非常专业的升学指导老师,“大门几乎随时开着。”
十年级开始,Tracy频繁跟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以及数学俱乐部、考培部的老师沟通,“有一次跟一个老师聊了一个半小时,跟他们聊了之后,才了解到原来这个时间节点应该做这件事情,他们会帮我把哪个时间节点做什么事情,梳理得非常清楚。”
Tracy也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的免费资源。
后记
老实讲,如果Tracy当初选择了其它学校读书,我们不太确定Tracy能否像如今一样如此闪闪发光。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开明的父母、适合的老师、包容的学校环境,三者缺一不可。
比如,当Tracy读小学时,与她同龄的小朋友都在“卷”课外班时,Tracy的父母却一路放养,Tracy谈起父母时,语言里满是自豪与感激,“他们想让我作为小朋友时开心一点。”
又比如,Tracy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数学“小天才”,但是倘若没有遇到那位领她入门的老师,Tracy能否开发她的数学潜能,我们不得而知。
Tracy上了初中后,性格经历了蜕变,从内向变得开朗,同时结交了不少好友,这或许多多多少少与学校宽松的教学环境,丰富的课程设置息息相关。比如,戏剧课迫使Tracy从帷幕后走到台前,像演员一样打开自我。
另外,我们听到过太多孩子花着高昂的补课费,在放学后,穿梭于大大小小的补习机构里,但收效甚微。
Tracy的SAT首考便考到了1540分的高分,出分后,同学们纷纷惊呼,“她还是在没有学完的情况下考到了这么高的分数。”
在被问到学习“秘诀”时,Tracy的答案或许会让部分人失望,“认真对待学校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就行,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会持久地付出。”
但也正是这“持久付出”,让Tracy成为学霸,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与热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