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就该迎头赶上了”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月10日刊发题为《美国的印度洋-太平洋政策将安全置于经济之上》的文章,作者是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前顾问克劳德·巴菲尔德。全文摘编如下:
在乔·拜登总统任内,美国加强了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的建设和扩张。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近的白宫之行就是该战略的重大回报。
在此访之前,日本于去年底宣布了新的安全战略,包括计划将国防开支增加一倍。过去两年来,拜登政府竭力加强“四方安全对话”(QUAD),推进澳英美联盟协议对话,以此来抗衡中国。
拜登对该地区的安全政策推进了美国的利益,但为什么美国的地缘经济政策却落后了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都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此后退出了该协定。在那之后,两党政客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一个区域性的太平洋贸易协定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然而,2016年后,美国舆论越来越倾向于国际贸易和贸易协定。
拜登政府上台后,民主党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方面存在严重分歧。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对更加开放的市场和全球化持怀疑态度。她通常会淡化战后全球贸易体系的好处,并认为美国的贸易协定导致了更严重的不平等、去工业化,并令制造业遭到破坏。
戴琪和拜登政府中的其他人呼吁美国采取一种新的贸易政策范例,避免对市场准入的传统法律承诺,转而把“以工人为中心的”社会正义目标放在首位。这些观点在去年10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得到了呼应,该报告称:“认识到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我们正在规划新的经济布局,以加深与我们伙伴的经济接触,比如印太经济框架(IPEF)。”
鉴于令人担忧的安全现实,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国家对美国重新对该地区作出承诺的迹象表示欢迎。但是,疏忽和潜在的过度扩张可能给仍在进行的谈判蒙上阴影。
未来的持续性和美国的稳定性是主要问题。印太经济框架将采取行政协议的形式,未来几个月的谈判将无法像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那样在法律上得到执行,而且可能会被继任政府修改或放弃。美国必须“超越传统自由贸易协定”的说法与其他贸易国的步调并不一致。
美国免谈市场准入的决定,也消除了印太经济框架参与方同意美国在劳工和环境等领域提出的一些更新谈判目标的主要动机。来自东南亚的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对美国有关劳工、环境、腐败和监管要求的计划即使不是敌对的,也持谨慎态度。
美国在亚洲的地缘经济优先事项上已经落后了,因为中国现在领导着刚刚完成的拥有15个成员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且已经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接替者——《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国早就该迎头赶上了。
(更多国际新闻,参见《参考消息》数字报,点击此处可订阅)
监制 | 史先涛
审核 | 田欣
编辑 | 许海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