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留言让我聊一下ChatGPT,更有好几个读者直接把其他教育亲子自媒体写的文章转给我看,标题都是“细思极恐”、“深深恐惧”。这些标题让我有些忍俊不禁,按理说,咱们都是“身经百战”,养育孩子这么多年的父母了,怎么还这么“一惊一乍”啊。当然,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技术的发展,切切实实让很多以前“只有人类”能干的事,现在不再需要人了。
两周前,团队小伙伴就把下面这篇和ChatGPT的聊天截图发到工作群,然后直接点名圈我,老板,你看啊。它都能写育儿文章,解决育儿问题了,你要失业了。
比如:我让他说说,培养3岁小孩的性格培养重点👇🏻
看到这里,是不是老母亲自己先心里咯噔一下,娃还那么小,我再过三五年没工作了怎么办?紧接着就是更大的疑问,这可怎么培养孩子啊,未来连“动脑子写作”这种职业都要被取代了。我自己倒是不太担心以后没饭吃了,这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特别自信啊,既然热搜把“人工智能ChatGPT都会聊天写作了”当做“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来炒作,那咱们就简单回顾一下人类历史。
人类发明了铁器和犁之后,哎,“耕地”这份工作被抢走了,结果呢?更多的人有饭吃了。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马车夫们,手工业者们,大量农民们的“工作”都被抢走了,结果呢?全世界人口从1840年左右的10几亿,增加到今天的70多亿,那是抢走的饭碗更多,还是最后创造出的饭碗更多呢?
身边的例子就更鲜活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确实让哔哔机接线员们失业了,但也就在这一二十年里,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横空出世,跑得勤快点,一个月挣小1万没问题……不管哪一种新技术出现,哪怕不是ChatGPT,现有“工作”以后会消失,这不可避免,我三年前的推文里就提到过,现在的小学生,未来80%会从事今天没有,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工作。即便就是我们自己,也并不太需要担心立马就被人工智能“颠覆”的问题。
第一次EXCEL出现:哇,以后计算类,财务类人员要下岗了;
其实呢,确确实实现在出色的财务要熟练掌握EXCEL,但我们只是偶尔用用,很少用什么Vlookup和做数据透视表;
第一次搜索引擎出现:哇,以后资料收集人员要下岗了;
其实呢,专业资料收集人员是必须掌握好搜索引擎,而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想找知识点看到的全是广告。
我大胆预测,不出一个月,ChatGPT就变成了小部分人在学习研究,大部分人该干嘛就干嘛的又一个产品而已。
当然,人工智能上热搜,是因为它带“智能”这两个字,人类习惯了“脏活累活体力活”机器搞定,但还不习惯“基础脑力活”也让机器搞定。这种不习惯引发的紧张感,就是在很好地提醒我们,从每一次热搜的现象里面,再提炼总结一下我们的育儿重点,那就是大好事,至于一味引发焦虑,散播恐惧,大可不必。我从去年就开始使用ChatGPT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使用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养育孩子的重点。
使用ChatGPT一点不复杂,无非是你对着它问个问题,它就回答你。这就是让很多人“惊慌”的地方。但我却恰恰看到了反面:提出一个好问题比得到一个好答案更加重要。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大部分使用的时候,能问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答案“的,然后ChatGPT用它强大的数据库给出了答案,让我们发现,它竟然知道我知道的,好厉害。开头截图的那篇育儿文章,AI写的都没问题,但咱们当过妈的过来人,都知道,光看这些答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为什么?就是问题太大太笼统,并不是一个可以“精准定义需求”的好问题。这其实又是一个信息茧房,大家只是看到了自己想看到,对于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毫无帮助,然后还莫名制造了恐慌。
但如果可以精准提出更加细分的问题,甚至还会追问,我们的收获感就会很大。
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启发,传统教育模式强调的是孩子“知道”,而不鼓励孩子的“不知道”。这是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转变思路的,未来当大部分“答案”都是触手可及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度强调那些通过记忆、反复操练所获得的“答案”,反而要鼓励孩子不知道,鼓励他们提出好问题。这件事如果大环境的改变还要一段时间,至少我们的家庭小环境可以先行动起来。分享一个我家的做法,庆祝孩子的不知道,不要只在孩子说出标准答案的时候,父母才兴高采烈。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你问他,这是什么颜色;她说,红色。你马上说,好棒啊,宝宝认识颜色了。这当然是非常典型的反应,我也这样,但我们也要让孩子看到,当孩子“不知道”,孩子提出好问题,孩子有多个答案的时候,我们也都是同样的兴高采烈,甚至更加高兴。“提问“也是一种技能,是需要环境和时间来慢慢锻炼的。ChatGPT真的挺牛,不仅可以解答问题,还能写作文,写文案,写发言稿。就像开头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一看都能写育儿文章了,立马就觉得“完蛋了,失业了”。这个反应也提醒了我育儿的第二个重点,需要培养孩子评判观点的能力。人工智能替我们快速整合了一篇稿子,我们可以做的不是担心被取代,而是想想怎么可以站在“巨人”肩膀进一步优化。仍然拿开头那篇文章举例,我的评价就是,AI的结构化思维好,列出的点都到位,但缺乏实操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实操,需要更多例子和实践分享;所谓解决问题能力,要进一步说清楚,如果3岁出现的一些性格问题,可以怎么办。
总之就是面对这样一篇文章,我的评价是什么?哪里好?哪里不足,可以怎么修改?这些观点里面,哪些我是认可的,哪些是它缺失的,我可以补足。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求孩子可以记忆、理解、运用,我们更要注意培养孩子分析、评估、创作,这些高阶的思考能力。这件事没那么难,有心父母日常在给孩子读绘本,或者交流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做。如果你是小红帽,你做的会和她有什么不同?
-- 引导孩子说出,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或者一致?我自己可以从中发现什么?
你觉得萌萌玩耍的时候插队这么做对吗?为什么不对(对)?
-- 帮助孩子审视自己的观点,会对自己得出结论的论点进行评估,或者维护自己得出的观点。
咱们重新改写这个结尾吧 -- 鼓励孩子二次创作
从小能有这样“评估”能力的孩子,长大后面对每一次的社会事件,他都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先问问自己,我的看法是什么?他们这么说对不对。
这才是独立思考的根基,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的能力。
👉 面对谣言父母的表现,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第三个启发就是要打造孩子的学习能力,这句话粗听,感觉老生常谈,就像废话一样。但我个人觉得,但凡这次面对ChatGPT就“深深恐惧”的父母们,本质上就是没有理解,什么是“学习能力”。我们之前谈“学习能力“,可能还是停留在了孩子学业学习,或者热爱读书这个层面。那么今天我要提醒自己的就是,所谓“学习能力”的一个大前提就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要非常清楚:未来没啥是确定的,想要走我们当年成长路径,找到确定的路径培养“注定”成功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今天可以有ChatGPT,明天还会有别的,我们这一代孩子的未来,注定就是不确定,而且是颠覆性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所谈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的呢?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拥有“虽然我暂时不懂,但只要我想就能搞明白“的能力。别的不说,当我们叫嚣着“因为这个AI产品而很焦虑”的时候,多少人真正使用过?又有多少人知道ChatGPT的“GPT”是什么?还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前世今生,或者哪怕创始人的背景?普通人可以不去深究编程和技术层面的运用,但对于任何一个新技术,我们好奇吗?我们是否足够开放去尝试?尝试后我们如何和现有的东西做联结?这些都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从来不只是“掌握”什么,而是可以有无比的好奇心去拥抱未知,而且会因此兴奋,而不是妄自菲薄。这件事运用到孩子的教育怎么做?最简单但也最难的,就是父母的思维转变。这本绘本/这个玩具,我自己不懂啊,还是别买了回家落灰
这个好有趣啊,抓紧做完作业,多出来时间就来研究这个虽然我不懂这类的玩具,但我也感兴趣试试看,和孩子玩起来
语言决定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导行动。打开格局,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从日常每一次的互动中形成的。
当一个人可以知道“学习新知识”,“挑战舒适区“就是我日常每天做的事情,这个孩子是压根不会被任何”横空出世“的新技术唬住,反而会觉得,这才是人生在世好玩的地方之一呢。
今天谈的这些其实都很硬核,但最后我特别想提一点,那就是别忽略了孩子的感知力。
从《流浪地球2》到ChatGPT,科技再发达,再迭代,人类的情感永远是最真实最动人的。
我最近经常在畅想,未来当我们的孩子生活的环境包围着都是高科技,什么都变得快捷又便利,那么决定一个人幸福指数的,更需要的就是感知力。
是抬头望天空的那个刹那,是互相拥抱的那个瞬间,是仍然愿意为一朵花的凋零而落泪,是好朋友相聚的快乐,然后心里才有了那种,“活着真好“的幸福感。
知识的力量远远低于美的力量,人没有知识也能活,甚至能活得快乐,但没有感情,无法识别情绪却会活得非常痛苦。
当我们大谈孩子硬核能力打造的今天,更加不该忘记,人类拥有的恒温37度的,却又波澜壮阔的爱与情感。
等我们真的连写作都比不上机器那天,我们还能比机器更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