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格局里,藏着他读过的书
一个人一辈子的心胸和格局,往往是由生活中的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体验决定的。
作者:金不谷;主播:李鑫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闵子骞拜在孔子门下当弟子。
闵子骞初来时,整个人像被霜打过的茄子,无精打采,面无血色。
一段时间后,他整个人就变了一个样,气色红润、面部富有光泽。
孔子问其原因。
子骞答:“自从到老师这里后,受到老师的熏陶,常常手持书卷阅读,从中学到了许多大道理;已经知道如何辨别是非美丑,遇事心平气和,脸色自然红润起来。”
孔子听后抚掌称赞。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从来都不是诓人的话。
书籍能带给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具有意义的。
正如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所说: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
一个人读过什么样的书,决定了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书为镜,先见自己,后见众生
德国诗人黑曾说过一句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李雪琴身上有许多标签,比如北大才女,创业者。
后来,她还去做了一名脱口秀演员。
她演说的内容,文稿金句成串、内容深刻。
问其缘由,得益于从小的阅读习惯,让她拥有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创作水平。
读书,让李雪琴意识到,做不一样的自己很重要。
在书里看世界,在文字里感悟生活,在字里行间遇见自己的影子。
在书中,可以领略到不同作家的个性,不同人生苦难中的光辉,这些都会化作明亮的灯塔,指引人前进。
好的书籍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志向,甚至可以决定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给人深深的启发。
范仲淹小时候,独自一人到醴泉寺学习,生活起居都是靠自己。
每天晚上,他要给自己准备第二天的食物,他的食物非常简单,就是粥。
哪怕是煮粥的时间,他也不愿意浪费,常常会手捧书本读书。
待粥煮好,已是深夜,他才放下书本,卧床而睡。
第二天早晨起来,他便将凝固成一整块的粥分成四块,分成两份,这就是范仲淹的早餐和晚餐,只配些腌菜,一天的饮食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在这期间,虽然日子艰苦,但他的精神食粮却从未缺乏过,很多先贤故事给了他力量。
颜回深居陋巷,却不改其志。
汉朝路温舒,家境贫寒,没有书可读,他便把借来的书抄写蒲草编的席子上。
这些人都成了范仲淹的榜样,哪怕住宿简单,生活清贫,都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志向。
不仅如此,他通读《史记》《左传》,不仅把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还知道了古今兴衰成败的规律。
在苦研儒家经典的过程中,蓄养了他博大的胸襟,立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宏大志愿。
《生活的艺术》里说:“人一定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顽腐,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
书,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在书中观见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找到自己一生的志向。
老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古至今,但凡有大成者,无一不是热爱读书的人。
唯有时时读书,才能让一个人进步,唯有找见自己,才有机会看天下。
书读得多了,思维、眼界就开阔了
凯勒说:“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的海洋。”
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因为将自己限制在小小的条条框框里,总以为眼前的繁琐就是生活的一切。
殊不知,书籍里蕴含着万千世界,读过尽可能多的书后会发现,汪洋大海,原来自己仅看到小小的一汪水潭。
读书,可以让一个人的灵魂得到滋养、变得厚实,拥有直面生活苦难的勇气和意志。
作家陈忠实一生都过着多灾多难的生活。
据说他的出生,有克死兄弟的命,他后面的兄弟都没活下来;
上学时,因为家中实在负担不起学费,他只能中途退学。
高考时,惨遭落榜,唯一的希望毁灭,好不容易当上老师后,却生不逢时,常常被打压。
后来他写的一篇小说内容碰触到敏感话题,一经发表,便被撤了职。
经历过生活的一次次打击和人生无数次的失败,他把拯救自己的希望放到了文学上。
通过海量阅读,大量写作,他的内心越来越强大,像是无形中拥有了一身铠甲,找到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几乎都藏在书里。
如若人生有什么疑惑,书籍就是最好的老师。
央视前主持人樊登曾经历过一段职业的低谷期,虽然在中央电视台任职,但他却没有任何节目可做,平时会议都不要他参加,这让他十分焦虑。
但他没有把注意力长期放在焦虑的情绪上,而是选择去读书。
在一年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书籍,特别是像《论语》这样充满先贤智慧的书。
读书让他的思维得到了沉淀,也让他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从容对待,想得开,也看得开。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都会悄悄埋进心里,汇聚成别人无法夺走的力量。
纵使深陷生活泥潭,也能凭借这股力量,抵御苦难,勇往直前。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绝望、狭隘的终极武器。”
当一个人阅读得足够多时,就不会再以井底之蛙的视角,以为一亩方塘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相反,他能跳出自己生活之外,看见一个充满光明的远方。
喜欢阅读之人,书本的厚度,终会垫起他人生的高度。
你的格局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一个人的格局,往往藏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里。
人在高处,能保持自我的风骨,那并不见怪;
人在低处,仍能保持做人的修养,才是真功夫。
杨绛在她的散文中记录过一段这样的经历。
她的一位同事名叫冀元璋,曾批斗过她。
怎料,后来冀元璋竟被当作反派抓了起来。
那时,冀元璋就是家中的顶梁柱,家中有一患病、卧床不起的父亲,还有一个没收入的妻子,他一倒下,家中生活便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中。
杨绛知晓后,主动帮冀元璋渡过难关,虽然工资微薄,但每月都往冀元璋家里寄钱,直到冀元璋被放出来。
杨绛始终相信,冀元璋曾经批斗自己,也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不曾有意伤害自己。
而且杨绛认为,这样从仇恨埋在心里,不仅为难他人,也会折磨自己。
杨绛曾说过:“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书籍,不仅会改变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也会在磨难中,给予我们面对的智慧。
杨绛年少时,有一次,她去到大姐的房间,发现一本书很有趣,便求知若渴地读了大半本。
多年以后,她在美籍老师课堂里再次见到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当年读的是《旧约全书》的中译本。
正是这本书的出现,开启了杨绛与书相伴的一生。
这本书就像是一把打开信仰的钥匙,让她在重重困境中,都能从中获得自足、自愈的力量。
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她便读书,在书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被下放农村做苦力之际,她会提前抄写诗歌,悄悄藏进衣服之中,稍有闲隙便拿出来诵读;
丈夫和女儿相继离自己而去后,她依然没有改变阅读的习惯,坚持写作,为后人留下无数治愈人心的佳作。
纵使历经世事变迁,也从未改变过杨绛读书的信仰。
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时间长了,就会有天壤之别。
不读书的人,灵魂世界是贫瘠的,挺不住生活的考验,若是遇见人生的艰苦时,就会像干瘪的麦穗,一吹就飘。
而保持着读书习惯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像坚硬的堡垒,任凭外界波涛汹涌,仍能保持从容、积极的处事态度,在逆境中也能绝处逢生。
一个人一辈子的心胸和格局,往往是由生活中的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体验决定的。
高晓松说:“只要在读书,就是在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
格局决定结局。
一个人能有多大格局,就能成多大事儿。
读书或许不能决定格局的全部,却是一个人打开眼界看世界的基础。
余秋雨说:“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点个在看,愿爱读书的你,拥有大格局,看见大世界。
作者简介:金不谷,富书作者,敬事如神,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