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平板,就让他短时间看个够、看到吐,这招“戒瘾法”究竟好使不?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为了和常爸不失联,大家务必要星标常爸公众号啊!这样才能每次第一时间看到常爸的推文!
过年期间有这么一个小视频特别火,说一对父母为了治孩子看电视上瘾,惩罚他熬夜看电视。夫妻俩轮流值班,坚持让孩子看完一夜。
哪怕孩子困得要死,父母还是会把他叫起来继续看电视。不出意外的话,原本让孩子着迷的娱乐活动变成了妥妥的恐怖体验。估计接下来孩子都会对这段与电视相伴的熬鹰经历心有余悸了吧,连带着也会对“看电视”这事有阴影了。
于是,评论区里好多家长都表示这招太妙,成本不高,适用性广,专治各种上瘾儿童,比如孩子喜欢吃糖,那就一次性买很多糖并要求孩子一次性吃完;孩子喜欢吃蛋糕也买很多,一天三顿直到孩子吃顶了,吃腻了为止……
别说,这种方法还真有一定心理依据,而且还有人就此成了让家长们顶礼膜拜的“大名人”,比如曾经的“全国戒网瘾专家”杨永信。
前面说的这种方法,有个专业名称叫“厌恶疗法”或者叫“超量惩罚”,就是把要戒除的某种行为和不愉快的、惩罚性刺激相结合,让人一想起某种行为或从事某种行为时,就会自发产生厌恶感,来达到戒除或减轻这种行为的目的。杨永信当年用“电击疗法”治疗青少年的网瘾就属于这种。
而视频里的这对父母呢?孩子喜欢看电视就让他通宵看,困了也不能停,以此让孩子产生厌恶的、不舒服的感觉,进而戒除对电视的瘾。
这和杨永信的做法核心是一样的,都是用过量的刺激让人产生不适感,减轻对该行为的兴趣,并形成条件反射。
在心理学中,厌恶疗法常用于治疗烟瘾、酒瘾、赌瘾、性变态者等。
那,这招管用吗?
杨永信的爆红就是个佐证。进入那里的孩子在几个月的电击疗法下,真的变乖了,不敢反抗家长了,不敢偷偷玩游戏了,终于成了父母所期待的“乖孩子”。
如果单从行为上来说,这种方法的确是很有效的。但是,厌恶疗法的复发率很高。
40多年前有一部电影叫《发条橙》,男主人公亚历克斯是一个超级大坏蛋,尤其沉迷于暴力和性。在他入狱2年后,参加了一项人格改造实验,长达两个星期。看似时间不长,但却让亚历克斯生不如死。
实验前他被注射会让人产生生理性恶心的药品,身体固定在椅子上,眼皮被夹子强行撑开,接着医生会给他播放大量有关暴力、色情、法西斯的影片。
(《发条橙》剧照)
这里,是不是跟开头视频里父母的做法如出一辙?
在看电影时,亚历克斯生理上的恶心和心理上的快感交织在一起。一个星期后,亚历克斯已经产生了条件反射,一看电影就觉得恶心、恐惧,甚至听到电影的背景音乐都会感觉很害怕。两个星期后,亚历克斯已经被改造为不会反抗、不会使用暴力的“弱鸡”。他只要想起暴力或性的场景,就会产生恶心、呕吐的生理反应。
(《发条橙》剧照)
实验过后,亚历克斯被准许提前出狱,但却遭遇了种种挫折,最后迫不得已跳楼自杀。受伤的他被送进医院并接受心理治疗。但几天后,亚历克斯就恢复了最初的人格特征,眼神中充满了对再度犯罪的渴望。
显然,这场人格改造实验失败了——单纯的行为矫正,治标不治本。
亚历克斯的暴虐是家庭、社会环境、基因等复杂因素共同造就的,如果这些环境不改变,如果亚历克斯对自己没有深刻的反思和修正,即便经过行为矫正,他也注定只能活成与之前一模一样的状态。
同样,孩子对某个东西上瘾,也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一时的满足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产生不适感,但不变的环境终有一天会让孩子恢复原状。
2016年,一个黑龙江女孩被杨永信“改造”了4个月后送回了家。显然,她大概率已经被判定为“合格品”了。但是这个“合格品”刚回到家就勒死了母亲,然后投案自首。
难以想象这个女孩经历了怎样非人的折磨,才让她忍下愤怒,表现出了乖顺,获得了回家的机会。厌恶疗法,没有让女孩摆脱叛逆和网瘾,反而激发了她更大的愤怒。
所以在提到厌恶疗法时,很多心理学家都很谨慎,他们强调要专业人士主导治疗,强调后续环境的调整,强调厌恶疗法一旦操作有误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作为父母,这种方法看看即可,即便真实践了也千万别想着一劳永逸。坏习惯非一日养成,所以也不要天真地幻想有一招鲜就能马上吃遍天。之所以会染上不良习惯,一定有更深层的因素存在,父母要更用心地向后看。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公,因为小时候被父亲强制不准吃糖和巧克力,导致他长大后对父亲充满愤恨。他不仅和父亲断绝了关系,还开了一家超级大的巧克力工厂。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剧照)
实际上,父亲只是害怕孩子长蛀牙才出此下策,没想到却让仇恨的种子在孩子心里装了一辈子。爱孩子,真没必要如此严格、如此决绝。
不管是网瘾、糖瘾,还是看电视瘾,让孩子适当地接触,反倒能消除他们的好奇心。我们可以跟孩子约定,在某个时间段可以做什么,或者规定每天能吃多少量。当孩子认为是自己做的决定时,反而更能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是戒瘾的第一步。
第二步,合理使用厌恶疗法。
把不良的行为和负面想象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诱惑。
孩子有糖瘾,除了跟他商议每天的吃糖量外,还可以给孩子看和蛀牙有关的绘本、书籍,让孩子想象牙齿变黑、变小,一笑就漏风的样子。还可以找些关于牙齿治疗的视频,让孩子看看治疗牙齿的繁琐和痛苦,以及要付出的高额花费,告诉孩子,保护好牙齿不仅不用受痛苦,还能用这笔钱旅游或做他喜欢的事情。
(《请回答1988》剧照)
孩子有网瘾,要跟孩子商议可以上网的时间,做好约定。一旦孩子超时了,有个巧妙的办法是父母可以做某些干扰,比如时不时叫孩子帮忙,给孩子送东西等,目的就是要扰乱他的上网状态,让孩子一想到超时上网就记起这种不耐烦的状态。
其次可以引导孩子跳出游戏,进行深度思考:比如讨论游戏里该怎么配合,游戏设置的机关有什么奥秘,游戏画面设计有哪些值得借鉴,如果自己是产品经理会怎样设计游戏等……总之就是从体验者身份转变为创作者身份。这也是在给孩子的未来埋下一颗种子——不管我们以后做什么,思考和创造都是我们离不开的重要法宝。
相应的,还可以把良好的行为和美好想象结合起来,不在做错的时候批评,但要在做对事的时候大肆表扬。比如,孩子有一天忍住了没吃糖,父母的一番花式夸奖,能让孩子产生深刻印象;当孩子刷牙时,父母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创造轻松愉快的体验。这样孩子就有动力少吃糖、认真刷牙了。
同样,如果孩子遵守约定上网了,父母也要积极表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创造更愉快的其他体验,比如去游乐园、运动、学习之类,当孩子体验过更高质的快乐时,网瘾的吸引力就降低了。
第三步,创造良好的关系。
任何一种上瘾行为背后其实都是关系的缺乏。很多孩子有网瘾,沉迷于游戏,其实是因为跟父母的关系太差了,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而游戏能用及时反馈、奖励等各种因素,带给孩子成就感,弥补现实生活中关系的缺位。所以这时候,父母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0多年的研究发现,“良好的关系是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没有孩子会被问题打败,但不良的亲子关系却可能轻易打败孩子。即便看到孩子还在进行不良的行为,父母也应该尽量控制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你越宽容,孩子也就越放松,越能促发他们关注外部环境,反思自己。你越愤怒,孩子越紧张,越愿意沉迷于不良行为中抚慰自己。
总之,一切问题背后大概率都是关系先出了问题。
别迷信某种方法能干脆利落地解决孩子的教养问题或亲子关系问题。唯有用心、用时间陪伴,让孩子长出自信的力量,享受自控的快乐,可能是所有问题最终的答案。
往期推荐
不好意思,我超爱这个被父母嫌弃的“问题孩子”
兰海-你说的道理孩子听不进,可能是这方面出了问题!
总爱吃手指怎么办?适合0-99岁的“戒瘾”方案送给你!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