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威胁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江宁知府
作者:印闲生
一提到地球村里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政治人物,大家往往会首先想到印度总理莫迪。
莫迪一边与普京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一边频频出现在欧美朋友圈中;一边参加、主办(2023年)上合峰会,一边搞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甚至连最近几届的G7峰会都邀请他去参加。
就在几天前,印度又高调宣布采购220架波音和250架客机的超级大订单,激动之余,美国总统拜登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便与莫迪进行了通话。
拜登直接提出“讨论印度和美国之间战略技术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云云,拉拢的意味十分明显。
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之际,各国容易出现政治强人。
以莫迪为例,他从2014年起担任印度总理,至今已有九年。
印度政治体制承袭自英国议会制,总统为虚位国家元首,总理执掌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下院多数党(印度人民党)领袖。
印度总理理论上没有任期限制,可以连选连任,像尼赫鲁做了17年总理、英迪拉·甘地做了16年。
考虑到2022年印度人民党在邦议会选举中获得大胜,外界普遍认为,以目前印人党的实力与莫迪的民意支持率,他2024年连任的可能性极高。
莫迪1950年出生,受身体状态限制,估计会再干一届到2029年,即执掌印度“战略机遇期”里长达15年的黄金时光。
从这个角度讲,莫迪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绕不开的关键政治人物,而且随着印度国力增长与中美博弈日趋激烈,其态度的关键性有可能会增加。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为婆罗门种姓,其肤色偏白、高鼻梁,五官与白人有些类似
1947年以来的印度历史上,或许是出于统战考量,总统经常会有低种姓政治人物担任的情况,但掌握国家实权的总理则以婆罗门种姓居多,比如前面提到的印度两大著名政治家族尼赫鲁与甘地,均为婆罗门。
不过莫迪算是一个例外。
莫迪1950年出生于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父亲是一名卖红茶的小商贩,其父母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他排行老三。
在印度严格的种姓制度下,莫迪家族属于平民阶层的吠舍,而非贵族阶层的婆罗门或刹帝利。
早年间,莫迪的父亲曾为他包办过婚姻——1968年,安排十八岁的莫迪与一位名叫贾苏达本的姑娘结婚。
可由于没有感情基础,加之莫迪本人主张禁欲,因此短暂相处后即处于分居状态。
成名之后,莫迪长期以单身自居,出席各种国际场合也是独来独往,不带家眷;其唯一的婚姻信息是在2014年大选前做官方登记时被媒体发现的,当时莫迪填写了“已婚”。
印度各邦GDP排名(部分)。排名第一的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即孟买,排名第三的北方邦拥有惊人的2.4亿人口,莫迪的大本营古吉拉特邦排名第4,属于经济发达的大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与国际交往中左右逢源的形象不同,莫迪在印度国内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领导人。
青年时期的莫迪曾在印度民族主义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内担任过要职,该组织的宗旨是传播印度教思想以及强化社会的印度教属性,具有一定的极端主义色彩。
七十年代,国民志愿服务团遭到政府限制,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为了保留力量东山再起,组织安排了一批青年才俊到右翼色彩明显的印度人民党从政在——莫迪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自2000年开始,莫迪做了长达14年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首席部长是英联邦国家的一个说法,相当于美国的州长)。
任内,古吉拉特邦曾于2002年爆发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的激烈冲突,造成 1000 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
时任首席部长的莫迪公然偏袒印度教徒的暴力行为,备受国际舆论质疑。
2023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两集纪录片《印度:莫迪问题》,检视莫迪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及总理以来推出的各种争议性政策,结果被莫迪政府严令封杀。
同样是在古吉拉特邦时期,莫迪与当下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印度阿达尼集团老板阿达尼建立起紧密的私人关系,二人权力/财力互为支撑,据说彼此“宛如兄弟”。(2023年1月24日,美国投资公司兴登堡研究发布做空阿达尼公司的报告,披露其财务造假和股价操纵问题,使得阿达尼系企业遭受重创,市值暴跌超一千亿美元)
接下来谈一谈莫迪的主要政策框架。
简而言之,印度人民党与莫迪政府秉持的宏观执政策略大致如下:
对内,政治层面创造印度教、穆斯林二元对立以吸引印度教民众支持,经济层面通过偏自由主义的开放政策发展“印度制造”,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印度有80%的印度教信徒和15%的穆斯林,莫迪政府曾于2019年8月4日在克什米尔(穆斯林聚集区)实行军管并切断互联网接入,次日正式宣布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自治地位。
这一系列操作在引起巨大争议的同时,也为莫迪赢得广大印度教徒的坚定拥护——欧美舆论曾批评莫迪试图建立一个“印度教民族主义国家”。
对外,周边外交层面强势打压巴基斯坦,全球外交层面同时参与中-俄-印三边合作以及美-日-印三边合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对冲性”。
印度人民党向来以强硬著称,历史上的核试验、1999印巴卡吉尔战争等冲突事件均发生在人民党执政时期。
莫迪延续了这一传统,经常在重要选举前夕对印巴争议地区的巴方一侧实施空袭,通过拉高紧张局势来吸引选票。
另一方面,虽然印度目前仍秉持着“不结盟”与“中立外交”政策,但整体上有在安全层面靠拢美国的趋势;尤其是当巴基斯坦议题不足以转移国内矛盾的时候,莫迪政府便会顺势启动中国议题。
实际上,2020~2022年的中印关系堪称1962年边境冲突以来的最低谷,辛格政府时期和莫迪政府初期的“龙象共舞”“CHINDIA(中印一家)”等概念早已烟消云散。
不仅如此,经贸关系方面印度也更加倾向于美国。
按照2021-2022财年的数据,印度排名前三位的出口目的地分别是美国、阿联酋与中国,其中向美国出口761.67亿美元,向阿联酋、中国出口仅为200多亿美元;然而进口方面,中国近两年一直是印度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同一财年印度自中国进口了高达945.7亿美元的货物。
按照印度人“顺差就是占便宜,逆差就是吃亏”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印度经济有求于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同时希望摆脱对华进口依赖。
至于说摆脱的方式,则包括刺激本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中国替代品等等,俗称“脱钩”。
2022年5月,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在东京举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对印战略都围绕着“巴基斯坦框架”展开,即利用巴铁来牵制印度。
然而随着印巴实力差距的扩大(印度GDP已经是巴基斯坦10倍,且巴国目前面临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这一模式已然走到了尽头。
站在我方角度,最坏的情况是对华强硬逐渐发展成为印度国内政治共识,莫迪政府在未来某一时刻“选边站”。
考虑到印度的体量与重要性,中国有必要尽快拿出一版新的对印关系框架,做未雨绸缪之打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