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大会了,这两天很多媒体密集采访了各类代表,蒋胜男代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时候说,准备建议对八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她说,后疫情时代,大家的休息权更应该得到保护,但现在的情况是996是常态,很多网友对此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站出来撑蒋代表一把。我想起李云龙拉意大利炮那一幕,忍不住联想:其实即使按照正常8小时工作制,对大部分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来说,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也得12个小时,痛点就是通勤,好了,请北上广深杭漂的朋友们站起来。
但现在8小时只是起步价,按照996的搞法,把通勤时间纳入其中,你会发现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可能超过了14个小时,有人可能会觉得离谱,每天14个小时扑在工作场景上这怎么活,我觉着吧:
八小时工作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知乎有个好几万赞的答帖,首先,你指望的快递一天到,外卖一小时到,无论晴天雨天都一样,客服24小时在线解答疑问,基层人员秒回信息……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其次,这个时代的变迁也不会那么快,电商不会在十年前干掉线下零售,然后又被迅速沦为传统产品被直播电商挤得在夹缝里求生存,比如今天单纯只写文字的自媒体已经被称之为古典自媒体了,但别忘了,十年前我们读高中的时候还在看报呢。「回家的时候天还没黑,楼道里都是香气,有的人家炒鸡,有的人家烧鱼,吃了饭还有时间遛遛弯…这就是996之前的生活。」
照我看,虽然描述的画面修饰得美了一些,未必能全信,但从这份帖子中我们能知道很多东西.比如今天你觉得属于标配的快递一天到,外卖一小时到,不论是否下雨,客服24小时在线答疑,基层人员秒回信息等等,它们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基础:
现在我们都能意识到了,你在享受这些便捷的生活基础服务同时,你也是这个庞大、极致、高效、卷到没边的系统里的一份子,去参与到系统的内卷,承受这一切带来的痛苦。当然个别人除外,比如江西的周公子,不仅不要996,还能教清北的毕业生做人,但大多数人不属于此类,你很难把自己的岁月静好建立在别人的负重前行上。昨天文章发出去之后,有读者在评论区说,普通人的命,喜欢宏大叙事的病,其实宏大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主语从「我」变成了某个集体而抽象的概念,但忽略了这个概念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实还是人。比如你觉得A公司服务好,人家就能做到售后24小时秒回,但公司这种组织就是由一大批人形成的,24小时秒回就是客服得卷死。其它同行业的公司打不过就只能加入,都纷纷祭大旗,卷死自己家的客服,客服就只能往死里卷自己。人大的前教授储殷说,躺平是一种结构性的悲观,不是懒,是拒绝下场,坦白讲,就是躺平的这一群人看到了系统内卷的本质,无非是打工者跟打工者自己较劲,如果你作为旁观者看这一切,你会不会觉得: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厌倦了,他们想换个系统,他们觉得,我不想996,我可以接受快递不一天到,客服不秒回,不用24小时在线,外卖不用一小时到的生活,大家都能喘口气,下了班都能去公园遛遛弯谈谈恋爱。前两天,官媒发表了一篇《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的文章,遭到大量群嘲。年轻人们终于意识到了,抽象概念的宏大,是要微观个体去扛的,比如基建狂魔很热血,但你问问那些在山沟里开挖掘机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的人们热不热血。我建议专家在写文章之前先去查一下,经济迅猛发展了几十年,哪些部门的资产和收入增幅最大,哪些部门增幅最少,然后再来说谁应该好好干。你总不能让手里没啥资产的人好好干,真欺负人家不知道查数据呀,人家也就是吃饭和救命的存款,凭什么都拿出来去消费。总有人觉得年轻人不能吃苦了,比如某邓姓专家说建议年轻人要自己反思,为啥自己工资低呢?年轻人觉得我去你大爷的,我的爷爷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我的父亲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还要我吃苦:对了,很多人说想加一下我个人微信,那我把二维码放在下面吧,我们准备搞线下活动,做副业路子,感兴趣的来加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