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瓦尔登湖有个好邻居,叫哈佛大学

瓦尔登湖有个好邻居,叫哈佛大学

公众号新闻
作者:林楚方
转载:《世界这么大,带你去看看》 

对有些人来说,城市是个让人恐惧的容器。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瓦尔登湖,集中了对这句话的理解。瓦尔登湖是思想家梭罗逃离城市隐居乡村的地方,它不是城市本身,而是城市的镜子。换句话说,没有城市,瓦尔登湖就毫无价值,赋予它的所有意义都将不存在。人,总会通过镜子看到自己,城市也是如此。

被名著加持的平凡小湖
瓦尔登湖有个好邻居,叫哈佛大学。从这里出发,沿波士顿市区往西北方向,开车20分钟左右就能来到湖边,打个盹的时间都不够。瓦尔登湖的名气很大,但面积很小,大约0.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十多个足球场。湖畔风景只能说很平常,有人来这里野餐,有人支个沙滩椅看书晒太阳,也有划船的,还有在湖里游泳的。游泳的副产品是,水里尿素超标——因为游客太多,湖水已经变得不那么清澈,他们都是因梭罗慕名而来。
因为地壳运动,在马萨诸塞州,有类似样貌的湖泊比比皆是。唯一不同的是它有故事。湖边有个书店,湖畔的森林里有个跟梭罗有关的小木屋,是一个复制品,因为梭罗的小木屋早就毁掉了。木屋原址上立了块牌子,写着《瓦尔登湖》里的一段话:“我到林中去,因为我想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要素,看我是否学到了生活所要传授的东西,以免死到临头才发觉虚度一生。”小屋旁边还有梭罗的铜像。
梭罗本质上是想做一场社会实验。当年梭罗没有稳定的工作,无法独立生活,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搬到丛林里,他希望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本质和现实,并探索一个人维持生存到底需要多少物质支撑
这样一个平凡的小湖之所以成名,是因为梭罗同名散文小册子《瓦尔登湖》。这本书出版于1854年,按照梭罗书中的说法,他远离城市,回归自然,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孤家寡人地待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周围一英里没有任何邻居。
书里的梭罗,是坚定的反城市主义者。我们必须回到梭罗生活的时代,才能理解他的观念。那是1845年前后,正值工业化高歌猛进,人们像潮水般涌进城市,但城市还没准备好。我们一起看过巴黎下水道和伦敦地下铁,对下水道和地下铁出现之前的大城市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到处都是体现着“脏乱差”的空气污染、水污染,还有视觉污染。
伦敦和巴黎遇到的问题,美国也没落下。在农村生活,放眼望去是空旷的原野,而在城市你都没有放眼的可能,被人和楼挡住了。19世纪中期,美国城市里的消费主义开始冒头。作为哈佛大学培养的知识分子,梭罗有很强的批判精神,《瓦尔登湖》就是梭罗批判精神的集中体现。
对城市生活的批评和反思
《瓦尔登湖》是本散文集,在书中,梭罗批判城市的物欲横流和工业文明。梭罗非常毒舌,他形容自己所处的19世纪“浮华、焦躁、紧张、喧哗、无聊”。他评论时尚圈,巴黎要是有只猴子戴一顶旅行帽,全美国的猴子都会跟着戴。他评论伦敦的火车,像一条狗“狂吠而过”。他批判城市人的堕落,当时爱尔兰和英国在闹土豆饥荒,饿死好多人,梭罗说,英国人天天想着怎么避免土豆腐烂,怎么不想想你们大脑都烂了呢?整本书中,都可以看到梭罗“怼天怼地”。
“每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他的身体是他的圣殿,在里面,他用完全是自己的方式来崇敬他的神。我们都是雕刻家和画家,用我们的血、肉、骨骼做材料。任何崇高的品质,一开始就使一个人的形态有所改善,任何卑俗或淫欲立刻使他变成禽兽。”摘自《瓦尔登湖》。
梭罗决定做一次反城市实验,回归极简生活,为此郑重列出了生活必需品的清单:吃的、穿的、住的、取暖的,够了。作为知识分子,还需要一盏灯和几本书。
当然,书中很多篇幅要留给对自然的赞美。梭罗描绘了瓦尔登湖的一草一木,他说,瓦尔登湖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充满永恒的安静,清晨太阳用朦胧的羽刷为它擦拭灰尘。夜晚是琥珀色黄昏的天下,小鸟澄清的眼睛里蕴含着天空的倒影,哪怕蚊子飞进房间里微弱的嗡嗡声,听来也是音乐。在这里,梭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喜悦。
梭罗的本意是一场生活实验,目的是唤起人们不要只关心物质,要直面内心,直面自己,让灵魂跟上脚步,让自己做命运的主宰。《瓦尔登湖》刚出版的时候,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梭罗大概想不到,他的书完成时间旅行之后,会成为反城市生活的“圣经”,不光在美国,继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引起城市居民的追捧。据说诗人海子去世时,遗物有4本书,其中就有《瓦尔登湖》。
城市越发达,爱梭罗的城市人越多,但真正像他那样逃离城市的少之又少。逃离北上广的人里,据说有相当多的人后悔了,他们没想到房价上涨这么快——当年的房子卖便宜了;也没有想到自己早就被驯化为城市动物,乡野生活实在太艰难。就好像《虎兄虎弟》电影里,即使笼子打开,那只被驯化的老虎也不愿意走出去。
其实,不要说今天的城市居民,连梭罗自己也做不到真正的隐居。《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描述过梭罗的隐居真相:他几乎每天都要到旁边的村子里去。每周六,他妈妈和姐姐还会给他送食物,朋友们还会经常来小屋聚会。这恰恰是城市文明的悖论。事实上,大部分城市居民享受着城市带来的便利交通、消费和娱乐,但在意念上向往着乡村的自然和孤寂。乡村生活真的那么如诗如画吗?在城市理论家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公园是城市里的瓦尔登湖
2011年,另一位哈佛大学出身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写了一本书,叫《城市的胜利》。格莱泽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老学长,以及那些拥抱乡村生活的城里人。格莱泽认为,他们才是大自然的敌人,是环境的破坏者。书里还提到一个细节,有一次梭罗野炊,不小心烧了300英亩的森林。这是热爱大自然吗?
跟《瓦尔登湖》的诗意相反,《城市的胜利》是一本理性的算账书。作者用数据证明,农村的生活方式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更大。比如,住郊外大别墅的家庭,比在市区住公寓的用电量增加88%,取暖的成本也大大高于城市。
再比如,纽约的人均碳排放量是全美最低的,就是因为人口集中居住在城市,人们更多利用步行和公共交通,减少了资源消耗;此外,用于取暖、供电的能耗也会降低。格莱泽呼吁,如果我们真的热爱自然,就应该远离自然,远离瓦尔登湖,立即回到城市里,住在纽约、东京、伦敦、上海、北京、深圳。住在城市大楼里的人,才是大自然的盟友。
格莱泽认为,城市注定是人类的归宿。以目前的人口和地球资源承载力来看,城市更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绿色生活方案。
而城市居民之所以对自然无限向往,大概跟我们几十万年的进化有关,早期人类在山川森林野惯了。这就带来一个悖论,城市居民既离不开城市,又向往瓦尔登湖。这种需求反过来又成为城市进化和迭代的强刺激。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城市里出现大量的公园。我在19世纪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看到这么一句话:“工业革命把人们连根拔起,远离古老的土壤,原初的环境荡然无存,乡村变得遥不可及,人们与土地的关系从亲密变得生疏。”这段话清晰地表达了,工业化时期,城市居民的痛苦是非常真实的痛苦,对痛苦的反思其实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建立,伴随着地下铁和下水道的修建。
这份报告之后,从英国开始,城市建设中就有了造园规划。先是大量的私家园林向市民开放,然后政府有意识地规划出成片成片的绿地。1857年,梭罗去世前几年,曼哈顿在中心地带开辟了体量巨大的中央公园,就像城市的肺。修建中央公园的目的,就是希望满足市民对阳光、空气和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这个公园也成为曼哈顿的标志之一。
人们通常认为,曼哈顿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方,寸土寸金,单位土地面积创造的产值也是全球最高的,其实它的城市活力和中央公园直接相关。今天的伦敦、巴黎、东京、上海,但凡大城市都有大面积的城市公园。公园改变了城市的景观,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也滋养着城市居民的精神。当然,依然有很多人觉得城市公园不过瘾,还会打造“后花园”,有时是农家乐,有时是一座山,有时是一片树林,有时是一个规模更小、建筑更稀疏的卫星小城。
移动革命会阻挡超大城市前进的脚步吗
在构思这个部分时,我一直考虑一个问题,“移动革命”是否会阻挡超大城市的前进脚步。借助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在线上展开协作,传统办公室也显得不那么重要。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餐饮、购物等需求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人们似乎没必要生活在大城市里。
我请教了一些城市专家,他们认为,人们向大城市、超大城市聚集,不会被移动革命阻断,大致有三个理由。一是,面对面交流中,呼吸、眼神、肢体动作、近距离等,会让人和人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创新和创造的源泉,远程沟通无法替代,这是物种属性决定的。二是,正是基于中心城市密集而庞大的人口,服务成本才能大幅降低,让在城市边缘生活的人也能享受高质量服务,后者是搭了便车。三是,能源、电力、交通、线下娱乐等城市基础设施及服务,也需要借助中心城市降低成本,否则服务价格会高到难以接受,道理和上述的网络平台类似。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能快速崛起网络服务平台,如外卖和快递,而在欧美国家,市民却无法享受同样高质低价的服务。
读者福利:《翠鹿升学榜2023年早申数据报告》重磅馈赠!
完整版报告一共分为7个部分,共56页。首先介绍2023年录取概况,分析美国顶尖院校录取大趋势,其次介绍哈耶普斯麻、藤校+T10、综合T30及文理T10高校录取情况,内容翔实,信息准确,值得有目标校的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五部分为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析,包括不同学校的专业比例、细分专业以及热门院校,是择校的重要参考!第六部分分析北上广深宁汉六地的录取情况。最后一部分介绍国学生录取情况,并披露地域、性别、标化等重点数据统计。希望报告能帮助到大家,也祝每位同学都能翠录梦校,前程似锦!
这份报告会免费赠送给大家!无论是今年申请的当季选手,还是预备申请的种子选手,这份报告都值得参考。尤其是当择校、选高中、找顾问时,更应该关注数据、谨慎避雷!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回复“数据报告”,获得领取方式!


相关阅读:

投诉中餐馆多收4美元的哈佛教授,丢了终身教职冤不冤?

哈佛大二华裔学生自杀身亡!父亲起诉校方“你们的疏忽害死了我儿子!”

哈佛校长:每年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向外伸展中找寻内心动力



作者:林楚方,转载:《世界这么大,带你去看看》。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瓦尔登湖》:执着于物质的人生,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自由哈佛大学研究: 掌握这5个睡眠习惯 早死风险降30%师妹的礼物:绝美山茶花配醇美小诗哈佛大学官宣新任校长:首位非裔女校长即将上任!哈佛大学研究近12万人数据发现:这四种健康饮食模式只要坚持一种,就能延寿降低死亡风险!哈佛大学2022 回顾 - 2022 in Review前方战报:MIT、哈佛大学RD阶段刚刚开始发出面试通知!步行可到哈佛大学的新公寓,浸润书香之间【波屯打卡图鉴】瓦尔登湖 Walden Pond哈佛大学推荐:一个人越活越幸福的12个小习惯(建议永久收藏)哈佛大学华裔教授:学好数学,让孩子受益一辈子!家长们这么做......200多万“好邻居”,让这家车企5年卖出80万台车哲学与智慧,中国的胡人和西方的蛮族博后招募 | 哈佛大学医学院招募医学信息学和NLP方向博士后哈佛大学推荐:一个人越活越幸福的12个小习惯你知道哈佛 真正了解哈佛吗?教育专家带你详解哈佛大学被国内全网404的网易视频重磅!2023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哈佛大学在四大学科领域排名第一!都听说过哈佛大学,但你真正了解哈佛吗?教育专家带你详解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招生贿赂丑闻尘埃落定 原来别人家的孩子如此进名校!旅游|加拿大的“好邻居”,除了美国墨西哥,别忘了还有它~ 超好玩!!!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引众怒,数百家机构联名要求其辞职都听说过哈佛大学,但真正了解哈佛吗?教育专家带你逛哈佛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3)藤校喜报 | 2023哈佛大学计算机offer!中国只有买断印度Paxlovid仿制药的本事哈佛大学研究告诉你怎样预防新冠后遗症|一周科技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招聘-NLP和医学信息学方向哈佛大学研究:活过90岁的人,有29项共同特征又一位“中国好邻居”!一整盒体温计免费送哈佛大学胡炳长:坚持健康饮食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因为穷,她含泪拒绝了哈佛大学的offer……哈佛大学研究显示:体力劳动与较高的男性生育能力有关哈佛大学招生官:四类一眼就识破的活动套路,千万要避开!邀请函 | 常春藤兔年春晚强势归来,哈佛大学邀您线下共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