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血淋淋的案例背后告诉我们:“死亡教育”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血淋淋的案例背后告诉我们:“死亡教育”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公众号新闻


01
缺乏“死亡教育”的孩子,
是无知与好奇的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一位11岁哥哥牵着9岁妹妹的手,从家中4楼楼顶跳下。
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几天后,两个孩子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哥哥航航面部塌陷、眼睛失明,至今病危。
而他的妹妹双腿骨折,肺部严重受伤,两人全身均出现多处骨折。
跳楼的原因,父母称是受游戏误导。报道中孩子的父母说道:

“儿子近期经常在玩《迷你世界》和《和平精英》两款手游。


女儿醒来后说,哥哥告诉她游戏中从楼上跳下不会死,便拉着她的手从楼上跳了下去。”


父母认为,孩子跳楼是受游戏误导所致。


网友评论最多的是:
11岁的孩子了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意识都没有,不知跳楼的后果,真是难以置信,不能光让游戏出来背锅,父母自身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社会上年轻人自杀事件经常发生,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有一定欠缺,他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尊重死亡。
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万人死亡,换算下来,每1秒钟就会有1.8个人死亡。
也就是说,当你看完上面这句话后,已经有几十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发生。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在死亡质量调查报告中,中国大陆地区在80个国家中排名71位。
西方国家通过宗教进行“死亡”教育,中国的“死亡教育”仍处于空白期
逃避死亡的话题会发生哪些问题?我们究竟要怎么面对死亡?
死亡是不可控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如果生命的离去代表着失去,那世间还有什么是永恒的?什么才是正确的生死观?

02
死亡教育是让 
孩子敬畏生命 

中国青年报曾经公开过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儿童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近些年间,家长们应该也有发现,孩子自杀、自残的现象趋于低龄化:

江苏9岁男孩因撞坏学校玻璃怕被惩罚,便跳楼自杀身亡;

四川雅安三名14-16岁未成年人为抢夺财物杀害48岁女店主;

上海17岁男孩因不满母亲批评跳车后又跳卢浦大桥丧生;

重庆三名初中女孩因学习压力太大手拉手从18层楼跳下;

20岁女留学生不堪光鲜生活下的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死亡教育》一书的作者邹余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懂得生死。孩子们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的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


在那些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看来,死亡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唯独缺少的是对于生命的尊重。

对于死亡的逃避意识,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更使得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时候,失去了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一个对生命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的孩子,不敢想象末来的人生将会如何?
一个个悲痛的事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缺乏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之心。

蒙台梭利说: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宋丹丹的儿子巴图,小时候在公园玩,捏死了几只小蜗牛。
宋丹丹发现后,对儿子说道:
“小蜗牛的妈妈外出找吃的了,等她回来时,发现孩子都不在了,得多伤心呀。”
简单的话语,击中了小巴图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的眼圈红了。
宋丹丹让儿子体会到生命是可贵的,不可践踏,一定要珍惜。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正是由于年幼,他们能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更坦然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
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死亡也决定了他如何面对生命,正确的生死教育,能够让孩子对生命有界限,从而完善孩子的人格发展。

03
缺乏死亡教育的后果
远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父母们不愿跟孩子谈论死亡,有的是害怕孩子一时接受不了残酷的真相,有的则是认为小孩没必要懂那么多,长大就自然明白了。
但实际上,父母忽视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后果往往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因为这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其一是孩子把生死当作儿戏,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那些长大后漠视生命、具有强烈暴力倾向的孩子,很可能从小就缺乏正确的死亡教育。

许多血淋淋的例子,难道还不能让那些认为死亡教育无用的父母们警醒吗?缺乏死亡教育,还容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对死亡极度恐惧和抗拒。
日本作家山口茜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她回忆起5岁时奶奶去世的经历,一直都无法释怀。奶奶临终前,她被匆忙带到病床边。但没有一个人告诉她这是你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了。因为每个大人都敷衍地告诉她奶奶很快康复。直到几个月后,妈妈才不得不告诉她真相。
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愤怒和绝望,一种比悲伤更复杂、更无处释放的情绪占据了内心,对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父母们以为隐瞒死亡的真相是对孩子的保护,避免让他们接触如此沉重的概念,从而给幼小的心灵带来负面影响。
其实,“死亡”跟“新生”一样,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一味地刻意欺瞒,会让孩子对它的认知产生偏差,反而不利于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呵护和关爱,每一个孩子也需要我们用心讲述死亡的含义。
04
何为“死亡教育”
日常生活中,春节和重大节日不能说“死”字,买房不买带“4”的楼层,老人家去菜市场买菜,都不会买到数量“4”…
“死亡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这个观念已经深入大部分人的内心,好像我们不提起它,它就永远不会发生。


就连2017年大热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都险些不能过审,因为这样的亡灵题材是不能引进的。但是在过审时看哭了所有广电审查人员,所以破例让通过了…
看过电影的人都感慨,这是我们看过的最好的死亡教育
大部分中国孩子参加葬礼的时候,是躲在大人的身后,若提关于死亡的事就是被呵斥的情景。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谈论太多,那种小心谨慎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
我们回避,别人则大大方方做成动画。我们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吗?那是我们根本没找到正确的方式吧。
这么深刻的道理,一部动画用欢乐的节奏,轻轻松松就讲给孩子听了。而且很多孩子都听懂了,看哭了,明白了。

“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我们是时候转换观念了。因为逃避的态度并不会让孩子感到好受,反而有可能导致悲剧性后果。
因为好奇而尝试死亡的滋味,或者因为疏导不畅而留下心理阴影,或者因为太轻视死亡而在遭遇挫折时选择自杀,都是死亡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节目「爸爸去哪儿」里,夏克立对女儿夏天的死亡教育堪称范本。

图片来源:爸爸去哪儿

他跟女儿说狗狗年纪大了,活得并不开心。在女儿问狗狗去了哪里的时候,坦然地告诉她:狗狗去世了,有一天爸爸也会离开。
在女儿无法接受时告诉她,人到了年纪都会去天堂,那里很漂亮,人们会回到最开心的年纪。夏天听了之后很安慰,变得没那么难过了,也就慢慢地接受了狗狗去世的事实。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讲述死亡,适当地给他们安全感,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学会正视死亡、尊重生命、快乐生活。
在国外,死亡教育从幼儿园起开始普遍实施。有些学校不仅作为一门单独课程来上,还渗透到生物课、科学课、社会课等各个学科。
学校还和一些养老院、临终关怀机构合作,老师会带着孩子去这些机构,为临终者送上祝福,在开展死亡教育的同时也是情感教育的培养。

有研究显示,在资讯尤其发达的今天,孩子从3、4岁就会接触到死亡的概念。没有天生就懂得尊重生命的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认知死亡和生命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如果遇到植物、宠物、亲人朋友的死亡,家长没有必要对孩子隐瞒,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安慰,让他们感到安全。
用分离来表述死亡,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学习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很难,但开放的、诚实地讨论死亡,会远比让孩子独自去理解这件事情要好。

05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引导,孩子是会主动观察的,对生死才能有一定的概念,父母可以通过以下3点加以引导:
第一:父母应保持积极态度,正向引导
父母只有自己对生命和死亡有正面的认识,才能引导孩子。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感觉,很多时候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如果父母不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总是回避,孩子不仅对生死没有界限感,增加困惑和恐惧,甚至会无意识的做出漠视生命行为。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认为:

在2到7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

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他们害怕的是分离,害怕被抛弃。


所以在孩子幼年阶段,我们跟孩子谈死亡时,首先就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黄磊曾在节目中被女儿多多问及死亡是什么,他的回答充满了智慧:
他告诉女儿每一颗星星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每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我们都会变成一颗星星,一家变成一颗,相爱的人会在天空重逢,永不分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他很好地解释了死亡的概念,又能给年幼的孩子巨大的安全感,消除孩子的焦虑,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对世界的理解逐渐加深,探知真相的求知欲强烈,我们应该利用生活中合适的场景主动向孩子做科普,需要用更加贴近稍大年龄孩子认知水平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死亡。

第二:利用大自然或绘本等让孩子感知生死规律

父母还可以通过读绘本等方式科学普及生死知识,给孩子讲死亡、生命发展规律很好的工具。让孩子知道每个生命都会死,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小动物、花草树木...


一次台湾作家刘墉带儿子去看枫叶。漫山遍野的红枫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场面蔚为壮观。诉儿子:这世上没有永不凋零的树叶,每个人也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死亡是一场告别,虽然避免不了伤感,却依然可以像枫叶一般美丽。

就这样,他用春风化雨般的讲述给孩子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

他的儿子后来在作文中写道:“自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对死亡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因为爸爸的话让我感受到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正是由于年幼,他们能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

大树的落叶、死去的昆虫,能让孩子体会到生死的过程。


第三:接纳孩子恐惧的情绪,给予足够安全感


当孩子对死亡表现出恐惧时,我们要正面这种恐惧,这是死亡教育的前提。
并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永远爱着他。
只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
让孩子逐渐体验离别等难过的情绪,坦然和孩子分享自己悲伤的心情,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不是闭口不谈死亡,不是一味夸大死亡,而是我知道终点在哪里,也珍惜路上遇到的风景。

当你的孩子和你聊起死亡时,你可以把这段话讲给他听: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
哪怕再也见不到,但引力仍在。
纵使再不能相见,爱过的人仍是我们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们宇宙之网永恒的组成。

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明白:
死亡是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谁都逃离不了。
尽管它留下的会有伤心难过,但是生命的逝去不代表爱的分离,那些温暖的记忆将是陪伴你好好生活下去的动力。

哲学家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我们正视死亡这个话题,是为了让孩子对生命有所敬畏,我们谈论「死」,是为了让孩子重视「生」。对孩子来说,死亡教育其实是一场最好的生命意义教育。

往期回顾

01
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02
重视孩子的语文和英语学习
03
孩子学编程,有哪些好处?
04
游戏、学习和快乐一一谈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的方式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狂飙》陈书婷把儿子养废后,才知道“贬低教育”和“捧场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有多大人民币大涨超6000点,告诉我们重要信息用电影,给孩子来场“生命教育”|教育光影杨紫琼奥斯卡摘金:她用真实经历告诉我们“6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狂飙》大嫂把儿子养废后,我才知道“贬低教育”和“捧场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有多大美国自驾游——坏地国家公园(Badlands NP)南达科塔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上帝,也不允许手下搞小动作《叫魂》:一桩错案能告诉我们什么?|姚大力“农二代”接班,新希望、圣农、通威等案例背后,凸显出中国农业的一个大趋势“气味相投”是真的!原来鼻子会告诉我们谁能成为朋友《狂飙》陈书婷把儿子养废后,我才知道“贬低教育”和“捧场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有多大撒切尔夫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合同印章造假的案例分析(附印章风险汇总)楚默:从图腾到文字——书法形式的历史发生三题朋友圈看起来太有钱!帅气小哥遭绑匪虐打6天“强行拔牙齿” 囚禁现场惊见血淋淋钳子孕妇死后还能生孩子??这些“棺材产子”的案例,让网友看呆了…[日签] 国人身上最缺乏的两种精神最强AI告诉我们保险应该怎么买今天气温11度用 5 年血淋淋的 Java 经验,排出了 100 颗雷... | 极客时间土耳其地震的可怕景象告诉我们什么快递、月嫂和保洁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体力劳动能够减轻焦虑中国广场:一个来自于中国贸易商在肯尼亚遭受争议的案例开年好课|为什么强烈建议所有人看这堂“以小胜大”的案例课?俄罗斯为何难以征服?这场近代战役就是血淋淋的教训金庸告诉我们的:临时工的价值发钱了!美国会推行新法,美国孩子最高$4.6万美元可领取存入账户,直至18岁!旨在缩小出生贫富差距?回鄉書之三我们所缺失的死亡教育,通过这三本书来补上央行宣布降准,告诉我们重要信息这个王教授是哪位老画家再发一个我们奥兰多短租度假屋租赁的案例。努力读书的本质意义到底是什么?《穷富翁大作战》这部纪实片真实的案例,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胡鑫宇事件告诉我们,逆风局训练是多么重要为什么子弹不能对着天空射击?看看这个血淋淋的教训,就明白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