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社会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瓷娃娃”“渐冻人”“蝴蝶宝贝”“月亮孩子”……这些名字背后,对应的是一个个罕见病。

2023年2月28日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2018年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颁布后,对罕见病群体的各项支持政策加速出台,近年来,有关罕见病的诊疗、保障、药品研发、产业发展等话题,也广受关注。

“这些年,罕见病越来越多受到重视。”当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诊断与基因筛查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能及早被干预和发现,也有越来越多企业投入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精准诊断中。

“整体上看,2022年是罕见病领域惊喜不断涌现的一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不断纳入罕见病用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罕见病药品研发,罕见病保障在地方医保层面也获得了积极突破。”长期专注于罕见病领域的病痛挑战基金会信息研究总监郭晋川表示。

根据2月25日公开发布的《2023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共有199种罕见病药品在全球上市,涉及87种罕见病;其中,103种药品在中国上市,涉及47种罕见病;73种药品纳入医保,涉及31种罕见病。

社会各界认为,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怀,不仅包括治疗、康复、护理,还有社会融入支持、疾病知识倡导、心理关怀等。

七成在国内上市罕见病药物

纳入国家医保


郭晋川透露,一方面,我国罕见病药品上市数量相对全球仍有一定差距,约40种罕见病的患者面临“境外有药、境内无药”;另一方面,在中国上市的罕见病药超七成纳入医保,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不断纳入罕见病用药,至今已初见成效。

郭晋川认为,整体上看,2022年是罕见病领域惊喜不断涌现的一年。

首先,罕见病药品研发与上市的支持性政策密集出台。《报告》统计,2018年至今共有17项政策涉及罕见病药物,其中2022年这一年就多达8项。

其次,本土药企对罕见病药品研发的兴趣出现爆发性增长。《报告》指出,2018-2022年,国内27种罕见病药品(除新增适应症)上市,其中仅有4种上市药物为国内企业引进或仿制;而到2023年2月,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国内有81种罕见病药物(尚不包括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处于临床试验及上市申请阶段,其中46种药物为本土自主研发。

“药品的研发与支付保障密切相关,过去两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每次纳入的罕见病药品均为7种,且大多为跨国药企产品,”郭晋川表示,“随着本土药企的日益重视与自主研发水平的提升,今后罕见病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或许不再是重大新闻。”

再次,罕见病保障在地方医保层面也有积极突破。过去十余年,地方省市对罕见病群体的保障政策陆续出台,例如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专项基金”模式,以山东、成都为代表的“大病保险”模式等,补充了基本医保覆盖度的不足。

2023年1月,江苏省首次将罕见病保障体系写入省级医保法规。突破了过去地方单一部门出台专项措施的通行做法,迈出可贵一步。

诊断技术提高与多学科诊疗模式

正助力罕见病早发现早干预


目前要做到早期正确诊断罕见病,对全世界而言还是个难题。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教授告诉记者,因为对于某一罕见病,病例数实属稀少,临床医师常缺少诊断和治疗经验,加上某些医院缺少罕见病治疗所需的仪器、设备,导致病情延误,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约80%的罕见病属于遗传病。欧洲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近25%的罕见病患者在发病5-30年后才得以确诊。我国202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罕见病患者平均诊断时间为4.81年。”曾凡一说。

曾凡一说,近20年来,发展成熟的DNA二代测序技术和染色体基因芯片技术,对罕见病诊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因检测已经广泛地用于儿童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国家在罕见病名录中公布的121种罕见病,基本上都可防可治。

在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地,有越来越多医疗机构探索多学科诊疗,助力罕见病早诊早治。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最新成立了“复旦中山罕见病诊疗中心”, 整合院内各个优势学科、精准医学中心、大数据及信息智能化研究平台等,集临床诊疗、基础研究、新药及新技术研发、AI智能化赋能数据库管理等于一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也设立了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罕见病专病门诊,翻译国外罕见专病家庭护理指南,编写罕见病科普书籍,参与支持罕见病患友组织建设。

技术在提高,服务也在不断完善。28日,上海新华医院-病痛挑战基金会罕见病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新华医院医务部主任盛旭俊表示,未来,该院联合病痛挑战基金会将为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直接援助、疾病管理知识、家庭支持等服务,增进医患沟通,向来院治疗的贫困罕见病患者提供医疗援助。   

配套性保障政策仍然需要完善


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怀,不仅包括治疗、康复、护理,还有社会融入支持、疾病知识倡导、心理关怀。

作为罕见病人家属、渐冻症患者的妻子,曹女士坦言,城市无障碍设施对行动不便的罕见病患者很重要,“一些病人抗拒出门,不单单是心态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环境、路人眼光,甚至上厕所这一件小事,也会让人束手无策。”

曹女士说,当前在国家医保政策下,一些渐冻症医药费并不贵,但护理人工和设备仪器花费很大。专业护工稀缺、流动性强,呼吸机、专用病床、轮椅等家用医疗设施的流通、租赁市场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上海德达医院是全国马凡病友大会的举办地。该院心血管外科医生刘巍时常接触马凡综合征患者——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被纳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如果父母中一方患有这个疾病,子女遗传的概率就是50%,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这类疾病如果不经过手术治疗,约一半病人会在30多岁时,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

刘巍告诉记者,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心理也值得被社会关注,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容易受到偏见与歧视,会出现脊柱侧弯、骨骼畸形等不同的外在症状,影响器官,影响生活质量。

刘巍期盼着,有一天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治“马凡综合征”,同时通过基因干预治疗手段,消除下一代的疾病基因消除。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罕见病诊断治疗中,临床诊断水平也有待提高,“当前,比罕见病更罕见的,是能治疗罕见病的医生。”

此外,罕见病群体的非药品需求也值得被关注。2023年2月28日当日,上海新华医院和病痛挑战基金会联合发布的《2023罕见病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及性报告》指出,在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有32种罕见病患者需要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中18种罕见病患者需终生、足量使用,但只有1种(苯丙酮尿症)患者可享受一定比例报销;其他病种的特食涉及产品注册等问题,尚未能在国内上市,国内厂家生产准入机制不明确,患者家庭只能从非正式渠道获取特食,更谈不上通过医保报销。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国家医保局:逐步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再见2022,记录生活以前帮结扎,现在帮生娃!​辅助生殖将纳入医保获批上市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纳入医保!两种新冠药纳入医保!辉瑞Paxlovid没谈成,原因公布国家医保局:两种新冠治疗药品成功纳入医保目录5万年一遇彗星将造访地球;两种新冠治疗药纳入医保目录丨科技早新闻“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否纳入医保?国家医保局回应为了全国2000万罕见病患者!京东健康启动罕见病“两千万关爱计划”内蒙古:1月1日起纳入医保永别了,2022年刚刚明确!这些药,全部纳入医保!感受幸福京东健康启动罕见病“两千万关爱计划” 上线“罕见病就诊地图”Paxlovid因报价高未能纳入医保/iPhone 15 Pro独占功能曝光/罗永浩回应投资人炮轰辉瑞Paxlovid未被纳入医保,国家公布原因!俄乌冲突、高通胀...2023年世界将有哪些变化?这些值得关注→国家医保局:获批上市国产新冠药已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抵达普通人的生活:罕见病药物入保一年来两个家庭的真实改变伦艺之外,还有哪些含金量高、难度稍低的平面名校?辅助生殖技术将逐步纳入医保范围新增7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如何确保“最后一公里”更可及?ICLR 2023有哪些值得关注的GNN相关论文?这些药,全部纳入医保!国产新冠药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上海:将新冠治疗相关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国家医保局: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刚刚宣布!辉瑞Paxlovid未成功入选,这两种新冠药纳入医保!官方回应辉瑞新冠药因“报价高”未纳入医保“洗米华”多项罪名成立被判18年;阿兹夫定片以11.58元纳入医保;法拉第未来FF宣布与黄冈市合作丨邦早报国家医保局:获批上市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纳入医保看电视连续剧《信仰》火必裁员20%;低于马斯克承诺,推特被裁员工仅有1个月赔偿金;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名画欣赏:从“拾穗”到“罂粟花”揭秘丨香港未来大变天?2023年这些值得关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