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一手捧红了“奶茶妹妹”,如今也被抛弃了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
“西祠胡同被1元拍卖。”
这个成立于1998年的网络社区,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听都没听过。
但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70、80后来说:
“西祠胡同”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
作为当年全国排名第二的论坛网站,西祠胡同有多火?
有一句顺口溜足以证明:
“北猫扑南天涯,西祠胡同榕树下”,再加上小视当年最喜欢用的百度贴吧……
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最火的社区、论坛、聊天室……亿万网友们的聚集地。
它们的兴衰,也书写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而它们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多令人唏嘘。
造梗神器
说到造梗,就不得不提猫扑网。
这个成立于1997年10月的社区,英语名字是Mop。
最早是网友交流游戏心得用的。
用一些老用户的话说:
“这是一个不论你有多么奇怪、多么刁钻的游戏问题,都能找到答案的地方”。
后来随着用户慢慢越来越多,猫扑渐渐变成了一个“大杂烩”般的综合性社区。
巅峰时期拥有注册人数1.3亿。
要知道,那时候的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
除了内容多样,猫扑网还是货真价实的“造梗神器”。
有些梗甚至到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比如在看搞笑视频时,你肯定常能刷到这么一个弹幕:2333,代表大笑的意思。
这个梗最早就是来自于猫扑网的一个表情代码:第233号表情。
这是一个大笑捶地的表情。
后来,很多网友想表示大笑,又觉得找这个表情太麻烦,就干脆用233代替了。
后来就演变成了一个梗,后面的3带的越多,就说明越好笑。
还有一个经历过非主流时期的人才懂的梗: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个梗最早引用自G联赛的“不要迷恋哥的传说”;
后来因为猫扑大杂烩上的一个热帖《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被发扬光大。
帖子用第一人称夸赞自己,然后配上了几个非主流表情包。
后来这句话就成了网络中各大论坛的流行语。
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以至于后来还有人专门为这个梗写了同名歌曲和小说。
除此之外,什么“楼主太监了”“灌水”“催更”“yy”“BT”“ 很黄很暴力”……这些颇具年代感的网络用语,也都出自猫扑。
如今所谓的Z时代饭圈黑话缩写,其实都是当年玩剩下的了。
初代网红与推手
互联网崛起之后,最显著的一个现象,就是素人更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且有了以此成名,或者家喻户晓的可能。
2009年,一个名叫“笔袋男”的网友,在猫扑网上发了一个求爱帖:
《哥愿散尽全部家当求此女》,并求网友人肉。
求爱帖里是一个女孩的照片,她身穿白衬衫,手里拿着奶茶,对着镜头甜甜一笑。
因为长相非常甜美,她被网友称为“奶茶妹妹”。
这个帖子迅速爆火,发出不到2天的时间,奶茶妹妹的所有资料就都被晒到了网上。
她也因此成了初代网红,日后更是做了京东的老板娘。
不过后来,有人扒出当初发帖的“笔袋男”真实身份就是搞营销传媒的。
不得不说,在当时炒作还不那么流行的年代,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
和奶茶妹妹同时期家喻户晓的素人网红,还有一个。
就是被动“火”起来的犀利哥。
犀利哥的爆火,则始于另一大论坛——天涯社区。
天涯社区,成立于1999年。
虽然比猫扑晚两年成立,但火爆程度丝毫不输,同样以1.3亿注册用户剑指猫扑。
2010年,天涯上出现了这样一篇帖子:
《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
照片中,一个乞丐模样的男人,因为穿衣风格和深邃眼神,给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网友因此给他取名为“犀利哥”。
“犀利哥”迅速火遍全网,也让他的身世曝光:
他只是一个有着精神问题,离家出走的流浪汉。
后来,在多方努力下,犀利哥的弟弟和母亲,找到他,并将他接回了家。
而就在这时,一些商家也开始嗅到商机:
有人请他去走秀;有人借用他的梗做营销……
只不过,短暂的狂欢过后,没人再关心他的生活了。
犀利哥又去流浪了。
而除了奶茶妹妹犀利哥之外,像“芙蓉姐姐”、“天仙妹妹”这些初代网红;
以及如今终有成就的“叫兽易小星”、“筷子兄弟”……成名之路也始于这些社区。
只不过那个年代,炒作还没那么明目张胆;
那个年代,“人肉”刚刚兴起,也不是全然的负面词汇。
只不过,网络的进步,加速和放大了这些东西。
如今,“人肉搜索”早已因侵犯隐私而遭到抵制;
如今,人人也有机会成为网红。
互联网文字的土壤
和上面的大众论坛社区相比,“榕树下”的名气在网民中要小一些;
但在作家眼里,这里却曾是他们中很多人前进的灯塔。
它创办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文学类网站。
成立的宗旨是帮爱好文学的人梦想成真,也确实做到了。
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蔡骏、慕容雪村、安妮宝贝、郭敬明、韩寒、今何在、饶雪漫……日后红极一时的作家都在这里开始走向成名。
相比榕树下浓重的文学氛围,天涯论坛里则聚集了另一群日后成为畅销作家的人。
尤其是“莲蓬鬼话”这个板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恐怖悬疑小说作家。
比如《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最初就是在这里连载自己作品的。
后来,一个喜欢《鬼吹灯》的青年,因不满足作者的写作速度,干脆自己在百度的《鬼吹灯》吧里开了一个帖子,写下了自己创作的盗墓题材作品。
这便是后来家喻户晓的《盗墓笔记》,那个青年就是南派三叔。
那正是互联网文字爆发的时代。
相比天马行空的虚构小说,非虚构写作也有自己的土壤,那便是——西祠胡同。
当时,西祠胡同里有一个板块,叫“记者的家”。
和名字一样,这是一个有很多记者聚集的地方,更是一度被网友称为“报社采编人员的黄埔军校”。
大家在这里谈新闻、说观点、讲形势……大量非虚构佳作在这里诞生。
曾经有一篇引起舆论狂潮的文章《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不仅改变了当时的一些规则,更是成为日后新闻写作的经典模板。
甚至一些报纸,诸如《东方早报》《青年报》《新周报》……都是聚集在这里的记者们,通过和网友们共同的努力,一起创办起来的。
那时候,不管是严肃文学、纪实文学、还是天马行空的盗墓小说……
都能找到自己生存的地方。
即便发布在那些平台上的文字,没有精美的排版,看起来就像是在发朋友圈一样简陋。
这些简陋,从来没有妨碍到灵感的迸发。
web2.0时代的眼泪
越回忆过去,就越是唏嘘。
如今,那些曾经的顶流社区,正在逐渐远去,走向衰亡。
就像“西祠胡同”被1元拍卖一样;
曾经的文学灯塔“榕树下”,早已从竞争激烈的网文平台中退出,年轻一代的人再也没听说过它的名字。
包罗万象的“天涯”论坛,也被新三板摘牌,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再。
作为造梗鼻祖的“猫扑”社区,更是关闭了最核心的发帖功能,再也不会造出新梗了……
唯一记得这一切的,是曾经历过那个时代,在其中挥洒过自己青春的人。
诚然,互联网浪潮一浪接一浪地袭来,前浪注定会倒在沙滩上。
但经历过的人,还是会怀念。
怀念那个时候,不管是大众还是小众的东西,都能找到自己的土壤与同好,大家乐此不疲地讨论。
而如今,即便互联网飞速发展,却没有了当年上网的那种感受。
似乎一切都淹没在了名为“流量”的浪潮中。
追热点有流量就去追热点;
对立有流量就去制造对立。
没人再想心平气和地探讨,平平淡淡地分享。
小众多元文化,越来越难被人们看到。
人们似乎生活在互联网发展后制造出来的“信息茧房”里,动弹不得。
互联网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每天接触的信息却越来越趋同了。
这大概也是很多人怀念那些老社区的原因。
只不过,就像过去的终将会过去一样。
这些曾经的社区论坛回忆正在逐渐消失;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们也渐渐老去了……
8 / Jun / 2022
策划:视觉志
编辑:小 乔
微博:视觉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