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OpenAI开放ChatGPT模型API,开发者可将其集成到自己的产品中|环球科学要闻

OpenAI开放ChatGPT模型API,开发者可将其集成到自己的产品中|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人工智能 ·
OpenAI开放ChatGPT模型API,开发者可将其集成到自己的产品中

图为OpenAI推特截图


今日,OpenAI宣布,开放了ChatGPT和Whisper模型的API,用户可将其集成在应用程序等产品中(不仅限于创建由AI驱动的聊天界面)。OpenAI表示,自去年12月份以来,OpenAI已将ChatGPT的成本降低了90%,现在希望通过API的方式将节省的资金赋予用户。据报道,其价格为每1000token 0.002美元,“这比我们现有的GPT-3.5模型便宜90%”,部分原因是“一系列系统范围内的优化”。


· 生理学 ·
心跳也能影响情绪?


我们已经知道,情绪状态会影响身体功能,例如焦虑和恐惧会令心跳加快。但这一关系反过来是否还成立——心率升高能否引发焦虑或恐惧反应——一直没有答案。近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研究显示,心率升高与小鼠焦虑样行为增加相关,身体信号也可能影响情感行为。

此类研究的难点之一在于,研究人员很难既精确控制心率,又不会引发副作用或引入干扰因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的光学起搏器,它利用光信号靶向控制心肌细胞,可以将小鼠的心率提高到每分钟900次(小鼠的基准心率为每分钟660次)。研究团队发现,光学诱导的心率升高增强了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恐惧,但这种现象仅出现在有潜在风险的环境中。进一步研究显示,大脑中负责接收和处理身体信号的后岛叶皮层(posterior insular cortex)可能与这一过程有关,抑制该区域也能减少由心率升高诱发的焦虑样行为。研究者同样表示,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心率升高对大脑和情感行为的长期影响,并探索这些发现的潜在转化和治疗应用。


· 天文学 ·

《自然》连发5篇论文,报告DART任务成果


去年9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任务,成功实现对距离地球1100万千米外的孪大星系统(Didymos system)中孪小星(Dimorphos)的精准撞击。此次撞击使重约43亿千克的孪小星喷射出至少100万千克的岩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昨日,《自然》(Nature)发表的五项研究描述了撞击过程的更多细节以及后续对小行星的影响。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团队通过光变曲线和雷达观测两种相互独立的方法,确定了孪小星轨道周期变化为-33±1分钟,高于理论预期轨道周期变化表明,撞击导致的喷射物为小行星提供的动量超出了DART航天器携带的动量。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的团队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撞击喷射物受双星系统以及恒星辐射压力支配的复杂演化过程,为理解受自然撞击的小行星的基本机制提供了框架。另两项研究(12)从动力学机制详细分析了DART航天器与孪大星系统的动量转移过程。卡尔萨根研究中心(CSC)的团队则重点报告了撞击前后孪小星的光学观测结果,他们发现喷射物在撞击发生时变红,而孪小星在撞击后由红色变为蓝色。



· 化学 ·
首次在实验中捕捉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隧穿效应


量子隧穿效应允许微观粒子以波动的形式突破能量壁垒,从而与其他粒子发生反应。图片来源:Universität Innsbruck/Harald Ritsch

量子隧穿效应允许能量小于势垒高度的粒子穿过势垒,但这种现象在化学反应中非常罕见,因此很难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这种量子效应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不过,有一种相对简单的系统——类氢离子系统(Hydrogenic systems)或许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新的解决思路。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有科学家已经准确计算了氢分子与氘负离子之间发生质子转移反应——该反应会利用量子隧穿效应来促使反应进行——的速率。但这尚未通过实验证实。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Nature)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在实验中以较高的精度测得了这种反应的速率。

研究人员利用离子阱捕获并冷却氘负离子,然后向其中引入氢气分子。研究人员会使反应持续不同的时间(约15分钟),并从离子阱中测量产生的氢离子数量来确定反应速率。并且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非常吻合——每千亿次碰撞会发生一次量子隧穿。这项研究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量子隧穿效应奠定了基础,未来可以用于开发更简单的化学反应理论模型。



· 生态学 ·
全球变暖迫使北极鹅迅速开辟新迁徙路线

图片来源:原论文

一直以来,人们担心全球变暖对在北极繁殖的动物尤其危险。不过,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的一项研究发现,面对气候压力,北极的粉脚雁种群迅速调整了传统路线,并在1000千米外找到了新的繁殖地点。

大约20年前,研究者注意到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粉脚雁种群中,一些成员会在瑞典和芬兰迁徙。利用GPS标签,研究者发现其中许多个体向东北迁徙到了俄罗斯北部的新地岛,并且找到了新的繁殖地点,这个地点距离斯瓦尔巴群岛繁殖地以东约1000千米外。同时,研究者发现,这条新的迁徙路线正在其他成员、甚至其他鸟类物种中传播,正有越来越多的鸟类个体采用新的迁徙路线。研究者表示,得益于该地区变暖,粉脚雁才得以在新地岛生活,这一发现表明了动物群体中社会学习发挥的重要作用。



· 神经科学 ·
减缓神经元退行性变性的新方法


运动神经元病(MND)和额颞叶痴呆(FTD)都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且目前难以治愈。研究已经发现,C9ORF72基因突变产生的异常RNA序列被大量转运是MND和FTD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其中,致病RNA序列的大量转运是由转运因子SRSF1的黏性增加导致的。基于此,一项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发现了防止MND和FTD患者神经细胞死亡、减缓神经元退行性变性的新方法。

研究者发现一种小分子多肽粘附于转运因子SRSF1,从而有效阻断毒性RNA序列的转运过程。研究者给果蝇喂食含有该种多肽的食物,发现毒性蛋白无法转运至细胞核,从而控制了神经退行性变性。研究者表示,这一治疗方法可通过鼻腔喷雾等方式给药,相比传统的侵入性给药方式更安全。

封面图来源:Unsplash

撰文:不周、韩佳桐、蒋泽华

编辑:不周、二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自然》揭秘古埃及防腐秘术;大量饮用含糖饮料或会影响脱发|环球科学要闻第三位确认治愈的HIV感染者出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现“奇迹”|环球科学要闻史上最亮伽马暴成果出炉,中国科学家做出关键贡献;每周1~2天走8000步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环球科学要闻美国工程院院士新增名单公布,2位中国学者当选外籍院士|环球科学要闻黑洞也会闪烁!观察了约5000个黑洞后,科学家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环球科学要闻《自然》:张锋团队开发全新的蛋白质递送系统,或将革新多种疗法;诺基亚将在今年把4G网络带到月球|环球科学要闻马斯克着手开发TruthGPT来最大限度寻找真相,以对抗ChatGPT|环球科学要闻研究发现ChatGPT能影响人类的道德判断;科技部拟颁科技伦理审查办法:涉及人类胚胎、个人信息需审查|环球科学要闻GPT-4来了!直接升级ChatGPT,准确性大大提高,可识别图像信息 | 环球科学要闻新冠药物莫诺拉韦或会促进病毒突变,部分科学家呼吁停止其使用|环球科学要闻禁食时间越久,身体抗感染能力越差,而且一次禁食就会有影响|环球科学要闻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深的鱼,生活在约8336米的深海,承受的压力超过80兆帕|环球科学要闻男男生子不是梦?科学家首次使两只雄性小鼠产生后代|环球科学要闻科学家发现“快速醒酒针”,已通过小鼠实验;科技部重组后不再管理具体科研项目|环球科学要闻SpaceX星舰完成发动机点火测试,具有迄今最大的引擎推力和有效载荷|环球科学要闻无处可逃!99.8%的陆地空气污染超标,仅0.001%人口生活在健康空气中|环球科学要闻进入人体后,HIV会迅速建立病毒库;一天排尿量是体重的300倍,它有省力技巧|环球科学要闻植物也会“犯困”,科学家找到了2.5亿年前的证据|环球科学要闻2023,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多图)马斯克脑机接口人体试验被拒,FDA称其存在安全风险;每天多走500步,老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14%|环球科学要闻新年,收25万美元大礼包科学家找到了宇宙暗能量的起源:黑洞;新型男用避孕药|环球科学要闻地球内核十余年前开始反转;日本将在今年春季或夏季排放核废水|环球科学要闻5万年等一回!新发现肉眼可见彗星即将接近地球;FDA批准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环球科学要闻清华团队发现广谱纳米抗体,可高效中和XBB和BF.7等变异株|环球科学要闻驿空港散见,二二往二三用阳光为细胞“充电”,竟能延长寿命30%|环球科学要闻研究文革必先读邓《我的自述》将来不用打针了?科学家找到了吃药替代注射的方法|环球科学要闻数学水平能遗传吗?能,甚至还有“代数基因”和“几何基因”|环球科学要闻2200年前,中国已有了抽水马桶;马尔堡出血热在赤道几内亚暴发,致死率可高达88%|环球科学要闻肥胖导致的神经退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相似;新冠变异株CH.1.1在60多个国家检出,但对中国威胁很小|环球科学要闻《科学》禁止在学术论文中使用ChatGPT文本,《自然》:可以用,但要说明|环球科学要闻“9核大脑”的章鱼,走路时脑袋里是怎么想的?科学家终于测出来了|环球科学要闻飞行看世界(1):ATL <-> SAN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