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爸爸是个猪队友 | 人间

爸爸是个猪队友 | 人间

文化


“犹太人有个说法,就是宁愿孩子在家里跌倒一万次,也不希望他们离开家后跌倒一回。”


配图 |《三体》剧照


前    言

当我从一个“不听话的熊孩子”成长为一位“想让熊孩子听话的父亲”时,我不得不思考一些关于教育、关于成长的问题。

与改革开放同龄的我,经历过传统的中式教育,也受过7年西方教育的洗礼,其后成为过不少学霸们的老板,也因自己错判形势、没跟上时代而跌入过谷底。好在,无论何时我都能爬起来再战,绝不认输。

而回望我这40多年的经历,我最庆幸的是自己曾是个“不听话”的熊孩子,也跪谢搞科研的父亲当年苦心为我营造的“逆风时刻”,因为它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让我把“逆风生长”变成了肌肉记忆。

接下来,在又一个全新时代来临之时,怎样去引导家里那个自带“熊基因”的小家伙,我必须比我父亲做得更好,更不会让我的伤疤成为她未来的痛。

把我们三代人的真实故事写出来,不矫情、不做作、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更不会光鲜亮丽,它们只是实实在在的就发生在你我身边,诉说着一种另类的教育理念。


逆风生长丨连载



据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还是贴心小棉袄。

我上辈子应该没有情人,所以我家那件“小棉袄”,不仅漏风,还以坑爹为奋斗目标。

当然,这也不怪人家,都是我自找的,而且乐在其中。

于是,女儿在作文里写下了:别人家的爸爸是榜样、是模范,而我家那位,纯粹一个猪队友。




女儿的出生是意外,她能存活下来,更是生命的奇迹。

2006年,28岁的我还在国外读大四,女友是我同学,比我小4岁。

我向来是个不着调的人,在国内读了3年大学就因为做生意和闹事被勒令退学,到了国外,折腾几年才重新坐进大学课堂。浪子回头,我也算收敛了很多,但机缘巧合,从大二开始,我不仅有了份在以色列安保公司的工作,还和当地土著同学一起经营了间私人安保公司。即使这些业务都跟我的专业挂钩,连毕业论文也能直接用工作中的案例,但我还是忙得焦头烂额。女友当时正准备考研,更是忙得脚跟打后脑勺。

命运这混蛋玩意,总喜欢跟我开玩笑。那天当女友忽然上吐下泻时,还让我大为光火——肯定是又背着我偷吃死螃蟹了——我喜欢钓鱼,但又耐不住等待的寂寞,经常扔下鱼钩摸螃蟹。当地生态环境实在太好,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女友不喜欢吃鱼,但嗜好螃蟹,还非说那长得跟癞蛤蟆似的螃蟹叫“帝王蟹”,吃不完还舍不得扔,瞒着我藏冰箱里冻几天还要继续吃。

因为工作原因,我接受过系统的急救培训,处理日常疾病也可以算个“蒙古大夫”。对于女友身上这种典型的“食物中毒”的症状,我自信地指挥她猛灌止泻药,但效果不佳,她反倒吐得更厉害了。

没办法,我俩只能去看医生。那个土著老太太一阵检查后,告诉我一个惊悚的消息:我女友怀孕了!

初为人父的喜悦,让我兴奋地捧着老太太的脸亲了一口,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担忧——算算日子,女友的大姨妈已经太久没来串门,我们这代人的生理卫生知识基本来自岛国爱情动作片,里面似乎也没有提过怀孕的情节,所以我俩压根不知道这就是怀孕的征兆。前段时间,我俩不仅继续没羞没臊地瞎折腾,关键现在还把这个不请自来的小家伙当成“蛔虫”给一顿收拾,而螃蟹更是纯天然的“堕胎药”,尤其它还可能过期变质,药效更猛——这得有多大仇,我俩才能对自家孩子下此狠手啊?

天主教国家不允许堕胎,我俩也更不可能放弃这个小生命。好在随后的一系列产检都很正常,但鉴于曾经的“恶行”,我俩始终在为小家伙的健康而提心吊胆。


女友的预产期是2007年1月中旬,但偏偏2006年的圣诞节后她就又惹事了。那时当地所有的商店都在疯狂打折,边上课边养胎的她也搁家待不住了,今天跟我说“做梦梦着了个包”,明天又说“给孩子准备的用品不够”,有事没事再跟我闹点事。为了安抚孕妇的情绪,我只能满足她的要求,驱车3个多小时带她到首都那家她最钟爱的奢侈品店一阵血拼。

在店里逛了没一会儿,她忽然像犯错的孩子似的、偷偷地拉着我的衣角说:“我的腿好像肿了……”我掀起她的裤脚一看,我的天,这哪是“好像”,分明肿得跟大象腿差不多了——这是医生再三叮嘱需要格外注意的危险状况。

我顾不得超速和罚单,紧急往医院的方向飙车。意料之中,我们被警车截停,然后由警察一路拉着警笛护送到救护车跟前。在救护车上,医生给女友注射了催产针,到达医院后,直接将她推进产房。

小家伙对我意见挺大,在她妈肚子里赖了3天也不肯接见我。医生又始终拒绝剖宫产,说什么没到必要的时候,否则他们也不需要我提醒。更气人的是,小家伙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后,我还没跟她热乎一会儿,医生就推门进来,跟我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堆专业单词,我听不太利索,她妈又被护士强制看押着在洗澡,只能任由医生把小家伙抱走。

女友高中就是在国外念的,英语自然比我强太多,洗完澡出来发现孩子不见了,赶紧追出去,一打听才知道,医生说的那个词叫“黄疸”。跟医生一阵掰扯后,医生似乎也意识到我俩都是黄种人,但检验科明显不知道,他也拿不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就此作罢——就老外那效率,就算跟检验科沟通明白了,女儿的7天观察期也该“刑满释放”了。

观察室的落地玻璃窗外,我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家伙在那个金鱼缸大小的保温箱里,撅着屁股各种干嚎,刚出生就被关禁闭。这小家伙遇上这对二货爹妈,也真难为她了。




一个小生命的不请自来,让初为父母的我们既兴奋又担忧。

女友怀孕时,就说我太不着调,她肚子里又是个女儿,肯定得像爹。为了防止那小魔头“随根儿”,她已经将自己武装到了牙齿——除了指挥我去书店把所有育儿类书籍统统搬回家,平时在家就天天追类似《Super Nanny》(超级育儿师)这类专治熊孩子的节目。

当地社会对新生儿及父母都特别重视。自从发现女友怀孕那天起,我们就被强制要求每周四下午去地区医院接受“准父母”培训。

在老外眼里,孩子不全是父母的,还是社会的,如果父母不称职的话,人家有权把孩子抱走。所以,全社会都有责任保证每个初为父母的家长得到足够多的培训,因此,只要“准父母”手持医院开具的证明,所有雇主必须无条件放行,而且还不能克扣工资。

给“准父母”做培训的都是儿科、外科、心理、营养、育儿等各类专家。培训内容不仅涵盖从孕期到孩子出生后的各类操作与注意事项,还有孩子18岁前的各种突发问题的应对方式。至于中国人更关注的孩子的衣食住行,在老外那里反倒都不算事,基本上就一带而过——反正怎么带,孩子都会长大。

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外的孩子当猪养”,其中有些理念确实和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的看法完全相反:比如,孩子断奶后,没必要过分关注孩子的饮食,只要注意少盐少油就行,基本上父母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毕竟,谁也不会没事就让自家孩子喝两口吧?再比如,无论什么季节,孩子穿的衣服都要比大人少一件,因为孩子的体温本就比成人高,给人家穿太多捂出汗,不生病才怪。甚至老外还说“非必要不要抱孩子”,因为抱孩子时一定会束缚他的双腿,而他的双手却自由活动,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协调性。所以老外带孩子上街,全部都是婴儿车,至少也得配个背带。

多了不说,就以上这3条,要是让我妈或者女友她妈来了,那就处处是雷区,再加上我俩那种在国外待傻了的耿直性子,那家里不就鸡飞狗跳了?所以,我们决定不让双方老妈过来看孩子,虽然无论我妈还是她妈都迫不及待地想来带孙儿。

理论上,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应当至少35周,而这种“准父母”培训要求父母双方各自至少参加15次。这么设置,也是方便单亲妈妈参加“双份”的,因为这种培训绝大部分是父母分开上的——在老外眼里,父母的职责应当是分离的,即使是单亲妈妈也该明白有些影响是母亲无法带给孩子的。

老外认为每个孩子18岁离家前,就应当具备竞争意识以及与其相匹配的竞争能力。这个理念不难理解,优胜劣汰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法则,动物用杀戮来保证族群优良基因,比如群居的狮子,每次狮王更迭之后,战败雄狮的子女必须被淘汰,因为新任狮王的基因显然更加强大。

人类不能杀戮,但到社会上去还是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优胜劣汰的竞争。而母亲的天性决定了妈妈们对孩子施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往往营造出一番岁月静好、没有危险和挫败的环境——这恰恰不利于孩子培养竞争意识,更遑论锻炼他的竞争能力。所以,保证孩子的生存只是父亲的基本职责,而用雄性的天性树立孩子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竞争能力,这才是父亲存在的真正意义。

讲狮子故事的生物学家还问我们:“你们认为这个世界公平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至少我还得假装认为公平。

但他的答案是:“这个世界根本不公平,即使绝大多数人都能长大成人,那是因为他们都有妈妈。但他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未必源自家庭的贫富,而是决定于他们有个什么样的父亲,不幸的是,太多的父亲只是把自己当成了母亲们的替补。其实,当精子邂逅卵子那天起,就决定了这世界根本不公平!”

当时我的世界观都坍塌了,因为我想起了那句每个孩子最经典的话:“爸,我妈呢?”




咱也不知道小孩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到底记不记事,但明显的,我家那小家伙“记仇”。

要说她妈是她的“食堂”,她还不敢造次,对于我,人家就没那么客气了,毕竟,总得有个出气筒吧?

其实小丫头自从出生后,还算挺乖,妈妈在身旁时,她基本上吃饱了就睡。但只要她妈去上课了,一个200多斤的大老爷们和一个不到10斤的小屁孩相处时的状态,就成了传说中蒙古人“熬鹰”的造型,大眼瞪小眼地不眠不休。

都说孩子哭累了就能睡,但我家那混蛋玩意,我把自己哄睡着了她都不带闭眼睛的,随后便用响亮的啼哭声向我示威。我算看出来了,她是专等她妈回来了再补觉。

更气人的是,每次给她换尿片,她除了跟我奋力对抗外,还总会想方设法地在我手上甚至脸上留下点有味道的液体,然后自己像个没牙老太太似的,乐开了花。每当这时,她妈就会对我拳脚相加:“让你上课不好好听讲,人家吃饱了打不出嗝,能睡觉就怪了……”


除了我是个大龄青年之外,我们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是同一所大学的在读学生。在这帮家伙眼中,这个刚出生的小丫头简直成了绝佳“宠物”,刚好我和女友都很忙,所以总有操着不同语言的朋友抢着来帮我们带孩子。其中有些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的女孩们,在带孩子方面个个都是行家,轻车熟路地比我媳妇还溜——我一打听,原来人家小时候都是这样带自家弟妹的。

就这样,我家小丫头在“八国联军”的照顾下,吃着不同口味的食物,玩着不同地区的幼儿游戏,听着不同口音的睡前故事,慢慢地长大了。神奇的是,她自从半岁断了奶后,就喂什么吃什么,不在意是哪国菜,又到底是什么风味。而且她不怕生,看到谁都会对人家笑,当然,除了我。


在女儿2岁前,正值我和同学创办的公司的创业瓶颈期,而我的正经工作又需要经常出国,真正留给我陪孩子的时间也确实不多。不过这也正合她妈的心意,反正我在家,她和她那几个闺蜜还都嫌我带孩子毛手毛脚,而那小家伙更是看到我就恨不得把房子给哭塌了,连我晚上想上床睡觉都不允许,害得我每次回家都只能睡客厅沙发。

她妈安慰我:“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她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坏人……”

我只能咬牙切齿对熟睡中的小丫头说:“小兔崽子,先让你嘚瑟几天,等你长大能听懂人话再说……”

在对女儿的启蒙教育方面,她妈绝对是“正面强攻”的主力,跟天底下众多任劳任怨的妈妈一样,除了从发现怀孕时就开始把自己武装成“育儿专家”,更把“防火防盗防老公祸害孩子”,视为有关女儿人身安全的重大事项。

其实我的工作就是跟安全相关的,在确保女儿的人身安全方面,我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也当然不会真的去“祸害”自家孩子。但我笨手笨脚的,的确也经常给小家伙添堵。

不过,自从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以及蹒跚着开始学习走路后,我偶然间发现了一个真理——没事给她添点堵,反倒让她学东西更快。


有天刚好有一位以色列女同事来我家做客。看小家伙像小鸭子一般摇摇晃晃地学习走路时,同事就故意往她脚底下扔点玩具,小家伙随即一个倒栽葱大头朝下栽倒在垫子上,自己撅着屁股干嚎了两嗓子,发现没人搭理她,又爬起来接着走,后面就开始学习观察脚下的情况、更留意“黑手”的位置了……

当时我和媳妇都看傻了——如果我妈在旁边,老太太能直接手刃这位“祸害”她孙女的恶人,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大人高兴都来不及,还能给她挖坑?

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让我俩开了眼。同事说:“犹太人有个说法,就是宁愿孩子在家里跌倒一万次,也不希望他们离开家后跌倒一回。”事实证明,那位女同事的理念太先进了——如果小家伙在家里各种保护的条件下走得太溜了,到了大门外的钢筋混凝土世界里,又怎么可能知道与那种事物死磕的痛楚呢?

孩子她妈始终舍不得下手,而当我学着同事的做法在家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当然也不能一直使坏,得找合适又绝对确保安全的时机),小家伙再出门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很少会把自己摔得皮开肉绽,即使偶尔被大孩子绊倒或者撞倒,她也知道该如何就地打滚避免受到严重伤害,因为她的平衡能力乃至于自我保护意识,已经成为肌肉记忆了。

从那时起,我和小丫头的“仇人关系”就已经确定了,没事给她添点堵,更成为我人生一大乐事。

而对于小家伙来说,我给她添堵的那些行为,不都是游戏吗?哪个孩子不喜欢游戏呢?因此,在与我斗智斗勇的游戏中,小家伙和我的关系反倒是亲密了很多。

可女人是矛盾的,尤其在关爱自家孩子方面。我家那位更是,即使她理论上也能理解我的做法,也在为女儿时不时能成功避坑而兴奋,然而,母爱的天性还是让她经常对我拳脚相加,但这影响不了我继续给女儿“添堵”的决心。




我真正能天天回家与小家伙斗智斗勇时,她已经快3岁了,她妈的研究生都念完了。

眼见我没那么忙了,我媳妇便找了个在500强银行的工作。她在国外读书多年,也确实不应该天天在家带孩子。即使对我有一百个不放心,但念在女儿白天基本都去相对安全的幼儿园,她也算安心。

我家那小家伙出生后,除了中文和英语,意大利语、法语甚至包括粤语她都没少听,尽管上了幼儿园包括在家门口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已经全部换为英语,但当她话都说不明白往外蹦词的时候,我还是得首先弄明白,她说的是哪国语言,还不得不随时提防她拍脑瓜子自创一门语言。

最闹心的是汉语拼音跟英文字母的区别,这俩玩意几乎一模一样的书写方式,却有着不同的读法和组合,对于英文没说利索、汉语拼音更忘干净的我和女友来说,每次要教那个牙牙学语的小家伙学点什么,那简直就是一场能力与耐性的历练。

慵懒如我,当然不会像她妈那样尽职尽责,但懒人自然有懒人的套路。

当还裹着尿片的小丫头抱着一本带拼音的中文漫画书来问我:“爸爸,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啊?”

我装作一脸懵圈的样子:“哎呀,这个字太难,爸爸也不认识啊……”

小丫头也犯了愁:“妈妈还不在家,那该怎么办呢?”

我等的就是这句话,随即翻出一本《新华字典》扔给她:“要不,咱俩一起找找,看谁先把这个字找出来?”

连字母都认不全的小家伙当然不会使用《新华字典》,但她更在意的是能跟老爸比赛。于是,在我那错误百出的指引下,小家伙兴致盎然地学着我示范的方法,在字典里苦苦寻找——在她眼里,那不是查字典,而是“寻宝游戏”——至少她得找得比爸爸快。

真的不要小看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即使她根本没有系统地学过汉语拼音,但仅从那“图形”般的拼音字母上,她就能很快找到那个字在字典里的位置,然后尝试着去读注释中那些她已经认识的汉字,更开始纠正我错误的发音。

战胜老爸的喜悦,让她迷上了“跟老爸比认字多”的游戏。那以后,每当她妈抱着故事书给她讲睡前故事时,她已经不再只躺在床上闭眼睛听了,而是认真看着、记着她妈读出的每一个字直到睡着,醒来后便兴高采烈地来找我:“爸,咱俩比谁认字多啊……”

当然,我不可能总输给她,该教的还得教给她,该给的压迫感一点不能少,否则她哪有继续玩下去的动力啊?

明白了“老爸认字也不多”,又有她妈问啥都会,更有字典在随时随地地帮忙,小家伙已经迷上了看书。尤其当我开始跟她比赛“讲中文故事”的时候,她已经不屑于再去看那些带图画、带拼音的画册,而是直接开始攻读全文字的童话故事“给自己充电”了。从那以后,每当小家伙一本正经地坐在我身边给我讲故事的时候,讲着讲着自己就困得睡着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有一天,我一个没留神,比小家伙睡得还快,随即被她妈大嘴巴子呼醒:“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懒爹,人家爸爸都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就你能反过来搞,让她哄你睡觉?她才3岁,我说你要脸不……”

女儿在认字方面的突飞猛进,她妈知道原因自然也高兴,但实在看不过我这样欺负孩子,更无法容忍我居然被小丫头给哄睡着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早就习以为常,女人有女人擅长的,男人也有男人的思维,所以这世界上才有男女之别。

尽管我给孩子“添堵”方法实在有些不太地道,更会被太多正统的教育专家所诟病,但刚上幼儿园的小家伙就已经变成了个小书虫。在她4岁回国后没有了英文的烦恼时,简直成精了——在上小学之前,已经读完了包括金庸全集和《康熙大帝》等一屋子书,更开始用各种古诗变着法子来损我。

记得她在国内读四五年级左右的时候,已经在学校里学了几年英语,我便又送给了她一套缺了一本的中文版《哈利波特》。阅读神速的小丫头以每天一本的速度开进着,当她兴致盎然地找寻最后一本看大结局时,自然不可能找到,便急如星火地来找我:“爸,你是不是又使坏了?我书呢?怎么少了一本?”

我自己抱了一套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在她面前晃:“想看结局,自己上里面找吧,中文版是删减过的,英文版写得更棒……”

小家伙已经长大了,早就明白了我的套路,也知道我有的是办法阻止她得到最后一本。出于对故事结局的期待,她只能抢过我手中的英文版,自己回屋对着《英文词典》开始龟速苦读了。

事实上,小家伙是从第一页开始读那套英文版的。那时她小时候学的英语基本忘干净了,但她已经读过中文版,知道大致的情节和对话内容,更在学校里学了一定的英文基础,所以阅读起来并不太吃力。而且这个过程中,她英语进步神速,让英语老师刮目相看。

其实她不可能读懂英文小说,更不可能记住里面所有的单词,但课本里学的那些都是基础的词汇和语法,而她已经在小说里真正见识到了那些基础词汇和语法的各种变换方式,再回头去听老师讲的基础知识,那不简直就是跨界碾压了?

孩子这个生物真挺有意思,如果她认为你在“教”她什么,那么在她心目中,你就会变成跟老师一样高高在上的生物,表面上的服从,根本影响不到他们内心的抗拒。而我跟她妈和那些老师都不一样,我是跟她站在一条战线上对付她妈和那些老师的“好朋友”,还是总在“游戏”中给她添堵的“猪队友”,对于“好朋友”的“建议”和“挑战”,她又怎么可能不接受呢?




当然,我和她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我不敢邀功。毕竟她妈所擅长的“正面管教”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做法纯粹属于助攻,为她妈、为老师助攻,更为深挖女儿自身潜力而助攻。

我自己小时候是个熊孩子,没上过幼儿园更没学过“艺术”,所以在女儿“艺术”方面的正统培养,还得交给她妈。她妈14岁就出国了,在被我骗到手之前,一直住在当地土著家里,那老太太都认她当干女儿了,无论英文还是对于西方文化的解读,我跟人家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在忽悠孩子方面,她才是真正的“科班出身”,但因为她回国后比我忙太多,即使不太认同我的“野路子”,也实在没时间干扰我,直到看到我在女儿学艺术的路上各种瞎打胡闹后,她终于忍无可忍地出手了。

相对于我简单粗暴的助攻,人家忽悠孩子的方式,就比我“文雅”多了。贪玩是小孩的天性,而类似于“练钢琴”“弹古筝”“压腿”等家庭作业,是每个孩子都头疼更抗拒的事情,我家那小丫头也一样,会伶牙俐齿地跟我“讲道理、谈条件”。但每次她妈出马,小丫头立即乖乖就范,因为她对付女儿的套路,在我看来简直是“惨不忍睹”。

比如,当小丫头因贪玩而错过了练琴时间时,她只提醒一次,然后就不再提醒,自顾自地坐在钢琴前自己弹着玩,直到小丫头听到琴声想起来该练琴了,她就会合上钢琴盖,说:“因为你今天表现不好,妈妈惩罚你不练钢琴了……”

当时我就震惊了:这老娘们也太有才了,居然能黑白颠倒到如此地步,练钢琴啥时候成为“奖励”了?

小丫头哪懂这些啊,但她知道“惩罚”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自然就开始央求妈妈了:“妈妈我错了,我现在练琴行吗?”

她妈也不松口:“练琴时间已经过了,今天你就继续玩吧。明天你要是表现好,妈妈就奖励你多练一会儿……”

小丫头悻悻地回屋了,她妈自己都憋不住笑了:“小样的,幼儿园老师搁胳膊上盖朵小红花,都能让你夹着尾巴好好表现一天,老娘还收拾不了你?”

好吧,我承认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也懂了——练琴是奖励,去幼儿园是奖励,上舞蹈课是奖励,反正孩子不爱干的事,统统都是“奖励”。可怜的小破孩为了“奖励”,再也没有因为类似的事跟我俩闹过别扭。

我问孩子她妈:“你这么黑白颠倒地忽悠孩子,不怕她长大了恨你啊?”

她倒也不含糊:“我怎么黑白颠倒了?练琴、上幼儿园、上艺术课,那本来不就是对孩子的奖励吗?你要是想去,我还不给你这种奖励呢。”

事实证明,在小丫头真正弄明白她妈忽悠她那些套路之前,她早就养成了应该有的习惯,更学会了合理分配“学”与“玩”的时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自律”吗?




女儿在国外生活到4岁,对于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自然不陌生,回国后,每逢圣诞节,我们也会把家给装饰得充满圣诞气息,也买来各种礼物装在“大袜子”里放到她床头。

关于“圣诞老公公”的童话她看了太多,对那个“坐着鹿车来给她送礼物”的圣诞老人,更是憧憬得恨不得平安夜一晚上不睡觉等着看看他的真面目。

每逢这时,我就会帮她出主意:“你得先上床假装睡觉,要不圣诞老公公看你不睡觉,就不敢进来了。你得等他进来了,才能看到他的真面目啊,对不对?”

小破孩歪着脑袋想想我说的也有道理,便乖乖地上床闭眼“假装睡觉”,结果没2分钟,就“假装”不下去了——因为她真睡着了,而且一觉到天亮。

我们坚持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孩子的童心,更多的这也是让孩子听话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套路。

比如,除了生活必需品,我们不允许女儿主动要东西,更不允许她拿陌生人的任何东西,但小孩总会有些心中想要的,一味地阻止肯定不是办法。于是,她妈便按照老外忽悠孩子那套,让小丫头给圣诞老人写信,半中半英外加各种拼音字母地向他汇报一下自己“乖不乖”,同时也列出了自己想要的礼物清单。

什么礼物并不重要,但关于这封信,里面的套路就太深了——给“在天上什么都能看到、也什么都知道”的圣诞老公公写信,小丫头自然不敢瞎编,必须坦白那些“不乖”的事,然后再表表决心怎样“变乖”……

小丫头在信中想要的礼物,我们当然尽可能地满足。真正让我献出膝盖的是,她妈还能冒充圣诞老人给孩子回信,信中除了必要的表扬和鼓励外,她还能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统统以圣诞老人的口吻给加进去。

这招“栽赃嫁祸”实在太牛了!回国后,有双方老人撑腰,尤其她那“有孙女没儿子”的奶奶可真不惯我毛病,小丫头未必能听我俩的话,但圣诞节那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想要的礼物都已经被“圣诞老公公大半夜钻烟囱给送来了”,面对“达成了自己心愿还无所不知”的圣诞老人,她又怎敢不听人家的话?

于是,“听妈妈的话”已经在无形中变成了“听圣诞老人的话”。

这还不算完,若是平时她妈想起什么“执行难度系数太大”的要求,都能以“圣诞老公公给妈妈打电话了”的理由,继续转达。而且,每当小丫头耍脾气的时候,她妈就会“提醒她”:“圣诞老公公看着你不乖呢,他要是生气了,今年圣诞节就不能来给你送你想要的礼物了……”

小丫头立即老实了:“妈妈我乖,你别告诉圣诞老公公呗……”

我终于明白了,难怪老外一代又一代地编织着“圣诞老人”的童话来忽悠自家孩子,也难怪他们都在圣诞节给孩子买礼物,而且明明自己买的还非要说是“圣诞老人送的”,这根本就是一个套路,就是用那可怜的白胡子老头来“背黑锅”的。

最重要的是,这“背锅侠”的话,小家伙们可是真听啊——当然,很多人批评我是在“骗”孩子,但他们不能否认这个套路很实用,而且我还得说,无论在道德还是法律的层面上,既然圣诞老公公的传说是童话,那混进童话故事里的那封信,不也是童话中的一部分吗?谁又会去追究它是否涉嫌“诈骗”呢?


孩子总会长大,总有识破这个“美丽的谎言”的那一天。我家那小丫头也几次察觉过破绽,比如,她会忽然问我:“圣诞老公公不是钻烟囱给我送礼物吗?咱家也没烟囱,他是怎么进来的?”

我只能信口开编:“咱家不有油烟机吗,油烟机管道就是烟囱……”

她还问过她妈:“圣诞老公公不是外国人吗,他应该讲英文啊?他怎么用中文给我回信?”

她妈的智商绝对在线:“这就叫入乡随俗,他一个外国人来中国要不学点中文,不得走丢了啊……”

事实上,在女儿上小学之前,无论我还是她妈,都很少正面给她提要求,比如“你应该……” 即使实在避免不了,除了以“猪队友”的方式出损招,剩下的统统扔给“背锅侠”,谁让那白胡子老头说话比我俩好使呢?

小丫头大约二三年级的时候,虽然还坚持给“圣诞老公公”写信,但除了写下礼物清单,就不再做“自我检讨”了。

我察觉到异常,赶紧问媳妇:“不好,这小丫头应该知道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了,她在跟咱玩套路要礼物呢。”

媳妇答:“没事,不怕,该给的礼物必须给,反正她该养成的好习惯都已经养成了……”

没过几天,小丫头坏笑着递给我一张纸条:“老爸,圣诞老公公给我打电话了,他说你给我准备的礼物不够,还得再加几样……”

“小破孩,你哪来的手机,还给你打电话?又忽悠你爸玩呢是不?”

小丫得意:“你都忽悠我那么多年了,还不允许我忽悠你几回?”

我心里忽然有种失落感,曾经的小屁孩还是长大了,而且,从此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友“背锅侠”。


随着女儿年级的升高,我再想忽悠她,已经很有难度了,甚至得随时防备着她“坑爹”。

自从她明白我在文学方面真的就是白痴,别说唐诗宋词一窍不通,连《三字经》也顶多就会6个字,反过来就用各种古文文绉绉地损我了。更气人的是,每一次写有关爸爸的作文,她都会乘机损我几句,比如:“妈妈是安全的港湾,我爸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其实她说的也没毛病,我确实就是“安全隐患”——只要她在家里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存活下来,那在她上大学离家之后,独自面对人生中真正的安全隐患时,那不就轻车熟路了吗?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但要我说,小丫头有了她爸这个猪队友不断给她挖坑添堵,她的将来,哪还有神一样的对手?


编辑 | 唐糖    运营 | 雅坤    实习 | 张皓雪

点击联系人间编辑

 温馨提示 


根据公众号推送新规,请星标关注人间,
获得最新故事更新和完整阅读体验。

不 贰 爷 们

不贰,是一门学问




  • 本文头图选自电视剧《三体》(2023),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特此声明。


  • 本文系网易文创人间工作室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2000元的稿酬。
  •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文章由 网易文创丨人间工作室 出品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人间小程序 | 人间 x 参半 

人间剧场 | 人间刑侦笔记 | 人间FM

白夜剧场 · 人间众生相 | 悬疑故事精选集

深蓝的故事 | 我的浏阳兄弟 | 人间01:20岁的乡愁 

布衣之怒 | 银行风云 | 味蕾深处是故乡 | 人间有味漫画

木星之伴 | 八零年代老警旧事 | 在海洛因祭坛上 | 记忆偏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教育孩子总有“猪队友”拆台,意见不合时这样办!Why do some Chinese people live longer than many Americans?队友恶补防晒知识后,给全家买齐了防晒装备,竟然没翻车!爸爸是怎么带娃刷分级的?这份牛娃进阶攻略请收好对手变队友,当当网入驻京东美国档案---唐宝璜英今年经济料严重衰退 势成G7猪队友“相亲男问我爸是不是做贼的!”淦,求求你做个人吧!“妈妈真是个无用的中年妇女,她又不上班,竟然还指使爸爸晾衣服...”:短视频里孩子的对话,令多少人寒心足球与职场:33岁C罗前队友“大圣”贝尔退役VS28岁字节员工手握过亿期权彪悍“退休”!打败俄罗斯后,下一步要征服中国,泽连斯基的美梦刚成型,就先败给了猪队友豪横!儿子篮球班倒闭,家长豪掷1000万:买了!“希望儿子能和熟悉的队友打球”蔡天凤头颅遭锅煮竟是这个原因 与前夫陷“恐怖平衡” 女嫌老爸是悍匪 与明星相熟冰岛瓦特纳冰川(Vatna Glacier),终年不化男生进女寝被抓大喊"我爸是干部"?校方回应“妈妈真是个无用的中年妇女,她又不上班,竟然还指使爸爸晾衣服…”我该拿你怎么办,我的邋遢不干家务的队友!猪队友是有价值的:让我学会了向下包容1600万知青队友请注意:新出一则消息,与你有关Java 之父偏爱函数式编程,称自己的代码风格被队友批评开公车撞死2名孩子的凶手:邻居说他是好爸爸,同事说他是个好人儿子篮球班濒临倒闭,家长自掏1000万买下:希望儿子继续和熟悉的队友打球我和大鹿来整活儿了,快看看谁家队友能挣到这500元?智力,知力,科学和科学素质:论某些科学工作者的虚弱Lucky降吉运 中国搜救犬发现倖存者 土方队友:我为中国救援队鼓掌巨星乔丹之子与老队友前妻谈恋爱!相差16岁爱情超狗血,网友吐槽“他是你看着长大的孩子啊!”在法国,千万别说我爸是警察……Java 之父偏爱函数式编程,反而被队友讨厌:编码风格简直像疯子!希望的歌Java之父偏爱函数式编程,称自己的代码风格被队友批评来自孩子的轻视 : 妈妈是个无用的中年妇女,不上班,只会浪费爸爸的钱...壕无人性!梅西定制35部纯金iPhone送队友!黑幕重重!13年前说“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出狱后靠刷墙为生,李刚失踪…男生在女寝被抓大闹喊“我爸是干部”,学校:他爸不是有没有可能,东野圭吾不是个人,而是个写作小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