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儿子都娶了富婆?全嘻嘻婆婆的育儿方式,彻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小儿媳全嘻嘻,北大本科、港中文硕士,知名传媒副总裁、5家公司的法人、股东、高管。大儿媳F姐,白手起家创业,21岁买车,24岁杭州买房,某品牌创始人,现在团队几十人,粉丝百万量级。如果说,只有一个儿子娶了优秀女性,是碰巧了。但两个儿媳都是成功女性,而且不约而同地表示老公提高了自己的心理能量,那就说明这并不是巧合,家族情商确实是种传家宝。全嘻嘻选择在公共空间中暴露私人生活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从她事无巨细的分享中,能感受到她的婚姻生活自由度,高过中国99.9%的妻子。生完孩子5天就去上班,没有休产假,没有母乳喂养,把孩子全权交给老公和孩子奶奶。夫妻俩聊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老公让她回忆一下一年中和孩子相处的时长。她说自己一年只带了十几个小时娃的时候,神色很坦然。我算了一下,一年8760个小时中,她带孩子的时间只有0.17%。她描述下班的生活,先去工作室练跳舞,还有个跳舞的小号,用视频记录自己的爱好。回到家她把包一扔,直接坐到电脑前,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做,至今水电费都不会交,有人负责了家里大大小小的杂事,她老公也认同“丈夫做家务能直接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就这几点,有几个中国老公能做到,几个婆婆不心生怨怼?就说我表姐吧,收入和老公平起平坐,但生完孩子婆婆就明示她生育是女人分内之事,不要总是支使她儿子,影响儿子的事业。虽然家务老公会分摊一些,体力活会出手,但做饭采买教育孩子的主力还是她——工作家庭两不误,这才是中国大部分女性的真实日常吧。说完小儿媳全嘻嘻的幸福生活,再看看大儿媳F姐的日常。F姐对丈夫的评价也非常相似,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悉心照料,情商极高,还频繁提到幸福感一词。工作上遇到瓶颈心情烦躁的时候,丈夫会立刻停下手头工作,带她去散步放松,自己学钢琴的时候,老公愿意花时间陪着她,听她磕磕巴巴的琴技,一边鼓励她,一边给她端茶倒水。比如开车走错路。桑姐和闺蜜都吐槽过老公这点,老婆们开车的时候,一旦错过出口老公就特别激动开始鸡叫。但F姐的老公心理空间就大了很多,对外界的容错率比常人高出了不少。F姐本来也是坚定的丁克一族,老公从来不把婆家催生的焦虑传递给她,而是多年都像一道防火墙一样,尊重妻子的想法,压力自己承受。
结婚好几年后,女方主动改变主意生了孩子,是因为男方用行动让妻子感受到了负责和细心,有信心他能做一个好爸爸。最后干戈化为玉帛,两边都没得罪,换个人来处理这个终极矛盾,不一定有能力把零和博弈玩成共赢。F姐对配偶给生活带来的价值,非常清醒。她自己有野心会赚钱,不一定就要找个同样野心勃勃的,“我来保证家的上限,他来保证家的底线”。就好比我有个番茄,再找个有鸡蛋的,一起就能美滋滋吃上番茄炒蛋,但是有番茄了还非要执迷找个也有番茄的,番茄炒番茄你自己听听好吃吗?婚姻中两个人能实现价值交换,关系才会长治久安。一个敏感不自信的女性,在配偶足够舒展的心理空间里,会被安抚。童年的遗憾,能在新的家庭中得到修正和弥补,这点,她和全嘻嘻都分别谈到过。
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农村母亲,徒手养出两个自信、自洽、有松弛感的儿子,并且间接促进了两位事业型女性的心理健康,全嘻嘻的婆婆究竟做对了什么?虽然她只有初中文化,但桑姐能从她身上看到学习能力强、有分寸感、积极开放、容错率高等特质。她在来北京之前,种过田,当过保姆,40岁跑去学了驾照,当上了出租车女司机。
当她因为带孩子来到大城市北京之后,从前局限她的天地不见了,每天都可以学到无穷的新东西,她说:“我就喜欢这里,再也不想回去了。”一个农村妇女从零开始学画画,几个月就画得有模有样,在她身上是能看到一些天赋点的。
儿子拉着媳妇学围棋,媳妇不感兴趣,但一旁围观的婆婆却上了瘾,等儿子加班回来,还要拉着他下一把,还越挫越勇。
碰见外国人也不怂,直接上去用唯一会说的那句英语搭讪。
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些是什么感受,桑姐如实说,我是惭愧。桑姐5岁被父母送去学跳舞,学国画,上奥数,在练功房嗷嗷哭,数学还越补越差,估计他们也鸡得很绝望。如果这位婆婆从小拥有这些“教育资源”,以她的天赋和学习能力,一定会比我学得更好,在另一个资源重新分配的平行空间里,她未必就是保姆和农民,她没准也会上北大,成为女总裁。有个读者跟我说,看了全嘻嘻的故事后,对“鸡娃”一事产生了幻灭感。大家总喜欢追随顺义妈妈、500强高管、虎妈鹰爸的鸡娃心得,没想到有一天,一个来自底层女性,会让我们开始反思。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开放心态和学习的能力,我们如何奢望孩子能无中生有?如果孩子的长处就不在考试上,通往幸福的人生只有卷死对方这一条路吗?太多的案例都说明如果家长不能给孩子建立一个稳定的精神内核,那么构建其上的教育、成功、名校、各种才艺,都只是沙砾做成的塔,潮水一来就全部垮掉。再说说情商遗传这事,怪不得大媳妇会夸老公说话艺术水平很高,原来这是有家学渊源的。当时全嘻嘻突然抛出一个死亡问题,问老公妈妈知不知道她儿子谈过几个女朋友。普通人面对这种封闭性的问题,会下意识地回答不知道或者尬笑。但是这位婆婆眼一闭,一秒就把天坑绕了过去:“我不想知道那么多,你不在意就行了。”1.你们夫妻之间的事我们老一辈要有边界感。2.我尊重你的感受,希望你宽心。而两位儿媳夸赞她两个儿子的情绪价值,我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影子。全嘻嘻说,有天她加班回来,在外工作不顺,心情特别糟糕。但是看到桌上婆婆给她留的四菜一汤,还放了一张手绘的她的画像。桑姐当时就惊叹,绝了好吗!老公做这种事,老婆都会发个朋友圈纪念,这种浪漫竟然是婆婆干的啊!
全嘻嘻平时不做饭,有一天婆婆去医院,她破天荒做了早餐,婆婆回来后猛夸她:“嘻嘻太棒了,给嘻嘻点赞!”直白热烈的表扬,在亲爹妈的口中都很少听见,更何况是对一个从小在挑剔中长大的人,谁不愿意沉溺在情感自由流动的家庭氛围之中呢?全嘻嘻会对婚姻上头,我多少能get到她的点,表面上是女权之争,根源还是长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憾,太注重输赢成败,忽略了对自尊、自信、自洽的重视。一旦她遇到没有在框架中成长的“异类”,就会不自觉地对他“爱自己”的能力产生羡慕和向往。那些外人看起来不可理喻的事,背后都有深刻的心理成因。桑姐看了一些婆婆的聊天,很多三观的确陈旧,在现代女性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人的观念,会受限于她成长的环境和经历,没法强求每个农村妇女都是叛逆的刘小样。但,女性主义要鄙视和厌弃她们吗?用“婚驴”、“田园女权”、“女利”等标签把女性分成108个流派,然后躲进高塔里说:“看,我才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者。”我倒是觉得,像婆婆这样拥有开放学习心态的人,反而是潜在的女性主义者。她能接受女主外男主内,也能接受媳妇不喂奶,去性别化去母职化……虽然口头上还是老一套,但她在践行的事,倒是挺先锋的。上次评论区有人对男性的情绪价值和家庭贡献看不上,觉得他们“没能力”。这种看法桑姐不太认同,“失败者才退守家庭”还是社会达尔文的变种,还是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还是慕强恐弱的封建糟粕。南希·史密斯的诗歌《只要有一个女人》中写道:“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为什么说平权的同时,男性也会得到解放呢?因为他们也受制于这套评价系统,除了成功和金钱,别无退路。全嘻嘻的婆婆虽然不懂什么叫女性主义,但是她让两个男人摆脱了雄竞的唯一标准,让两个女人获得了价值感和幸福感,无意识地造福了4个人,甚至两代人。不夸张地说,在父权社会,这个家庭样本具有稀缺性和启发性。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不恐弱,不慕强的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担心被歧视,女人是这样,男人也是这样。本文系授权发布,By 桑桑姐,笔尖锋利,内心柔软,在正确与有趣之间,选择后者。个人公众号:腰线(yaoxian6)。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