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打开电脑,因为耳机的蓝牙连接出了一点问题,又赶着上线,正在心急如焚地调试之中。
耳机里突然传来一个没有感情的、断断续续、充满电流的声音。那一瞬间,我毛骨悚然,大脑被各种恐怖的、超现实的联想所占据。几秒钟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电脑出于某种原因,正在播放《未知动物》的片头。《未知动物》是青年导演温仕培的新作,讲述一个修车工遇到外星人的故事。如果你看过《热带往事》的话,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对这位风格大胆生猛的青年导演记忆犹新。而他的最新短片《未知动物》,脑洞之大更甚于前作。片头的这句台词仿佛具有某种打破第四堵墙的魔力,也在向观众预示着,接下来你所要看到的一切,都将是无法被定义,更无法去归类的。它会给你带来一场似真似幻的、沉浸式的超现实体验——正如我刚才所感知到的那样。易烊千玺扮演一名修车工,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比起人更喜欢和车打交道。邱天则以神秘顾客的形象现身于他所在的修车厂,一言一行都令人难以捉摸,直到后来,修车工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是一个外星人。和前作《热带往事》一样,《未知动物》首先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高度风格化的作者美学。这种风格化并不只是所谓的炫技,而是一种为人物、为剧情服务的、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形式。正如在《热带往事》中,令观众记忆犹新的一个镜头,是导演在拍摄一场回忆戏时,为了呈现出记忆那种朦胧和暧昧感,刻意选择了一个古董的镜头,且在镜头上又套上一层丝袜。在《未知动物》里,很有趣的一点是,导演大量借用了“车”作为道具,来设计自己的镜头语言。强烈的远光灯,营造出黑夜里一种波光粼粼、迷梦般的质感。另一个汽车缓缓驶入修车厂的镜头,光线拖曳在车窗和车顶,显得如此栩栩如生,让你会觉得,这个镜头是有着呼吸感的。一个未知的、活着的生命,缓缓进入了修车厂。很多时候,导演是代入了一辆车的视角,用车的“眼睛”,去审视这个世界。镜头语言本身就成为一种隐喻:未知的“动物”岂止外星人和人类呢?或许汽车也是一种生物,静静地蛰伏、观察着人类世界。这种实验性首先体现在镜头语言的无序。影片在视听和剪辑的处理上相当大胆,摄影机的运动很多时候是自由无序的,导演以此来改变了现代摄影设备的高像素和锐利的质感。但这种粗粝的、带着瑕疵的美感,正是其标准性的作者风格。同样,你也会觉得这样的镜头语言是很年轻化的,是一种独属于当代人的表达。它符合年轻人的心境。在镜头的高速运动中,你会感受到人物心绪的躁动不安,这是青春,是荷尔蒙的不安和悸动。而年轻本身就是一种打破常规。是大胆去实验、去突破摄影机的既定规则,创造一种更为当代、更为先锋的影像语言。在《未知动物》里,车作为链接人与外星人的“载体”,承载了非常丰富的隐喻。修车工有一句经典台词,“你看一个人的车,就能大概知道这个人是谁。”这探讨了当代人与车的关系:车不再是一种代步工具,反而变成一种私密的个人空间,或是一种独特的、自我的表达。修车工的确通过修外星人的车,发现了对方的秘密;但也是为了让他永远保守秘密,外星人将他变成了一辆车,因为车是不可能“泄密”的——由此故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回环。不仅审视了人与车的关系,也是在审视人和自身的关系。另一方面,邱天扮演的外星人是极为完美的,就像会出现在“汽车广告”里的那种人。光鲜,没有瑕疵,且不真实。她的存在充斥着对一种完美生活的想象。而修车工生活在另一个与车有关的空间。这里拥挤,逼仄,满是汗水和机油味,以及不可告人的阴暗秘密。这里有很多瑕疵,修理的过程就是修正瑕疵的过程,却很真实。这就是人类,“人类的历史是与错误抗争的过程。”修车工的工作也是对人类生活的隐喻。看似这部短片是一部天马行空的科幻故事,它探讨的是人、车与外星人的关系,但其实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人。《未知动物》的文本是开放性的,相信看到最后,关于这个问题,你会有自己的思考。这也正是“未知”的意义。它「启发」了更多的可能性。这部天马行空的短片,正是BMW与坏猴子影业携手的BMW AHEAD 影像计划的一部分。时值宝马107岁生日,BMW AHEAD 影像计划推出了三部先锋电影短片,分别由坏猴子影业的三位青年导演执导。除了温仕培导演的《未知动物》外,还有张善格导演的《巴拉布的愿望》和夏鹏导演的《猴子》。如果说《未知动物》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叙事方式上,另两部作品则在创作形式本身,也展现出更为大胆的实验性。《巴拉布的愿望》采用了3D定格动画的形式,讲述了外星人一家竞标到人类汽车,却误解了这一地球产物的真实用途的故事。故事充满了童真乐趣,尤其是在猜测车的用途这一段,笑点层出不穷:一个外星人猜这是浴缸,另一个猜这是迪厅,还有一个猜这是用来摊饼的。而在他们身后,一个戴着马桶橛子的小外星人巡视经过。原来外星人也不知道马桶橛子是干嘛的,所以脑洞大开,将它当做了一顶帽子。定格动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动画形式:动画师需要将所有的角色、场景、道具都做出实物,再用相机进行拍摄。手工制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制作完成后则要为实物摆出动作、拍下照片,一张一张地把照片连贯起来,组成我们所见到的每一帧影片。《巴拉布的愿望》又和我们之前看过的定格动画都不同。它的画面要流畅得多,人物的表情变化也更加丰富。这是因为导演采用了12帧每秒的拍摄方式,还大量使用了3D打印的技术。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次基于定格动画的新尝试:它保留了定格动画的新颖形式和趣味性,又通过3D技术,吸取了更多CG动画的优势,也使得创作更加自由。正如短片的主题:一个外星家庭兴致勃勃地收集和研究着地球产物,也探索着未知的文明。看似表现的是外星人对人类的好奇心,其实也是在鼓励人类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身边的一车一物,都永远保持开放性和好奇心。最后,外星人一家人开着车驶向远方,这的确不仅仅是物理距离上的“远方”,更是一种想象力的驰骋。车能带你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探索更多的未知——只要你还拥有「好奇」。关于赛博朋克画风,影迷们大概早已经司空见惯了;关于人工智能、AI、元宇宙……也在太多的经典科幻作品中有所涉猎。但《猴子》的画风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导演将实拍、数字摹片、CG和二维动画等形式结合,且尝试了最新的3D渲染影像技术。第一个镜头就能抓住你的眼球。可能你也会惊讶于这部作品的类型结构之完整:在短短的七分多钟里,导演竟然讲出了一整个侦探故事,有悬念,有反转,还有令人肾上腺素狂飙的动作戏。导演设计了一重巧思:让画面随着人物的心境,不断在黑白和彩色的画面切换。你仿佛也和主角一起,时而处在冰冷的未来之城,时而又堕入迷醉的夜。
我尤其喜欢这个镜头,它兼具手持摄影的真实和粗粝感,以及动画的奇思妙想。当视角从高变低,画面又从彩色变回黑白,更让人感到似真似幻,仿佛沉浸在一个赛博朋克的循环梦境。当然,影片的高光还是在于几场追车戏。画面兼具二维动画的色彩感和自由灵动,以及CG的真实、丰富和光线感。很斑斓,很绚丽,完全调动感官。如果能在大银幕观看的话,一定会很爽。你同样可以说这是一个“环形叙事”的故事:猴子是人类的“起源”,人类是AI的“起源”,而最终AI猴子们所寻找的起源,却只是人类手中的一个小小玩具。故事讲到最后,会感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谜底就这么简单吗?是的,真的就这么简单。但对于习惯了复杂思维的人类来说,“简单”反而是一件很难的事。《猴子》再一次思考了人与技术的关系:人在高速发展的未来科技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却也是在技术的帮助下,找回了最初的自己。科技不可怕,未知也并不可怕,重要的还是我们能否始终葆有不忘初心的「勇气」。看完这三部短片作品,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这就是我们期待的青年导演的作品。这些青年导演追求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标准化的创作,而是更自由、更当代的作者表达。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暴露一些瑕疵,但看到最后又会觉得,有什么关系呢,瑕疵也是其个人风格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是在“玩”电影。这正是年轻人的创作态度。敢玩,够新,所以也够先锋。如果分别给三部短片一个关键词的话——启发,好奇,勇气,这恰好是此次BMW AHEAD影像计划的关键词,也与BMW的品牌态度高度相关。 BMW与电影业的合作由来已久,在坊间一直被誉为是“最会讲故事的汽车品牌,最会拍电影的车企”。据不完全统计,BMW汽车在电影银幕上亮相过3万多次,参演过的国际知名影片,包括但不限于《007系列》《碟中谍》系列、漫威等等。《The Hire》系列作为千禧年之初的作品,至今仍是影史上最重要的广告短片系列之一,也引来无数人解读和惊叹:你很难再见到有哪个品牌会做出如此大胆的尝试,又还有这样的超强号召力,能同时集结包括李安、王家卫、吴宇森、盖·里奇、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在内的八位世界顶尖级的导演,且启发了他们在创作巅峰期的作者表达。纵观BMW与中国电影人的合作,也不难发现一个特点:BMW始终在关注着国内青年创作者的生态。比如去年与FIRST影展合作,在《奇迹·笨小孩》中与青年导演文牧野合作,在《婚礼》中与青年导演辛爽合作……赋能本土先锋导演,寻找更新、更先锋的声音,这似乎就是BMW一直在做的事情。宁浩曾在处女作《疯狂的石头》中对BMW有一次致敬,到了2020年的贺岁档,双方再一次梦幻联动,合作了贺岁微电影《巴依尔的春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品牌与名导的合作,更是一次青年导演和成熟创作者的再度回望,是创作上的遥相呼应。在此层面上,BMW与坏猴子影业联手打造的BMW AHEAD影像计划,同样可被视为一次创作上的传承。双方在一次次灵感的碰撞中,受到彼此的启发,再去支持更多的青年创作者。以短片为桥梁,鼓励多元探索的创作理念;以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和尊重青年创作者的多元灵感;以极高的创作自由度,来寻求新的思考和新的表达方式。这是又一次汽车与电影跨界联动的绝佳组合,我们看到了青年电影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作潜能,也再次领悟到BMW先锋,年轻,创领的品牌精神,以及它作为行业引领者的社会责任感。在宝马107岁生日之际,也让我们祝这个百年品牌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