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杨赛又火出圈了, 她向《聊斋》中300年无人能对的绝句出手了。 在不同的年龄和心境下, 为这句“凄风冷雨满江城”创作出了下联, 引得网友拍案叫绝:“难道这就是文化人的浪漫吗?” 有人说“少不读聊斋”, 可14岁的杨赛偏要一探究竟。 《聊斋志异》中的这句“凄风冷雨满江城”, 像火种一样掉进了她的心里,她决定一定要续出下联。 夏日将尽,离别的好友冒着雨, 将自己的古筝弦送给了杨赛, 这温热的弦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人与人缘分的长短。 她思绪万千,写下《夜雨送别》: 凄风冷雨满江城,纤云细月系弦声。阳关一曲随山尽,不知山外与谁闻。 最终好友也如诗中所写,再无音讯。 大二的她约了喜欢的男生一起去看花灯,却在约会前生病了, 发烧的她恍惚间似乎看到了花灯下的姻缘交错, 脑海里出现了一首诗: 凄风冷雨满江城,明花暗柳罩罗灯。 寒潮不解春风意,春光不待梦里人。 这首《上元灯日遇寒》也成了现实,喜欢的男生另有了心上人。 每当生活荒谬,她都会翻开聊斋,把自己的心境写成诗。 从此多了词藻,少了肆恣,坠入文字的雨巷, 续上了书中的文字,却未续上生活的缘分。 她将这些经历倾诉给一个男生, 而这个男生给她留下了一首《雨夜偶得》: 凄风冷雨满江城,清盏泥炉煮热羹。愿为白头相思燕,不羡朱门断肠魂。 平凡浪漫的诗最终成就了一段佳话, 回首相看,男生与她已是诗中之人。 网友羡慕不已:“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告白都那么高级”。 如今她再读聊斋, 才明白年少“文文而困于文”,不懂“物物而不物于物”。 大学时期,杨赛参加了一次“大牛”的中文课, 没想到竟成为了纽约华语教育圈知名的“李清照事件”。 这位“大牛”给美国学者用英文翻译李清照的词, 听得她直呼破防。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原词是这样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大牛”的英文翻译是这样的: Last night,Rains cats and dogs.昨夜下雨大如狗 I slept well,But still feeling drunk.睡得太熟,没醒酒 Ask my maid about the begonia,She answered:"all is well".我问女仆海棠呢,她说老天没送走 You know, you know?你懂啥,你懂啥 It should be Green fat red thin.绿就是膘,红就没肉 网友听了后,都蚌埠住了,不禁调侃这大白话: “谷歌翻译都自愧不如!” “《真·中式阴语》” 而年轻气盛的杨赛也忍不住了, 在课堂上提出了质疑,没想到“大牛”翻脸了: “不是我翻得不好,是英语太低级了,体现不了中文的美”。 她直接给“大牛”上了一课: Late night wind howled with light shower. Still hungover despite my heavy slumber. Ask for shades to be rolled from sill. Was told my haitang blossomed still. Oh honey ,but don't you know? Tis the season reds ebb and greens flow. 她保留诗中海棠的拼音,寄托中国对海棠美好深情的文学意象。 “绿肥红瘦”的词眼用“ebb&flow”,美意映入眼帘: 红潮消、绿浪涨,海棠似洪涛碧浪,此消彼长。 网友赞叹不已: “优雅,太优雅了!” “你是懂李清照的!” 杨赛让人喜欢的地方还不止是才华, 她的经历常常唤起人们的共鸣,她的思想总是给人启迪。 初中时期的她喜欢文学,也是当时的语文课代表。 在《爱莲说》的读后感作业中,她写下了不同的感悟: 在她的眼里,《爱莲说》的莲之君子不会嫌弃藕池中的泥泞, 是“泥”哺育了莲,莲最终也会“化作春泥更护花”。 周敦颐爱莲的坚贞高洁,而她更爱莲脚下不忘本的深情。 但她却被老师当众批评“标新立异、耍小聪明”, 还被撤掉语文课代表,这深深地打击了她唯一的热爱和自信。 不少网友感同身受,纷纷指责这位老师的教育方式: “读后感本该没有标准答案,这完全就是在遏制学生的发散思维”。 “为什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呢? 即使是偏题,但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感悟也是一种能力呀”。 这段经历的分享引起许多关于教育的反思, 也能让新一代青年教师更加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