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黄金时代——1920/1930
这个题目《柏林的黄金时代——1920/1930》,讲的是柏林,其实也是包含了整个魏玛共和国的地盘;这个时代1920-1930,确切地说,是指第一次大战结束之后,到希特勒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时段。
魏玛共和国,存在时间不长,但却是德国历史上一段发出金光的时代。以柏林为例,它是当年世界第三大都市。
这是一个奇怪的混合时代,工业崛起,产业工人非常贫困;资产阶级和小市民却过着娱乐至上的生活。一方面,大战后的经济十分地糟糕,失业率很高,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人们要尽快地忘记战争痛楚,醉生梦死。
那个时代,人们在马路边喝咖啡,享受阳光;人人都穿着体面,男人西装革履,女人长裙圆帽。即便是穷人也这样,只不过衣服质量差些、破烂些,但是形式还在那里。男孩背心短裤,女孩裙子长袜。
娱乐的项目很多,可以去舞厅、电影院、酒吧、剧院,也可以在家开派对;白天有人开汽车、摩托车,有人去溜冰滑雪,有人去公园散步,去玩溜溜球;小孩子也有滑步车、街上开着有轨电车。
男孩有“少先队”野外活动,女孩可以去做体操。尽管是艰苦的岁月,但是德意志人看上去都体格高大,骨骼粗装;男人肌肉发达,女人发育良好,一看就是营养足够的。相对照,当时的国人,大多面黄肌瘦,身材纤细,一看都是营养不良、没有底气的样子。这就是东方人同西方人,在外观上的显著差别。如果用不恰当的比喻,黄种人像食草动物,白种人像食肉动物。
那个时代,刚好在俄国发生1十月革命,有许多俄罗斯的贵族逃出来。他们来到了柏林,为柏林的文化增添了俄罗斯的色彩,俄国佬在芭蕾舞、文学、音乐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还带来了俄国的美食。总之,那是一段发光的年代。
魏玛共和国时代开创了美术的几个主要运动。 德国表现主义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并在整个1920年代继续产生强大的影响。柏林及周边地区发展了一种复杂、创新的文化:高度发达的建筑和设计(包豪斯,1919-33)、各种文学和电影 (这时期产生了著名女明星玛丽莲迪特里希)、绘画(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Grosz)和音乐;还有批评界(本雅明)、哲学/心理学界(荣格)的繁荣和时尚的兴起。这种文化被人认为是颓废和消极的。
在柏林这一时期,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引发了一场有影响力的运动,称为德国表现主义。“有声电影”也越来越受到欧洲公众的欢迎,柏林其时正在制作许多电影。
在柏林这一时期,神秘艺术也经历了复兴,包含占星术、神秘学和深奥的宗教以及另类的宗教实践。随着它们进入流行文化而变得更加主流和被大众所接受。1920 年代的柏林也被证明是作家的天堂,产生了一系列“柏林小说”,后来被改编成音乐剧、歌舞表演和奥斯卡获奖同名电影。科学也表现了发展的趋势,爱因斯坦在这个时期获得了诺贝尔奖;对同性恋也有了更多的包容。在这段时期,柏林建造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同时卖淫现象很普遍,色情表演被允许,性病和梅毒大流行;犯罪率很高,特别是小偷、谋杀和毒品交易。
阳光强烈的地方,阴影也特别深。这就是黄金时代柏林的一个特色。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是好还是坏?
近来,有一部电视系列片《巴比伦柏林》,很受欢迎。我仅看了其中的一集,太花时间了,不想再看。而且里面有许多血腥暴力的画面,让人心情抵触。但是那些场景,非常地还原,很夺眼球。
下面看看那个时代的图片,有一个形象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