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结募VS募集失败 基金发行两极分化
2022年6月9日,长信基金公告称,旗下长信民利收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未能满足《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及《长信民利收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以下简称《基金合同》)规定的备案条件,故该基金不能生效。
这是继一个月前的5月9日富国基金旗下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发行失败后的又一发行失败案例。
截至6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12只基金发行失败;而5月份以来,有60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一面是数只新发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另一面则是时隔一个月再现基金发行失败案例,市场波动加剧影响下,新基发行呈现冰火两重天。
根据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长信民利收益自3月8日开始募集,基金份额自发售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最低募集份额总额为2亿份,最低募集金额为2亿元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
记者获悉,该基金选择3月8日发行实属无奈,因为根据上位法,基金管理人应当自收到核准文件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募集。而该基金自2021年9月8日获批至发行日正满6个月。
且与动辄数十家代销机构相比,该基金代销机构数量仅有9家,其中1家来自长信基金股东方长信证券的券商代销,其余8家均是第三方机构。未有银行出现在代销机构名单中。
据记者采访了解,该基金于3月初发行,而总部在上海的长信基金受上海疫情影响耽误了该基金的发行与募集。
该基金投资范围显示,投资组合比例为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不高于基金资产的40%,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股票资产的50%,投资于同业存单的比例不高于基金资产的20%。也就是说长信民利收益属于偏债混合基金,而类似产品在今年募集失败的案例中并不鲜见。
从该基金拟定的基金经理配置看,长信民利收益由叶松、朱垚、程放三位基金经理共同执掌在业内亦属少见。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6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12只基金发行失败。
一个月前的5月9日富国基金旗下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发行失败。此前则有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债券、同泰自主创新混合、金元顺安泓泉纯债3个月定开债等三只基金未能成立。
此外,在基金募集失败集中出现的2月,共有5只基金无法备案成立。
除了上述产品募集失败,还有多只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根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9日,有超过15家基金公司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发布了旗下产品延长募集期的公告,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百嘉百盛混合、兴业中证500指数增强等。
与发行失败和延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只基金产品提前结束募集。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10日,5月份以来共计60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其中债券类基金、同业存单基金为提前结束发行的主力。包括指数基金、股票基金及偏股混合基金的权益类产品共计10只,这在今年以来权益类产品发行“冰点”背景下,该类产品的提前结募引发市场关注。
统计发现,广发价值领航一年持有自5月6日开始募集,原定6月6日截止募集,后将截止日期提前到5月27日,其为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资占比为60%-95%。大成匠心卓越三年持有自3月17日开始募集,原定截止日为6月16日,后提前至6月2日。其同样是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资占比为60%-95%。瑞达策略优选自5月12日起开始募集,原定截止日为5月26日,后提前至5月13日。此外,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还有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中银远见成长、金元顺安行业精选、博时均衡回报等。
总体来看,上述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发行规模多数在2亿-3亿元,瑞达策略优选作为发起式基金发行规模仅0.1亿元。
记者从公募基金销售人士处了解到,当前基金销售情况较前一季度有所好转,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知名度以及产品类型等差异存在销售的分化情况,大型公司在渠道排期及销售力度话语权上明显好于中小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产品提前结募,但并不代表权益类基金发行迎来转暖“拐点”,从发行规模看,多数基金刚过成立门槛,说明弱势市场环境下,基金公司多数并不“恋战”,而是采取速战速决模式,不排除抓紧建仓在底部区间抢反弹。
布局良机
基金发行分化背景下,部分公募机构认为疫情缓解、经济企稳复苏后,或迎结构性行情,当下为基金的配置良机。
中欧基金认为,市场反复震荡的过程或将是提前配置下半年行情的好时机。由于刺激政策落地的最具确定性的抓手往往来自投资端,因为其对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最为明显。
西部利得基金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何奇表示,俄乌军事冲突从黑天鹅逐步演变为灰犀牛后,今年市场主要矛盾从稳增长转向稳增长与通胀并行;其次,由于上海疫情拐点和稳增长政策发力,A股5月以来大趋势是反转而非反弹,表现特征是市场普涨且前期跌幅较大的抱团股弹性更强。6月以后周期股可能再次迎来配置良机,而高端制造和科技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也较为持久;最后,国内经济企稳复苏后,市场风格或将发生较大变化,以元宇宙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有望迎来行情。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有望改善盈利预期及风险偏好。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改善,企业生产、项目开工加速,经济形势趋于改善,而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也有望上调。当经济预期稳住之后,市场风险偏好也将进一步回升,缓解利率上行带来的压力。行业机会上,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政策大概率在新老基建及地产等领域继续发力,相关产业链如光伏风电储能、建材家居等有望受益;而随着线下消费场景的放开,从食品饮料等必选消费到餐饮旅游等可选消费也有望实现逐步修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