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以“物联网IoT+空间BIM+软件定义业务+大数据与算法”等技术基础打造一套全新的产品。36氪获悉,思倍云(SpaceiCloud)获得河床资本及相关基金Pre-A轮融资,金额在数千万级别。思倍云表示,他们想以“物联网IoT+空间BIM+软件定义业务+大数据与算法”等技术基础打造一套全新的产品,为空间运营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节能低碳、安全环保、高效运营的目的。思倍云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五大核心平台——统一业务平台、业务配置平台、物联网平台、数据平台和算法平台;四大基础应用产品——物联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数字孪生;六大数据与算法应用——数字化低碳节能体系、数字化安全管控体系、BIM数字化运维体系、智能控制体系等。思倍云服务多种形态的空间客户,主要是指需要运营的实体场所,包括专业领域(如生产基地、冷库园区、化工园区、物流园区等),园区与商写(如科技园区、企业总部、商写综合体等),城市服务(社区、场馆、校园、医院等)。思倍云所做的业务,容易与智慧物业混淆,毕竟二者都是以实现高效运营为目的。但智慧物业所解决的更多是管理层面的效率提升,而这仅仅是思倍云产品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思倍云可以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比如综合能源管理、节能算法、设备调优、无人巡检、双重预防机制、应急管理等。智慧物业往往是以应用软件模块进行切入,客单价大多是几万到几十万,而思倍云可以打通空间、业务、设备、人,进行综合性运营管理、分析和服务,因此客单价在百万级别。智慧物业目前的玩家要么是以往物业软件转型、项目定制开发为主,门槛较低,要么是创业公司以SaaS工具起家,服务大客户经验不足,而思倍云则具备科技、行业、经验等多重能力。思倍云创始合伙人杨健表示,思倍云作为一家成立两年多的公司,能够备科技、资源、经验多重能力,与他们的团队背景有关。杨健曾任某香港软件上市公司执行董事、CFO、副总裁,也担任过某A股公司董事、总裁。团队过去均一直从事软件、IOT领域业务,有丰富的经验。在经验基础上,目前更多工作是在研发形成标准化产品,实现模型化及高度可配置;而多年服务大客户的经验,也让思倍云有了拓展市场的资源以及获得客户信任和复购的行业经验。大客户应用场景非常复杂,特别是专业领域如冷库、化工厂、生产基地等、不仅设备数量多、种类复杂,而且他们对于运营效率之外,对能耗、环保等要求也越来越高,难度高让很多厂商望而却步,也给了思倍云机会,目前专业领域类客户贡献了思倍云超过一半的营收。在杨健看来,此前服务这类专业领域客户的科技厂商很少,但并不是因为这类客户预算少等原因,他总结了三点此前这类专业领域客户不受重视的原因:第一, 早期的中国工厂及园区,大多以低端组装的制造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技术提升效率没有需求。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内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企业,甚至目标成为全球的制造标杆,代表着他们对管理水平、能耗水平、安全水平、环保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 从服务厂商的客户结构上找原因,此前厂商太过浮躁,目标市场是周转更快、盈利更高、发展迅猛的住宅地产行业等,导致沉下心里真正为实业发展、为长期运营创造价值的厂商并不多。第三, 技术基础发展现在进入了新的阶段,更多技术可以以更低成本创造更多价值,实现更多智能化的业务场景。杨健以具体事例向36氪介绍思倍云如何服务工厂、园区场景的。某工厂有产线50条,因产线有危险源,为了避免因人员闯入产线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工厂为每条产线设置了40多个安全防护门,要求在产线设备停机的状态下才能打开安全门,这样一来,安全门就超过2000个,检修人员要进入只能先人工判断设备关闭状态、再专人打开安全门,纯靠人工来管理和检测导致成本高、效率低、安全没有保障。过去也时常出现检修人员不按规程处理造成安全隐患。思倍云将全部安全门和相应产线设备都通过IOT的方式连接,并建立对应联动关系,同时实现可视化、数字化。在平台可以立体化呈现安全防护门与设备运行状态,实现了开门的自动化判断,并智能识别违规作业及时推送到相关安环人员处理,解决了安全防护及处理效率问题。思倍云通过产品与模型配置只花了几个星期就解决了困扰工厂多年的安全隐患。目前,思倍云的客户主要以行业大客户为主,客单价在百万元以上级别,目前已经服务了近百家公司。点击关键词,查看最近的早起看早期:
消费升级:「每日盒子」「UNOMI」
餐饮:「懒熊火锅」「海伦司小酒馆」「tea'stone」
新生活方式:「UPPERVOID」「文远知行」
文娱:「goco够酷够玩」「PicoPico」「小象大鹅」
教育办公:「拓牛」「玩具和朋友们」「好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