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罕见!一架由美国飞新加坡的新航飞机发出“劫机”求救代码...
|在微信中搜索小坡生活 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类信息|
“劫机”,似乎永远只发生在电影故事桥段里,大家可能感觉离我们很遥远。然而,危险可能随时就发生你我身边。
图源:电影空中营救
6月10日,一架由美国洛杉矶飞往新加坡的新航航班SQ37在途径太平洋上空时,突然挂出“7500”代码。
“7500”可不是一般的代码,它是国际惯用的劫机信号代码。
SQ37挂出“7500”,意味着飞机被人为劫持。难道新航遭遇恐怖袭击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图源:新航)
据报道,该航班发出紧急代码后继续飞行,之后也没有再发出类似信号,疑是航班出现技术故障或误发警报信号。
原来是虚惊一场!
科普:航空紧急代码都有哪些?
要想了解紧急代码,先要知道什么是驾驶舱应答机。
(驾驶舱应答机,图源:百度)
这是一部能在收到无线电询问信号时,自动对信号做出回应的电子设备。
正常情况下,应答机的代码由空管进行分配,是一组4位8进制的数字,从0000到7777,共4096个。但是如果航班遇到特别危急或者无线电出现问题的时候,机长可以通过挂紧急代码的形式和地面沟通。
自美国“911”事件以后,各国民航局都加强了飞机的安全保护,也规范了各个代码的使用。以下三个是比较严重的事故代码:
7700代表飞机遇到紧急情况,不仅包括机械故障,也可能是机上乘客突发疾病。
7600代表通讯故障,通讯失效或者无线电失联,受到严重干扰无法和地面取得联系。
7500则代表非法干扰,也就是常人理解的飞机遭遇劫持或者面临劫机等危险局面。
在空中发出些代码都是非常罕见的,一旦触发既代表着重大紧急事件。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刘传健在下降时第一时间就发出了7700代码指令。机组采取紧急下降措施,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321东航”空难相信大家依然记忆犹新,至今并没有官方通报其发出过代码指令,事故原因仍然是个谜。美国媒体指空难或涉人为;东航:暂无确凿证据;美国:未向媒体发布消息
31年前的真实新航劫机案
万幸这次7500是意外信号,否则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无独有偶,31年前新航的确发生过一起重大劫机事件。
2016年3月26日,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facebook上特地回忆这起劫机事件,并提醒国人必须时刻保持谨慎,不要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
时间来到1991年3月26日晚21:15,新航SQ117航班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附近的梳邦机场起飞前往新加坡,飞机是一架空中客车A310,上面乘坐着114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
劫机者要求机长飞往澳大利亚悉尼,但机长说飞机没有足够的燃油,于是劫机者让机长在新加坡着陆,计划加油后再飞往悉尼,并承诺飞机到樟宜机场后,释放机上乘客。
飞机于晚上22:24在樟宜机场安全着陆,立刻就被新加坡警察部队团团包围,来自国防部、内政部的官员,以及新航代表和谈判团队在机场待命。
劫机者声称是巴基斯坦人民党党员,他们要求与巴基斯坦驻新加坡大使及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对话,也要求释放正在巴基斯坦服刑的布托的丈夫(后任巴基斯坦总统)以及其他8名人民党党员。劫机者还要求给飞机加油,然后飞往悉尼。
晚上23:20,一名空服员被劫机者扔出机外,从4.5米的高处摔下,被送往新加坡中央医院。
到了半夜,劫机者从头等舱拿来酒,浇在飞机的驾驶舱和控制面板上,扬言要放火烧毁飞机。同时,他们还殴打机长和一名美国籍乘客。
3月27日凌晨02:30,劫机者在驾驶舱地板上点燃报纸,再次威胁要烧掉飞机。谈判人员同意给飞机加油。
凌晨03:30,另一名空服员被扔出机外。
多亏这两名被扔出来的空服员,他们向警方提供了关于劫机情况的宝贵信息。
清晨06:45,劫机者给出5分钟最后期限,威胁说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每10分钟杀害1名人质。这也意味着谈判失败。
06:47,在利用谈判时间临时在机场一架空中巴士客机上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救援演习后,新加坡武装部队特种部队接到命令,对飞机发动攻击,并在短短30秒内将4名劫机者当场击毙,机上125名人质无一受伤!!
SQ117劫机事件是新加坡航空史上第一起,也是唯一一起劫机事件。因为对这起事件的迅速处理,新加坡得到了国际广泛好评。
当年新加坡国庆日(8月9日),SQ117航班的机长和首席警察谈判代表荣获公共服务勋章,新加坡武装部队特种部队也荣获英勇勋章,而谈判团队的其他人员都获得了总统特别表彰。
几年后,新加坡武装部队曾透露,SQ117号航班拯救行动的人员来自特别行动部队,这是新加坡专门用于拯救人质及反恐的一支部队。真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
— END —
相关阅读:
编辑:XXJ,ABC
《新加坡眼》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