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和谢霆锋的八卦,宋丹丹说了大实话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热搜上刚曝出王菲和谢霆锋机场牵手的齁甜画面,紧接着就传出谢霆锋三部电影开机的消息。
哈,作为娱乐圈的老油条,菲姐和小谢同学才是把爱情和事业兼顾得天衣无缝的妙人:
想让你们看牵手时,就给你们秀一个。
不想让你们看牵手时,你们偷拍都只能拍个模糊的背影。
牵手照曝光的这几天,不断有自媒同行写到王菲、谢霆锋的爱情,自然不免提到王菲和窦唯、李亚鹏等前夫们的感情线,谢霆锋与张柏芝的前情事。
有人认为,王菲和谢霆锋才是真爱,因为两个人兜兜转转又在一起,皆因实在放不下对方。
有的人不认同这种观点,觉得两个人也谈不上什么真爱,不过是都历经婚姻后,看淡了无常,习得了平和,相伴过余生。
何况俩人的孩子们都被各自的前夫前妻们养着,不用操心鸡娃陪读和柴米油盐,只管卿卿我我不亦乐乎。
这些观点,都有他们的道理。
我今天想和朋友们从锋菲恋出发,探讨一下人们常说的真爱的三个逻辑思辨——
第一:真爱,是唯一的吗?
很多人对真爱有执念,认为一个人此生真爱的人,只有一个。
尤其是内心丰富又极易动情的女人们,喜欢在心里给过往的男人们排序分类,哪个是真爱,哪个是过客。
真爱,一定是唯一的吗?
我讲一个名女人的故事——当年和本山大叔搭档,在春晚上逗笑全国人民的喜剧演员宋丹丹。
宋丹丹有本自传体的书,叫《幸福深处》。
在这本书里,宋丹丹很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3段婚姻和多段恋情。
包括和英达婚姻存续期间,她出轨另一个男人的故事。
因为宋丹丹的坦诚,让我觉得她的心路历程很真实,足以当作情感范本来聊聊。
24岁时,宋丹丹嫁给一个姓周的男人,两个人的婚姻维持一年,就离婚了。
27岁时,宋丹丹嫁给英达,两个人的婚姻维持10年,双方都有背叛婚姻的行为,宋丹丹再次离婚。
而后,宋丹丹闪婚嫁给首钢前老总、现北京博约创始人赵玉吉。
关于生命中这些或一别两宽、或相伴一段、或走向余生的情感,宋丹丹这样说:
“我不是那种把爱情一点儿一点儿给出去的人,我不在乎也不考虑自己是否像个傻瓜,我完全缺少女孩子的疑虑和谨慎。
一旦爱上就全心全意。
爱会使我的理智消失,智商为零。
人们常说,真爱只有一次,我必须坦白地承认,我每一次爱都是真正的和惊心动魄的。”
我喜欢宋丹丹这段话,是因为她以毫不掩饰的深情,说出了女性在情爱中共有的那种冲动、感性、忘我和投入。
那是迷乱的爱情时刻,也是动人的盛年花朵。
我常常想起宋丹丹的这段话,是因为伴随阅历的增加,我逐渐看见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每个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在少年、中年和老年,甚至在少年的某些阶段、中年的某些阶段、老年的某些阶段,心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智见识和情感需求,是在不停变动的。
这同时意味着:
我们在不同阶段,是会爱上不同的人的。
年少时可能会爱上沉稳内敛的人,因为那时候的我们是疯批偏执的,需要对方来中和我们的恐慌。
中年时可能会爱上清澄单纯的人,因为那时候的我们是疼痛破碎的,需要对方来赋予我们能量。
老年时可能会爱上力量饱满的人,因为那时候的我们是衰老暮气的,需要从对方身上觅得希望。
注意:
我之所以在上面的句子里,都加上“可能”这个词,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宋丹丹这样,有足够多的情感体验。
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不会爱上一个人,或者只会爱一个人。
但,如果上苍给予你更多的选择,你是可能在不同阶段,爱上完全不同的人的。
其实,你爱上的,也并非仅仅是那个阶段的那个人,而是不同阶段自己内心需求的投射。
回到锋菲恋上来:
王菲肯定是爱过窦唯、李亚鹏或其他男子的,谢霆锋肯定也爱过张柏芝。
那些当年的爱与笑,都是真的,但后来的不爱与间隙,也是真的。
就像,王菲和谢霆锋的错过是真的,后来的牵手再续前缘也是真的。
真爱的真相之一,便是如实如是:
如实地承认当年的爱与痛,如是地接纳今日的离与歌。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要思辨——
第二:真爱,是对我们影响最深的那个人吗?
“我们有可能在不同阶段,爱上不同的人。但只有某个人,会对你影响至深。”
这是情感世界里隐秘又疼痛的真相:
在我们情感世界的地图上,会有一片颜色很重的区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那边区域会影响我们的情感模式,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在王家卫的系列电影中,从《花样年华》到《2046》,梁朝伟扮演的那个叫周慕云的男人,在很多女人床上翻云覆雨,但他只是通过她们,拼凑起那个叫苏丽珍的女人。
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浪荡大半生,但心里长时间被费尔明娜霸占——两个人暮年后,于旅行的船上重新坠入爱河,并在代表霍乱流行的黄旗的庇护下,顺着河流放逐爱情与自我。
文学是现实的极端执念和极致表达。
王菲之于谢霆锋,张艺谋之于巩俐,陈升之于刘若英,也是情感地图上特殊的那片区域:
前者,影响了后者的情感和人生。
但“影响最深的人,是不是爱的最深”,也有两点需要思辨。
首先,人性的弱点是,谁给你的遗憾和痛感足够多,你越容易把谁错当成真爱。
举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读书时爱上已婚的老师,从18岁到30多岁,她一直都和这个老师有纠缠——不全是美好,还有很多由爱生恨的报复。
最后两个人都伤痕累累,老师离婚了,患上了重病,被开除公职,她也离婚了,带着孩子生活。
两个人都声名狼藉后,并没有结婚在一起。
这小20年的恶仗打下来,他们的确对彼此影响最深,但早已不再相爱——爱不是互害,爱是成长与成全。
很多人,尤其是女同胞,最容易把伤害她们最深的人,当成最爱的人。
这是把疼痛当真爱的误解。
其次,影响最深的那个人,其实也在变量中。
想起一个认识多年的男性友人,以前找我谈心,说起年少时爱过一个女孩子,说到动情处他总要落泪,恨不得马上去找人家。
再后来他结婚,过得不如意时,仍会提起那个女孩子,设想和她结婚,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
可见这个女孩子对他影响极深。
再再后来,我们都不再年轻,他甚至一度患上重病,险些丢掉性命,都是他老婆跑前跑后的照料,直至他完全康复。
他这两年再找我谈心,已经不提少年恋人了,张口闭口都是“你嫂子”长“你嫂子”短。
看得出来,发妻对他影响正越来越深。
多少人,曾沉醉于年少时的惊鸿一瞥。
但每个人,都会败给时间和温柔的力量。
我们可能爱上很多人,也可能会对一个人念念不忘。
但,只有等到白发苍苍,垂垂老矣,才有资格说“最爱”与“真爱”。
最后——
第三:从少年到白头,就一定是真爱吗?
这个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有一种情感,从少年到白头,她都是他的白月光,他也是她的朱砂痣。
比如,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
他赞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他对她说:“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你要是读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看女儿钱媛去世后,钱钟书先生也病倒,杨先生往返于家和医院中照顾钱先生的那些文字,你会从素简如菊的字里行间,读出深情相依的生命之爱。
但需要坦白的是,也有不少的“一生一世一双人”,谈不上什么真爱,甚至谈不上有爱情,而是时代、责任与认命之下的无奈选择。
早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采访过不少相伴终生的老爱情。
有些老爱情,虽然没有表白,也不浪漫,但很温暖。
也有不少老爱情,纯粹是媒妁之言,凑合度日,无趣终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未必就一定是真爱。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也未必就不是真爱。
情感是一条壮阔又奔腾的河。
谁从河中艰难跋涉过,谁在河中顺流而下过,谁与河水衷肠互诉过,谁知道。
本文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