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时不说话,只打喷嚏会怎么样?别不信,可能会更有效率
图片来源:Pixabay
对非洲野犬来说,打喷嚏不是“有人想我啦~”,而是“快让我工作!”。
撰文|黄雨佳
审校|clefable
在博茨瓦纳奥卡万戈沼泽旁的灌木丛区,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新鲜的气息,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陆陆续续从睡梦中醒来。一只小个子的非洲野犬以一种怪异的姿势站了起来,它低下头,嘴巴微微张开,耳朵向后折叠,显出警觉的样子,尾巴却很放松。突然,它发出一声脆响——“啊嚏!”家族中的其它成员表现得十分平静,眼皮都懒得支棱,仿佛这声音不过是日常环境中的白噪音。
但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只又一只家族成员接连打起了喷嚏,“啊嚏”声很快响彻整个营地。更奇怪的是,整个非洲野犬家族的所有成员就像得到了什么命令似的,很快都站起身来,喷嚏声也即刻停止了,空气一下子变得异常安静。“喷嚏”集会戛然而止,它们淡定地离开营地外出捕猎,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生活。
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些非洲野犬会突然开始集体打喷嚏,又猛然停下?为什么它们没有觉察到其中的诡异之处?
非洲野犬(图片来源:pexels)
喷嚏式民主
非洲野犬有一对大大圆圆的招风耳,生活在非洲的草原、灌木丛以及稀疏的林地。由于身上布满黑色、黄色和白色的斑点,非洲野犬又被称作“杂色狼”。它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捕食者之一,捕食成功率高达80%。这是因为非洲野犬不仅速度惊人、非常聪明,而且高度社会化,有着复杂的交流方式和分工合作能力,团队作战能力高超,也被誉为“社交性最强的犬科动物”。
2014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科学家来到位于非洲的博茨瓦纳,和当地的科学家一起观察了奥卡万戈三角洲及周围的5个非洲野犬家族,并记录它们的日常行为和声音。很快,一个疑问出现在了这些科学家的脑海里——非洲野犬为何如此频繁地打喷嚏?
科学家们发现,非洲野犬在每次“喷嚏”集会后都会有不同的动向。有时,它们会起身一路小跑去打猎,而另一些时候,打完喷嚏的它们却会回到树荫下继续躺着睡觉。在研究了68场非洲野犬的“喷嚏”集会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奇怪的“打喷嚏”现象并非由于某种疾病,而似乎与非洲野犬出发集体猎捕有关。他们发现,集会上打喷嚏的总数越多,家族就越可能出发捕猎。
而且,集会能否成功与打喷嚏“发起人”的身份也密切相关。如果由非洲野犬家族的首领夫妇或它们不到一岁的幼崽发起这场“喷嚏”集会,七成以上的情况下这个家族会出发捕猎;而如果是其他两岁以上的成年非洲野犬发起集会,则这个概率只有三成,一到两岁成员发起集会的成功率最低。
原来,不同身份地位的家族成员在这场集会中有不同的话语权。通过仔细分析集会中的喷嚏数量,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是首领夫妇中一位或它们不到一岁的幼崽发起集会,只要有至少3个其它成员打喷嚏,结局一定是外出觅食;而如果是其它成员发起,则至少需要征集到其它的10个喷嚏才可能集体出发。可见,首领夫妇的1个喷嚏的价值相当于其它成员的7个喷嚏。
可见,民主并不是人类的专利,非洲野犬家族也并非专制社会。虽然团队领导的参与会增加集会成功的可能性,但这不是决定性条件。只要下属的共识足够一致,“群体意愿”依然会推翻领导的意见。参与这项研究的丽娜·H·沃克(Reena H. Walker)感慨道,“在日常活动和团体决策方面,非洲野犬有相当民主的方式。”
其实,非洲野犬的“民主”并非动物界中的个例,这种现象在社会性动物中无处不在,这是它们共享信息、节约资源,保持凝聚力并提高群体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的方式之一。
对于人类而言,如果无法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对于社会性动物而言也是如此,它们也常常需要做出决定。例如,蜜蜂和蚂蚁需要决定去何处建立新的巢穴,鸟类需要决定何时离开觅食地开始迁徙。如果动物们不采取一致的行动,群体生活就会化为乌有。
奔跑的丁满
动画片《狮子王》里丁满的原型——狐獴(Suricata suricatta)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南部的群居性动物,它们在移动到新的觅食地时偶尔会发出一种特别的叫声,这种叫声会使整个狐獴部落的移动速度增加。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冲锋号”一般的叫声同样也是狐獴回应队友的方式,表示支持大家一起快速移动。
狐獴(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只是一只狐獴发出这种声音,并没有其它狐獴回应,狐獴部落的移动速度只会小幅提高,从原本的3.31米/分钟提升到4.1米/分钟;如果有另一只成员以同样的叫声回应,部落的移动速度会提升到4.86米/分钟。不过在这两种情况下,整个部落通常还会在同一块土地上继续觅食。
可如果三只以上的狐獴都发出这样的“冲锋号”,这一表示移动的信号就会起效,整个狐獴部落都快速奔跑起来,速度达到9.85米/秒。不过,和非洲野犬不同,无论是狐獴首领还是普通成员,无论是雌性狐獴还是雄性狐獴,发起“冲锋号”的效力都是一致的。“3”对狐獴来说就是“法定人数”,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而且,这种“冲锋号”信号并不会影响狐獴移动的方向。也许,对于狐獴这种主要以昆虫为食的动物来说,由于猎物广泛而且猎物主要分布于地下,去哪儿并不是它们考虑的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什么时候去。所以,这种叫声也许是在告诉同伴,“我这儿没有食物啦!”而当超过三个成员都发出了这样的警报,就说明这块觅食区域已经不再适合觅食,部落不得不开始迁徙。
类似这样用声音向同伴传递离开信号的还有寒鸦(Corvus monedula),它们在天刚亮时就开始叫个不停,聒噪地表达自己想要离开栖息地的意愿。如果参与鸣叫的寒鸦数量越来越多,鸣叫的强度增加得越快,它们就越会提前起飞。当叫声到达了一定强度,就像触发狐獴迁徙的“冲锋号”那样,“呼啦”一下,整个栖息地的寒鸦都一起扑腾着飞走了。
出发前的寒鸦(图片来源:原论文)
是民主,也用伎俩
然而,对另一些生物来说,它们不仅需要沟通何时出发,还需要决定去往什么方向。例如,对以虫子和水果为食的树栖灵长类卷尾猴(Cebus capucinus)而言,它们常常需要在觅食地点之间移动。可因为繁茂的枝叶会阻碍它们看到其它家族成员,所以它们更倾向于使用声音信号来和其它成员沟通前进的方向。
1991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苏·博因斯基(Sue Boinski)来到位于哥斯达黎加西北部的一片热带森林。她发现,成年卷尾猴在指挥队伍移动时会在队伍边缘发出一种颤音,用来指示想要队伍行进的方向,如果发现某处有很多水果,它们还会兴奋地“啊啊”叫。
不过,队伍最终行进的方向仍然取决于家族中大多数成员的想法。如果听从指挥的成员多,队伍就会改变行进的方向。可时常并不是所有的卷尾猴都会听从指挥。有时候它们也会有自己的主意,想去别的地方。这时候就要看谁能说服更多的卷尾猴了。要么它们就叫得更大声,压过对方的声音,要么就采用拉帮结派的方式,甚至还会用一些小伎俩博取队友同情,让其它成员同意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支持的卷尾猴只得默默回到队伍中,听从多数成员的意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共识决策在动物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民主”过程有利于社会性动物解决日常群体活动中的分歧,并且提高了群体的凝聚力和适应能力。当然,动物之间的沟通和决策并不像人类那样复杂和精细,它们更多地依赖于本能和习惯。但是,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们的智慧和情感,也可以更深地认识自己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的特点和优势。
《环球科学》3月新刊正在热卖
各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