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痛批,谁在制造“绝望的文盲”?
“鸡你太美”“服了你个老6”“别来雌竞,CPDD”......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届小学生的口中总会蹦出些让人听不懂的网络黑话。
这是群出生在5G时代的孩子,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网感,精通各种电子产品的玩法,也无师自通社交平台的潜规则。
因而当网络热词从他们嘴里脱口而出,没人会在意,更无人苛责。
甚至只当做童言无忌的一时兴起:“玩梗而已,不必在意。”
当真如此轻松吗?
放任他们课上课下卖弄,不分时间场合地把“黑话”当表达。
放纵他们沉醉于虚拟世界,被潜移默化地侵蚀掉向上的劲头。
是要等明天到来,我们再去重视吗?
苦烂梗久矣
“—come on的喂”
“—ABC”......
如今互联网黑话俨然成了小学圈层中,最流行的社交方式了。
上课冲老师喊“报giao”,下课称呼朋友“老6”。
这些梗本身大多没什么实际意义,或是口水歌的衍生,或出自于热门游戏,只是从本该天真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就是显得格外奇怪。
可怕的是,网络热梗已经成为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表达习惯。
他们不光挂在嘴边,甚至直接把烂梗写进作业和考试试卷上——
古诗词填空,变成了默写热门歌词:
要求写作文,不是写明星黑梗就是通篇的不知所云:
就连近义词替换,都能出现网络烂梗:
把糟粕当珍馐,实在是太离谱了。
这届小学生不讲网络烂梗,不行吗?
“我那还在上小学的弟弟张口就是网络热梗,但其实他根本不怎么上网。”
“孩子在家不上网,开学没两天回来讲话全是段子。”
这群自诩“网络弄潮儿”的小学生,可不允许自己“掉了队”,他们争先恐后地相互模仿。
网络上的段子就是孩子们有恃无恐的通行证。
在他们的认知中,觉得对网络热词的掌握程度会影响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教室课堂、放学路上,总能看到在跳一种神秘舞步的孩子。
这种“电摇”来自于爆火的网络游戏,游戏玩家们将这个动作赋予上嘲讽之意。
作为游戏的主要受众群体,孩子们的有样学样也让这一系列行为成了流通于校园的潮流密码。
在这种环境的包裹下,恁谁都会不知觉被侵染。
不学不说?就意味着“不合群”,就要“被排挤”。
老师们有心无力,家长们苦不堪言,反而这群稚嫩的孩子却愈发大胆:
“右美沙芬一入口,与尔同消万古愁。”
他们抱着“强说愁”的玩味心态把药品当做毒物平替,胡乱地搭配汽水吃下最常见的止咳药,再配上自以为阴郁忧伤的文案,在网络上寻找“认同”。
玩梗玩到把“嗑药”当“流行”,孩子们的心理当真还健康吗?
任何罪恶的初始,都源自被忽略的细节。
孩子们看似毫发未伤,实则筋骨早已在暗地里被腐蚀。
社交网络的谋杀
“11岁女孩,打赏主播200万元。”
早就有太多的新闻,曝光了网络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只是家长们觉得“离自己很远”罢了。
老张就曾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总是莫名其妙地减少,记账本上他是算了又算,可总是对不上。
要不是查了账户明细,他根本想不到会是自己年仅12岁女儿的“手笔”。
两个月前,他曾给女儿开通了亲属卡。这两个月里孩子就是用这张“卡”在游戏里充值了7万块钱。
加上直播打赏投入的金钱,张先生平白损失了将近10万。
十万元,是什么概念?
对于靠着回收废品为生的老张一家,这笔钱不知道要攒多久,也不知道要从牙缝和袖口里抠出来多少才堪堪够用。
何况,这还是为家里老人备下的救命钱。
不止是老张,有太多父母咽下过同样的苦了。他们哀痛变得陌生可怖的儿女,憎恨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我妈手机的开屏密码就是支付密码,我试了一下就成功了。”
“为了能免密支付,我分了220次才付完钱。免密支付的额度什么时候才能再大一点?”
一定是孩子们不懂事吗?原先听话的儿女怎么变成这副模样的?
小视无意为这些“早熟”的孩子开脱,但作为成年人我们太清楚社交网络的夹缝中藏匿的无数双眼睛了。
他们盘踞在黑暗里,变成孩子们渴望却不曾拥有的糖果和玩具,变成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朦胧初生的诱惑,再结成一张巨大的暗网等待猎物的上钩。
纪录片《呵护明天》中揭露了主播们的套路:
图源:《呵护明天》
先是在直播中娇声连连鼓励网友刷大额打赏,再是引导网友冲榜。甚至,还会在私底下与打赏人保持联系。
尽管这群网红私底下在聊天过程中得知了打赏人只是未成年,她们也不绝不会就此收手,反而会利用情窦初生的朦胧,营造出虚假爱意的迷惑。
图源:《呵护明天》
她们深知这畸形生态背后的金主不是财力雄厚的大哥就是庞大的未成年群体。
她们更清楚这打赏的钱都是从哪来的,可她们又怎么会去在乎别人父母的血汗?
图源:《呵护明天》
孩子们分辨不明,就只会被躲在屏幕后面的有心人利用。
正如那个滋长在暗地里的“蓝鲸游戏”。
那是一个持续50天的“死亡游戏”,游戏的任务比如“用匕首在身上画鲸鱼”,比如“三天不吃不喝”,再比如“看一整天恐怖片”。
从一天的自残到最后一天的自杀,每一个任务都在环环相扣。
这个游戏的设定就是摧毁人向上的灵魂,再一步一步把孩子们拉进黑暗的漩涡,引导他们走向生命的极端。
坏人蜗居在聚集了大量未成年的QQ群里,试图用“解脱”“往生”渲染着对生命的不敬与死亡的无惧。
“好奇入群,那害怕退群就行了啊?”
可想中途退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旦中途放弃,女生入群时拍摄的裸照就会被散播于网络,而男生则会被人威胁“根据提供的身份信息和家庭地址,追杀到你家里”。
像这样充斥着暴力、血腥与软色情的自杀诱导,没有门槛,任谁都能轻易入局。
可这哪是社交网络上的暗黑游戏,这是赤裸裸地谋杀啊。
也许我们不会觉得有谁会轻易地落入陷阱,可成年人的逻辑并不适用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恰恰是这种成年人眼中匪夷所思的谬谈,才是孩子世界里最好奇的诱惑!
一步错,步步错。放任发展就会变得不可控,这绝非危言耸听。
所以,谁又还敢说批判小学生说烂梗是在上纲上线呢?
还能挽救吗?
自网络普及以来,我们没少听说青少年被互联网蛊惑而做下伤天害理的事儿。
13岁少年因玩网游成瘾,从高楼一跃而下;
不满父母对自己沉迷网络的管教,用钝器砸死亲生父母后从父亲身上搜出27元现金继续返回网吧上网;
未成年早孕成网红,直播带货赚得钵满盆满,引得无数同龄孩子模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有太多极端化的信息,等待着一个又一个缺乏辨别力的孩子掉入陷阱。
那些低俗的烂梗、恶趣味的言语,不是无关痛痒的玩笑,而是在剥夺孩子们多元解读、深度理解、自我思考的能力。
如今,我们无法隔绝浮躁的互联网,但至少可以积极引导,给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绿荫。
长期被刺耳的BGM刷屏,我们似乎都忘了,泱泱中华的千年文化蕴含着多少韵味。
图源:《典籍里的中国》
那些穿梭时光的文化片段,不仅是在为孩子灌输知识,更是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启迪他们对世界的思考——
说思念不提情思,反而说月亮;说离别,不道伤感,却去写灞桥折柳;用一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写尽少女情思。
在一卷卷史书记载的往事里,也总能见到别具巧思的表达。
乾隆年间的殿试中,有一考生刘凤诰因独眼样貌而受乾隆有心的戏弄:“独眼岂能登龙榜?”没想到刘凤诰从容对答“半月依旧照乾坤”。
听到这个回答,乾隆暗叹考生才华,继续考到:“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又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从而摘得探花桂冠。
一段佳话,一次翻身,都源自自身的沉淀。
图源:《典籍里的中国》
念兹及兹,这怎能让我们不去痛恨,恨那些含蓄的韵脚和婉转的表达如今统统消散,恨轻浮与浅薄占了传播的上风?
就算时间拉回现代,文字与表达仍有其独特的魅力。
有消息称滴滴入局外卖业务,美团创始人王兴表态“美团和滴滴打起来是一场战争”。
对此,程维借成吉思汗下过的战书给出回应:“尔要战,便战”。
豆瓣9.0高分作品《怦然心动》,韩寒给出的翻译不知道戳中多少人的心: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图源:《怦然心动》
太美了,这些醉人心弦的表达。
先恨鲫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再憾消亡的文化美学。
我们当真丢掉这些表述,又还剩下什么?
难以想象如若非用烂梗搭建起语言系统,我们真的要逢人喊“老铁”,事事哭“栓Q”?
我为我们不再好说话而难过,我也为匮乏的明天而担忧。
很高兴,总有人在试图对抗着潮流,寻回知识的武装。
这段时间社交平台有一个话题#文字的力量振聋发聩#,或许属于中文的表达正在复兴吧。
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们无法阻止有关俗气的传播,但我们仍能拼尽全力去创造环境,创造一个让未来足以受益的当下。
我迫切地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当然,那受益的不是我。
但是,受益的不是我吗?
19 / Mar / 2023
监制:视觉志
编辑:虫二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