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绝望的文盲?
截止今天下午《满江红》票房,已破40亿。
可官博却静悄悄,不似以往连发票房喜报了。
或许,是被骂怕了。
前几天,满屏都是“满江红翻车”的热搜。
新年档的最大赢家,遭到了网友的狂批。
何至于此?《满江红》究竟怎么了?
不解的「质疑」
“好像一个绝望的文盲说出来的话。”
“这种降智言论,就是在误导小孩。”
网友们痛骂的,并非电影本身的问题,而是《满江红》官方微博的“文盲行为”。
点开热搜词条,早有博主将网友们的质疑汇总,洋洋洒洒竟有十几条之多。
其中有很多离谱的低级错误,的确本不该发生。
票房破21亿的喜报配文为:“不忘靖「康耻」,忠义「犹未」尽。”
或许,官方想借用《满江红》里,“靖康耻,犹未雪”一句。
却独独框起了“康耻”,让人不免质疑,“靖康作为宋钦宗年号,代指’靖康之耻‘这一史实,怎么能分开表述?”
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网友们都接受不了。
兹事一爆,舆论发酵,网友顺腾摸瓜,又发现了另一篇票房喜报文案:“「踏破」山河,恭「贺」新春。”
踏破,在语境中本就带有掠夺之意,而“山河”在日常语境中代指的是祖国疆土。
本是一则喜庆的新春祝福,却写得“不伦不类”,语义模棱两可,看得人更是满头问号。
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进词条的讨论,好像开启了一场“全民来找茬”的行动。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万达电影发布的海报中,书法呈现竟然有着明显的低级错误。
把“怒发冲冠”的“髪”错写为“發”,尽管繁化简后都是一个字,但字义却大不相同。
更是直接把“冲”“凭”“栏”等十余字写作简体,如此繁简混用,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还有细心的网友指出了电影中的逻辑错误,说瑶琴唱的小调“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来自南宋末年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这首词写于故事背景发生后的一个世纪后,尽管词曲里家国小爱的情怀无比贴切,可基本的时间逻辑错了,就会让人感到不适。
评论区里,有人质疑也就有人解释。
他们觉得,如此“苛责”一部电影,实在是小题大做了。
有人说,“靖「康耻」”只圈出来后半部分,属于工作室的“巧思”,是要在票房喜报中连出一首完整的《满江红》。
选用《一剪梅》,也无非是看中了“红了樱桃”这句词,对得上情节。
可无论如何解释,有关史实,不可容下半点错,这绝不是小题大做。
“靖康耻”就是「靖康」耻,是旧国度之难,是前人血泪屈辱的教训;
“踏破贺兰山缺”,是岳飞征战一生的恨,是古人家园尽毁不忘哀唱的“国破山河在”;
书法文明,更是绵延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这样的错误,真的不该被错写。
消失的「匠人」
有人说,这种过度解读是一种“发难”。
可要说发难,中国网友又是在向谁发难?
是春节档中合家欢的电影吗?是奉为“国师”的张艺谋嘛?
我想,都不是。
而是向在这些在电影行业里,逐渐消亡的对待艺术的匠人精神。
如今,国潮当道,或多或少我们总能从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所谓“文化”的影子。
它们打着高帽的噱头,却不知贩卖的又是什么里子?
去年,一部主打“搞笑、甜宠”的古风剧《我叫刘金凤》在影视平台上播。
图源:豆瓣
开播之初就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影视剧更是被网友举报到做下架处理。
女主李嘉琦(原艺名:辣目洋子),剧中所着华服上出现了大量的“小纹车轮”“樱花”“雏菊”花样。
作为一国之主,衣服不再是影视剧中君王常见的龙纹黄袍,而是蓝底菊纹。
这花纹样式,没有半点中华传统服饰该有的大气,反而透出满满的日式风味。
我国从古以来,时至今日,都从未有过在衣襟衣袂上推崇绣制过这样的花式。
剧中,在男女主抬手间,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肩部、腋下有做“缺口”的断开设计。
这是日本独创的“身八口”与“振八口”。中华民族,泱泱文化,真的没有可以借鉴的服饰造型了吗?
如此“以倭代华”,这是实打实的“毒剧”。
反观,《甄嬛传》里华妃头戴大凤点翠,尽显威仪;
图源:《甄嬛传》
《清平乐》为最大程度还原大宋传统,邀请到《国家宝藏》的服饰顾问陈诗宇老师参与礼服考证。
图源:《清平乐》
在影视剧里,对于服饰我们一向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排他性”。
不止为了观赏,更是为了在潜移默化的传播中,彰显出属于我们一朝一代的天资风貌和人文之美。
可是这些,统统都在被消磨。
不止是服饰,更有影视作品乱改史实,为了剧情编排历史结局。
就曾有《大明风华》,丑化朱元璋,“吓坏”网友。
图源:《大明风华》
一代帝王枭雄,白手起家,创伟业奇功。
可以评价他的多疑、心狠,独独不该仅仅因影视剧中的外形,而被网友定性为“猥琐”“骇人”。
在后面的剧情中朱棣与建文帝和解,可历史上的皇权争斗又如何能单单一笑就泯了恩仇?
影视作品本就是放大在荧幕上传播、讨论的,不讲逻辑、没有态度容易贻笑大方。
纵观影视剧史,那些被留名传唱的好片,无一没有做到细节考究、宣发得当。
87版《红楼梦》之所以每每提起就被奉为经典,就是做到了高度还原、细节必究。
图源:《红楼梦》
在12集里薛蟠请客,镜头里餐桌上呈现的暹猪、鲜藕、鲟鱼,每一道菜都按原著还原。
在“中顺王府来人找贾政,问贾宝玉琪官下落”的片段中,原文写“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盒。”
图源:《红楼梦》
画面中道具摆放,景致错落,无一与原著有二。
更别说,整部剧用了2500多套服装,只为力求忠于原著。
单单是金陵十二钗的妆造、服饰,就无一雷同。每一袭都尽显女子性格,更是以极繁衬出了这曲没落贵族的悲歌。
戏中究细节,戏外磨口碑。
为了拍好这部剧,央视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进行了红学探讨,前面忠于原作,后面则是根据前80回的伏笔,重构故事,留下更耐人寻味的篇章。
有道是“近红楼,远红学”,倘若影视剧都没有如此匠人精神,那么这些有关中华传统中的美与文学,又该由谁来传播呢?
好的作品是如此,它们敢于在细节上见真章。
我们之所以如此苛责《满江红》,是它以历史做基底,极尽渲染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
那么,理应做到基本的宣发正确。
明明多一次审校、多一点细节纠察,就会少很多的误导,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正视。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存在于每一处细微点滴。
消磨的「传统」
泱泱华夏,承千年古韵。
中华传统文化有太多的美值得流传、歌颂,我们想看到的绝不是那些流于表面的浅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仅是衣裳一隅,就足有说道,一襟一袂都承载了时代演变最鲜亮的底色。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秦汉时期,女子们上衣下裳,以曲裾裙为代表的深衣,质朴又端庄。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盛唐时期,随着文化的交融盛放,前卫的抹胸儒裙搭配半透的披帛成为流行。
春光娇颜色,美人肤如脂。雍容华贵,在衣衫中尽显。
在那些有关美、有关大胆的描述中,盛唐总能占据一席。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宋元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让人们的穿衣风格变得保守。
襦裙内束围裙,外加对襟长衫,浓艳娇媚开始变得素雅清浅。
自古以来,人的衣冠人的礼。
上衣下裳,意喻天地阴阳;圆袖交领,又意天圆地方;中缝垂带,则指人道正直。
在那些一步一摇曳的旖旎时光里,炎黄子孙又岂曰无衣?
只是有些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简化了,但这绝不代表着,它们的消亡。
在《与世界说》中,华服文化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力量向我们展示华服之美。
华服文化传播者@千里尘,用时8年,走遍我国的山川大河,将那些磅礴的、秀美的风景绣于华服之上。
《敦煌》取景于白雪覆盖的鸣沙山,那里有着敦煌深处的鸣唱。
阳光穿越云层,打在党河之上,有着佛光初显般庄肃;
《火焰山》借用神话故事里的传说,讲述着西域佛国古老的繁盛。
下裙由橙渐变至深青,绣有莲台、寺院与云雾,还原千年前令人神往的秘事;
《玉门风》采自玉门关外,在戈壁残垣之上,是对疆土的守望。
上衫似黄沙,下裙为夜空,披帛则是白天的苍穹,华服着身凝望东方神采。
千里尘说,“出生于90年的我,从小就是是看着日本的动漫、美国的电影,听着欧美和日韩的流行音乐长大的。
在一次次文化冲击的同时,时常在想,我们的文化又是什么?”
礼仪之邦,衣冠上国——衣冠不仅仅是美的延展,更承载着千古流传的动人传奇。
可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真庆幸,在这样的快时代里,还有很多人在为“华服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化的传播与输出,靠的就是这些默默低头的赶路人。
有位中国女生@周宝宝,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在海外邀请外国人体验汉服文化的短视频。
图源:@周宝宝
她邀请到形形色色的外国友人,亲手为她们簪上发髻,围好特色华服。
不同的骨骼面庞演绎中国传统服饰的不同韵味,有人新奇地驻足,有人啧啧地称赞。
图源:@周宝宝
在那些华夏之美与异域风情的碰撞中,我看到那些属于东方的大气与包容。
中国传统之美不仅有华服之博大,甚至,小到女子眉形都满是妍丽与讲究。
“懒起画蛾眉”,用墨勾勒出来的如蚕蛾触须般细长的眉形是古代女子的钟爱;
“长眉入鬓”,自蛾眉演变而来的,长而阔,尽显贵气;
“眉如远山含黛”,远山眉宛色淡如水墨,若秋水连山;
还有阔眉、却月眉、青黛眉、桂叶眉、倒晕眉、一字眉,光是从字面就足以能想象出那些含笑的风韵。
我们真的有太多的文化之美可以被记录、被传播了,怎么如今的影视作品却成了如此模样?
折子里婉转的悲歌不见了,曲子里传颂的深意丢失了,就连那些被世界所惊叹的东方美学都在流失。
是文化真的在消亡,还是有心人太少?
我们只好大声呼吁,试图唤醒沉默的、刻在骨血里的华夏大美。
我们要看的,绝不是能猜到结局的平仄,也不要拉扯不清的情爱。
我们要的是月下西楼,春闺梦里;要春风得意,少年风流。
要山河醉意,马背秋风;也要登科折桂,天下第一流。
要博古通今,长风泱泱;更要九原大流,千年华章!
6 / Feb / 2023
监制:视觉志
编辑:虫二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