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仰望北斗,星空浪漫
二十多年风雨,几代人的努力,北斗系统终在太空建成。青年科学家徐颖参与北斗建设,见证它的落成,又从幕后走到台前,推动北斗系统进入生活,为更多人所知、所用。她打破尖端科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屏障,致力北斗的下半程走得更好。
你很容易看见徐颖身上“谦逊”的气质。
问她科学家式的思维是怎样的,她回答道,自己算不上科学家,“更偏向于工程师”。如果追问下去,连工程师也不是了,又回到她习惯自许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问她做了科普工作七八年,至今坚持在做,这与她专事的北斗系统有何关系。她回答说,是为解决“不敢用(北斗)”的问题。
仅此而已吗?“对,仅此而已。”
徐颖
问她上学时的事,如何4岁上小学、16岁考入大学、32岁成为中科院博导……徐颖浅浅笑着,说:“没什么特殊,就是正常上学”,“平平无奇的成绩好的学生”。
她似乎拒绝“特殊”,从不把自己放在异乎寻常的位置,也拒绝那些夸张的赞美。一是一,二是二,就事论事。
这是徐颖的风格,谨慎引申,不作升华。难怪有媒体说,她是一个让人又怕又爱的采访对象。
就连外界称她“北斗女神”,徐颖也觉得太过drama(戏剧化)。
别叫女神
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
中科院举办的一个科普节目,叫作SELF讲坛,“它会邀请各种各样的科研工作者去讲,当时邀请到了我”,徐颖说,那本是很寻常的一件事。
谁也没想到,一场不到20分钟的演讲,令徐颖迅速“出圈”。
徐颖在SELF讲坛演讲
作为大国重器的北斗系统,其建设过程在徐颖的讲述中,情节起伏,惊心动魄。“通常卫星发射只有延迟,没有提前”,徐颖讲述说,但北斗实验星的发射必须提前。
寥寥数语,勾起悬念。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需要知道,卫星发射信号时,须使用规定范围的频率资源,作为介质传输无线电信号。
按照国际电联的规定,频率资源“先到先得”。
当时,北斗申报频率的最后期限将至,北斗实验星必须提前发射、并向下发出信号。2007年4月17日,在申请到期前的24小时内,中国科研人员拿下了频率资源,这是航天史上罕见且精彩的一役。
北斗导航系统
“我印象最深的卫星发射,还不是这一次”,话锋一转,徐颖开始讲述北斗第9颗卫星发射的故事了。
幽默是她的拿手活儿,“雷电和恐怖片更配哦,那么雷电和什么不般配呢?不错,就是卫星发射”。
但北斗第9颗卫星的发射,就在一个雷雨天。
原本远离日常的航天建设,在徐颖的讲述中趣味横生。频谱资源是什么、导航系统原理解释、北斗能用来做什么、军码与民码的区别……这些晦涩的科学知识,也融入了故事当中。
视频出圈,名气即来。
徐颖说,当时没想过这样火,就是现在也没弄明白。
演讲中的徐颖
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工作与生活。如果没有走红的话,还会继续做科普吗?
“不好说,可能就不会做那么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邀请去做吧”,徐颖坦诚笑答。对于不确定的事,她可以随遇而安。
让徐颖表现出明显介意的,恐怕只有“北斗女神”的称呼了,“太过drama,在学术圈里格格不入”,“有一种过气网红的感觉”。徐颖愿意做科普,但这种名声,她只想逃。
北斗,心之所系
光环加持下,科普活动的邀约纷至沓来。“有人邀请,又有空的时候就做,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演讲有长有短,一部分被录制下来,视频散见于网络论坛。如果看得多了,会发现徐颖“最想讲的”,一直是为什么要用北斗,以及如何用好北斗。
2016年的演讲中,徐颖就表示,北斗系统面临着“不想用、不敢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她心之所系,也是她几乎所有科普演讲的“母题”。
2021年10月17日,贵州省贵阳市,一位小朋友参观“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模型
为什么会“不敢用、不想用”?
不敢用北斗,主要是对性能的疑虑。
在徐颖的印象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对北斗系统存在质疑。有人打比方,把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比作正版,而北斗系统就是“山寨版”。这个比喻显然悖于事实。
北斗已经证明了自己。北斗的建设,技术上经历了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过程,“‘不敢用’的问题,基本上没有了”,徐颖语气轻快,“事实是,大家(用起来后)觉得精度挺好,稳定性也靠谱”,在市场的普及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不想用”的问题,影响因素较多,在徐颖看来,主要是使用成本和使用习惯。
任何一个生态都是逐步建立的。如同5G手机,在发展之初成本高昂,售价较贵,但在供应链及生态建立以后,成本被规模摊薄,才能令5G变得普及。
北斗系统的应用也类似,徐颖曾在科普演讲中提到,北斗系统投用的早期,终端上芯片的价格约100元一颗,相对应的,美国GPS系统的芯片仅2美元一颗。
进一步地,生态会影响用户的习惯。更完善的生态,不仅是更低廉的使用成本,还有更全面的配套支持、定制服务。
北斗卫星图(图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
徐颖一如既往,擅用比喻,“就像一个安卓机用户,用久了以后,很难把手机换成苹果”。
在徐颖看来,“不想用”的问题依然遗存,但是不明显了。
7年时间过去,“不敢用、不想用”的焦虑,终于是得到美好的回应。“现在大家都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我们肯定是要用北斗的,它是我们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现在我们更多关心的,是怎么让北斗变得更好用。”徐颖说。而在“更好用”的这条路上,没有止境。
于是,步履不停。
徐颖告诉南风窗,过去的2022年,工作强度比以往只强不弱。北斗专项虽然在2020年完成,但北斗应用仍要开发,比如导航领域还要做新的发展和探索,她的团队目前正在论证这些新的方向和课题。
科研与科普
提到个人私事时,徐颖的回答总是简短。“走红”多年后,网络搜索徐颖的信息,也几乎都与北斗相关。她的家庭、成长与生活,只是极少地夹叙其间。这一点上,明显区别于其他“红人”。
“我不愿意讲个人的事,因为觉得没什么值得说”。徐颖倒也开诚布公。
但是提起北斗、提到工作,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只不过,要介绍一位科研人员的工作,仍是困难的。
徐颖
2022年5月,徐颖获得“五四奖章”,她的成就简介是这样的:
“主导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D/GNSS)电离层监测接收机,支撑构建了当前国内最大的电离层闪烁监测网络,填补了中国气象局电离层应急移动监测能力的空白。”
每一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读不懂了。
徐颖试着作了解释:这是北斗在气象领域的一个应用。地球外部有大气层包裹,当中有电离层,充斥着带电的离子。北斗卫星发射信号,在穿过电离层时,会对信号产生影响。
这意味着,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发生了变化或异常时,会影响地面上信号的接收。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但是反过来,这也意味着,通过在地面上接收信号并观察,我们就可以研究电离层的变化。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电离层影响北斗系统的通信、导航等功能,它的状态是“空间天气”的一部分。通过GNSS的方式来监测电离层,这是由徐颖牵头、组织的一项课题。
当然,这只是徐颖牵头、参与的课题中很少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与普通人之间,隔着一层屏障,这个既定的事实,有好处也有缺点。
虽然“北斗女神”的称号很别扭,但好在,学术圈内对此毫不敏感,“我们行业里,名气的高低不影响判断,一个东西能做的就能做,不能做就不能做,遵循这种唯一性的评判标准”,徐颖表示。
科研工作的性质,令她能够屏蔽外部纷扰,“冷板凳”坐得安心。
徐颖
但徐颖并不是蜷缩在象牙塔的学者,她身体力行,抽时间做科普工作。无论对面的是中小学生、大学生还是社会人士,她愿意再讲一遍北斗系统的价值与功用,分享她最新的想法。
不只是自己做,徐颖也呼吁其他科研人员一起科普。按她的说法,要打破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屏障。
“大家都说,科技要创新,我们国家缺少从0到1的创新,创新从哪里来?”徐颖说,从0到1的创新,一定是长在一片特别“肥沃”的一片土地上,是全民整体的科学素质都提高到一定程度。
要做到这点,就要让专业的人科普自己领域的知识,这本身就是科研人员职责的一部分。
为工程师做一些呼吁
一个学者的“金标准”自然是学术水平,但成就感的来源不止于此。
徐颖分享了一件小事,她偶尔想起,仍觉感动。“忘了哪一年,我们去山西灵丘县一农村学校做科普”,徐颖说,那里的孩子在课本之外,接触科学知识的机会少,他们听课都听得很开心。
徐颖并不常用微博,隔了很长的时间了,她才偶然看到,一条长长的私信躺在对话框。
这是当年课堂上一名学生发来的,“他告诉我,他是听了我讲的课之后,才对航天感兴趣了,以后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徐颖回忆此事,微笑起来,成就感不言而喻。
徐颖/图源:《她改变的》剧照 郑伊凯 摄
说起自己的求学经历,徐颖反而说道,自己是没有什么计划的,一路走来是顺其自然。她努力撇清自己是天才的说法,“上学上得早,4岁上小学,其实那时候也常见的”,“一路正常上学,没有跳级”,读到16岁参加高考。
她也不觉得自己成绩顶尖,“名列前茅,但不是第一”。课余的生活,她也没什么天才的爱好。“只是爱看小说,还不是经典名著,只是看一些故事性强的小说,武侠小说这类的。”
连填报志愿,她也是懵懂的,选填了通信专业,父母并不反对,“我们那个时候,好像父母其实不太管你”。
16岁的徐颖就这样随遇而安,到了北京,“完全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
2003年,徐颖本科毕业,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一年后,导师着手做北斗二号一期接收机的课题,她又是“自然而然”加入进去。没想到,从此开启了与北斗的缘分。
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传奇趣事,徐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坚定而扎实地成为了一名科学家。
自然,科学家只是大众常用的一个统称,在科研人员圈内,又有更细致的类别划分。
徐颖说,严格意义上来讲,包括她在内的一众“北斗人”,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科学家,更准确的称呼是工程师或科研工作者。
“科学这个体系,不仅有发现世界运行规律的大科学家,也有实现具体技术的工程师。”工程师专注解决问题,最大的诉求就是把东西做出来,真正用起来、发挥它的使用价值。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所谓工程师的思维,徐颖认为是“做一件事,会希望把它的指标尽量做高、做到极致”。以北斗为例,普通人需要的定位精度可能10米级或米级就够了,但工程师追求一寸一寸地向下走,分米级、厘米级、毫米级,甚至更小。
“它总会有它有用的地方。”徐颖解释,看起来极为苛刻的标准,可能正好在某个地方能用上。应用的时候可能又有其他条件需要满足,他们再去解决。这就是工程师的事。
因此,开发北斗的应用,将它推广,把它用好,这是一项无止境的事业。徐颖和她的伙伴们也乐在其中。
徐颖希望为工程师群体“做一些呼吁”,了解他们的付出与价值。北斗建成的过程中,历经二十多年,有30多万科技人员,这许多是不为人知的“螺丝钉”,可能永远不会有“一朝闻名天下知”的时候。
可是作为北斗人,“我们是国家队,那就应该做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徐颖/图源:《请回答之先行者》
作为北斗系统这样“大国重器”的研发人员,徐颖明白其中的厚重,以及那份来之不易的光荣。如果说,做科学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那么做工程师的,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同一件事,需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
说起这些的徐颖,表现得理性、坚毅,不再是做科普时、以幽默与温柔示人的她了,但是,或许这是更真实的她:北斗人徐颖。
只是她还保留看小说的习惯,如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刘慈欣的《三体》等,依然是故事性强的小说。“读小说对于我,相当于休息。”徐颖笑道。
成为一名航天领域专家后,凝望太空成了工作,这时仰望星空的话,还会不会感到浪漫?
“会,”徐颖很快作答,“还是很浪漫!”
“你用望远镜看过星云吗?特别地美。木星也很美,月亮也很美。每个人其实都会有生活当中琐事的烦恼,你在看星星的时候,你会暂时忘掉这种东西的。”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题图来源于《她改变的》
点击图片查看「2022中国社会价值年度榜」合集
编辑 | 何焰
值班编辑 | 莫奈
排版 | 菲菲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Fengyx778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