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结婚恋爱,也要学会独处
文|读者:May与五月
听同事吐槽老公,说她老公一刻都无法自处。
周末,同事想安静地在小房间看会儿书,享受独处的一天。她老公却仿佛受不得这种冷落,平时连小房间的门把手都不碰。但只要同事坐在房间,他就频繁进进出出,还三不五时地喊她名字。时常打断同事看书的思路和独处的状态,让她很是烦躁。
起初我只以为她老公在撒娇,想增加周末共处时间。结果她眉头一拧,“才不是呢。他就是没法一个人待着。他又不打游戏,也没有需要大片安静时间的兴趣爱好。所以他就没法像我这样一个人待着,他一定要有人陪着。情愿我和他一起坐沙发上刷手机,也不想让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
《小森林》剧照
同事的困扰,让我想到熊浩老师在某期播客中聊到有关独处和热闹的话题,他说,“一个人的欢愉是澎湃的,但获得门槛太高。” 其门槛之高,在于要想获得独处的欢愉,首先要具备独处的勇气,其次是享受独处的能力。
在过分强调“合群”和“好相处”的职场环境中,独来独往的个人主义是不被推崇的,即便这种性格并不耽误工作,也难免被某些好事之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可实际上,独处之人所需的能量并不亚于社交达人。
在能够坦然独处的人群中,有人天性如此,有人后天养成。
我的童年生活和《东京八平米》的作者吉井忍颇为类似,“小时候我喜欢一个人玩,玩法无穷,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总觉得身边有意思的东西挺多的。可以忘我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此很小的时候就被长辈和认识的亲朋好友判定为不太合群的类型。我倒不觉得自己孤僻,也不是故意搞特殊。而是天性喜静,也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缺乏处理热闹的能力。因而相较于集体活动或人多的场合,更偏好安静的场所或独处。
《独自在海边的夜晚》剧照
那会儿我妈还抱以希望,认为女大十八变,长大了就会合群了。也不知“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该怎样怎样”的逻辑推断是怎么在长辈中流行起来的,总之我以个体实际案例推翻了上述论断。
她对此很是失望,在我踏入职场后反复提醒,“你这么不合群在公司里是混不开的,要吃亏的。”只可惜魔羯座天生反骨,我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不合群有不合群的混法,况且只要活干的好,合不合群也没那么重要。
在后天养成派中,日剧《独活女子的推荐》中的女主角五月女惠则是其中之一。作为东京独活女子的代表,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全然的勇气去开展各种独行活动。无论是一个人吃法餐,一个人工厂轮船夜游,一个人去寿司店却只吃相同的海胆寿司…...每一次活动都是在积攒独处的勇气和能量值。
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和以前相比,我已经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了。正因为独活,如果我不在意他人眼光的话,不可思议般的,他人也不会在意我。从另一方面来说,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这次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
《独活女子的推荐》剧照
可见能够坦然独处的人,所付出的时间和勇气成本并非表面所见这般轻松。既要有说“不”的勇气,也要有做自己的决心,还要平衡工作生活中必要的人际沟通。
具备了独处的勇气和心理配置,接下来才进阶到享受独处的能力。
跨年夜那天和男朋友通话,聊起独处的话题。我们都有过独自旅行的经历,也很享受独行时的自由与专注。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独自旅行时,眼前的世界会被无限放大。因为没有别人,所以更能心无旁骛地将自身归于旅行地的一部分,和城市里的街道,萍水相逢的店员,途中吃过的每一份食物也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联结。
对我来说,独处还是一场缓慢的能量积蓄,无需和同伴来回拉扯的商量,也不必心不甘情不愿地相互妥协,有的只是解放天性的自我对话和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探索。我可以放任自己纠结于选择哪块蛋糕;和陌生人漫无目的的聊天;在美术馆和一幅画展开沉默的精神对话;在夕阳中观察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走错了路却意外收获一片新的风景。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独处的愉悦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海面,它也许达不到群体热闹的瞬间登顶,却也不会霎那熄灭。当时的情绪和体验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累积和深刻,并且在此后的日子里持续释放快乐。
青山七惠显然更懂独处的欢愉。她在《一个人的好天气》里写到,“用起承转合来说,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在经历“起”之后,会持续几十年的“承”。但其实我觉得其间有无数的高潮,也许散步烹饪发呆的时候才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人生的某些时刻,当我们无法通过倾诉或群体活动来缓解工作或生活中的烦躁焦虑时,不妨尝试独处。
《欲望都市》进行到第五季时,Carrie恢复了单身。她不急于摆脱单身,也不让自己陷入失恋的痛苦中。而是自豪地宣布,纽约是最棒的单身之城,城市就是她的恋人。她每天照旧打扮地光彩照人,去看展、去看电影、去书店、去吃brunch——尽情享受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恋爱。
《欲望都市》第五季剧照
在她结婚后,她仍然选择保留那套单身公寓。为的是让她的三个姐妹包括她自己,在任何需要独处的时刻,都有一处独立安静的空间供她们恢复能量。
在考虑独处时,不必非得像Carrie一样,有套完整的小房子,那毕竟太奢侈了。也不是非得有个八平米才能实现独处。更多的是一种静下心来的状态和自我相处的决心。
譬如《东京八平米》的作者所表达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以及对其的定义。它不指实际面积,而是指心中的某一块地方……在那里你不用伪装,可以好好地面对自我,尽可能地去享受当下。”
如果因为无法忍受独处的空虚和孤寂,错过了和自己相处的快乐,那得多可惜啊。
排版:小映 / 审核:然宁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