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创始人辞世,他的摩尔定律如何长久影响世界?
”
上周末摩尔定律的发明人,英特尔公司创始人Gordon Moore去世。2016年《经济学人•商论》曾发布文章预测“摩尔定律之后”的发展。摩尔定律并不是物理的铁律,但它很好地描述了芯片时代(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的增长模式,可以用指数级发展,或者乘数效应来形容,但摩尔定律更形象。摩尔定律也是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和硬件迭代的某种竞争规律,英特尔也曾经是这种节奏的主导者,直到它的芯片的产品周期被打破,包括苹果、英伟达等企业公司在GPU领域的不断创新。而现在,以计算机硬件为主的时代也即将走到尽头,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英特尔又将何去何从?《经济学人·商论》长期关注全球企业大趋势,欢迎订阅浏览系列文章。
《经济学人·商论》2016-03-02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 ...自那之后芯片的进步与英特尔联合创始人高登·摩尔(Gordon Moore)的预测一致。根据他的经验法则,即摩尔定律,随着越来越小的晶体管被更紧密地封装到硅片上,性能提升、成本下降,芯片处理能力约每两年提升一倍。英特尔现在的Skylake处理器由约17.5亿个晶体管组成,4004芯片上一个晶体管的大小相当于50万个最新芯片上的晶体管,它们的整体运算能力是4004芯片的四十万倍。现实世界很难实现这样这样指数级的增长。如果自1971年起汽车和摩天大楼以这样的速度发展,那么现在最快的汽车速度已经能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最高的建筑物再高一倍就要触到月球了。
摩尔定律的影响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今天30亿人口袋里装着智能手机:每个手机都比20世纪80年代房间大小的超级计算机能力更强。无数行业因数字化剧变被颠覆。强劲的计算能力甚至已经减少了核试验的次数,因为比起实际试验,原子武器更容易通过模拟爆炸测试。摩尔定律已成为一种文化指代:硅谷内外的人都期盼着技术每年有进步。
但是现在,五十年之后,摩尔定律已走到了头。将晶体管做得更小不再能保证它们更便宜或更快。这并不是说计算能力的提升会突然停滞,但是这种提升的本质正在改变。芯片还会更好,但提升的速度会放缓(英特尔称,运算能力目前要每两年半才翻一倍)。计算的未来将由其他三方面的进步定义,不再只是单纯的硬件性能提升。... ...
【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阅读全文
《经济学人·商论》持续关注全球大趋势,欢迎订阅浏览。订阅商论,即可免费加入【吴晨主编领读社群】获取完整解读
《经济学人·商论》2021-09-22
Gelsinger’s opening gambit
开放式开局
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2014年接任微软CEO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Windows。对于这家软件公司这颗皇冠上的明珠,他的前任们向来严加保护,隔绝外界冲击。和他们不同,纳德拉让这个操作系统暴露于竞争的新风中。微软的其他程序原本几乎只能在Windows上运行,如今也可以运行于其他操作系统之上,包括Linux这个曾被微软斥为“毒瘤”的“开源”对手。这一步为微软的软件拓宽了市场,同时也迫使Windows在更平等的条件下与其他操作系统竞争而不断自我提升。这一过程撼动了微软的企业文化,帮它摆脱了垄断者的恶名,也为微软惊人的复兴铺平了道路。它的市值飙升,突破2万亿美元。
现在,曾经雄霸天下的“Wintel”联盟(个人电脑依赖Windows软件和英特尔制造的芯片运行)中的另一位主角也想打开窗户了。和微软对待自家操作系统一样,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也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核心的芯片制造业务。近年来,经历新品延误、技术押注失败、管理层变动等连串问题后,英特尔需要注入一些新鲜空气了。“通过我们的代工服务(为其他芯片制造商生产处理器),我们的工艺、我们的制造技术、我们的知识产权,现在都将向世界开放。”英特尔新任CEO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宣称。
如果成功,盖尔辛格的战略将重塑芯片业,让这个总值6000亿美元、在快速数字化的全球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产业进一步提升。如果失败,短期内可能加剧芯片短缺,使得从汽车到数据中心的各类产品的制造商日子更加难过。更长期而言,它可能导致本身已安逸无争的芯片制造市场进一步集中,而英特尔也将更加落后于对手。它还可能巩固亚洲在该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引发各种地缘政治争端。
虽然微软和英特尔身处科技业的不同领域,但它们在自身结构上曾经有如双胞胎。
2021-11-11
The third star
李在镕的宏伟蓝图从几年前就开始显现轮廓,但至今进展缓慢。三星电子在代工市场占有约15%的份额,而台积电超过50%。台积电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美元扩大产能。三星电子的非存储芯片收入只占总收入的7%(尽管在2005年还是零,而且公司还制造一些用于传感器等领域的专用处理器),这部分的利润占比还要更低。
利益冲突认知并非唯一的挑战。尽管存储和逻辑业务有一些共同点,可以分摊一些费用,但它们在一些重要方面有所不同。生产存储芯片的关键在于速度、数量和规模经济。制造尖端逻辑处理器在技术上要复杂得多,需要纳米级工艺,而且客户对定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 ...
↑扫码下载《经济学人》官方中英双语App↑
浏览双语全文+完整图表+原声音频
🎉订户专享福利
主编领读 · 订户专属社群
✓每日主编精选文章推送 & 主编解读
✓与商论主编沟通交流
全年商论英语学习社区
✓译者领读
✓每日一词+学人习语+译者课堂持续更新
海量商论中英双语往期内容
✓超过3000篇双语文章+译文
✓超过一万分钟主播朗读原文
✓双语纪录片
*入群方式:完成订阅 - 关注微信服务号【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并后台回复关键词“订户入群” - 添加小助理企业微信等待审核后被邀请加入商论订户专属群
订阅商论即赠全年学习社区+主编领读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优惠订阅全年商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