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照片看普京与绍伊古
4月21日,一段俄罗斯官方媒体发布的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具体情节看过报道的朋友们都知道个大概: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向普京汇报,经过五十天激战后,马里乌波尔“已完全处于我军控制之下”。
但是(关键的信息往往在but之后),亚速钢铁厂里还残余了两千多名乌军和亚速营。
绍伊古保证,俄军只需三到四天就能完全消灭乌克兰守军。
普京打断了绍伊古:
“我认为对工业区的攻击建议是不合适的,我命令撤销这一命令。必须考虑保障我们的士兵和军官的生命,不需要爬进这些墓穴。把这整个区域封锁起来,让一只苍蝇都无法通过。”
……
俄媒的视频一经播放即受到广泛关注。
毕竟之前绍伊古已经“神隐”了一个多月没有露面,坊间诸多传言。
有关军事作战的话题并不是本篇的焦点,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向视频画面本身。
以下为两个典型场景——
画面中普京身体后仰在椅子背上,右手从下往上抓着桌沿,不如往日那般淡定从容。
或许是连日指挥作战,神态方面普大帝看起来稍有些疲惫。
与中规中矩的普京不同,人称“当代朱可夫”的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亮点颇多。
他摆出了一个典型的“官场汇报姿态”——屁股只坐椅子的前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大家仔细观察二人的脚。
普京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而绍伊古却踮着脚,有点半蹲的感觉,战战兢兢。
因为这种特殊的坐姿,使得绍伊古大腿和小腿呈一个明显的锐角(发力状态),与普京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汇报过程中,绍伊古只有两种姿态:
图1-拿着纸汇报。
图2-放下纸听训示,双手靠拢在一起,宛如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窥一斑而知全豹。
通过这段视频大家不难发现,执政已二十多年的普京在俄罗斯政坛真是“神”一般高高在上的存在。
俄罗斯没有二把手、三把手、四把手,只有普京和六部尚书——大帝亲掌六部。
尤其是兵部。
普京今年年初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时的表情。
苏联-俄罗斯的国防力量体系中,国防部长地位极高,类似中国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
与美国文官出任国防部长的传统不同,苏-俄系的国防部长都是军职。
红色帝国时期,苏联国防部长大都身负卓越战功。
有一点刘邦“白马盟誓”的感觉——
“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抛开二战期间自己兼任国防部长的斯大林不谈,战后苏联的几任国防部长分别为:
布尔加宁(1947-1955)
朱可夫(1955-1957)
马利诺夫斯基(1957-1967)
格列奇科(1967-1976)
乌斯季诺夫(1976-1984)
索科洛夫(1984-1987)
亚佐夫(1987-1991)
布尔加宁是苏共排名十分靠前的常委(《苏共,1953》),五十年代以部长会议副主席的身份兼国防部长,1953年之后的实权在第一副部长朱可夫手中。
朱可夫不介绍了。
马利诺夫斯基是苏军功勋将领(赫鲁晓夫给他做过政委),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和1945年苏联对日出兵的主要负责将领之一。
格列奇科二战期间担任集团军司令,被誉为战时最有才华的集团军司令之一,《战备的前夜》中曾扬言对中国全面出兵。
……
历任苏联国防部长中只有乌斯季诺夫是非一线作战部队出身。
他曾担任苏联武器装备部部长、国防工业部部长等职(军职),凭借搞出一堆尖端武器装备高升了政治局委员兼国防部长。
霸气的戎装照
与前辈们辉煌的履历相比,绍伊古的仕途颇具戏剧性。
绍伊古1955年生于苏联图瓦自治州(现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柴旦市,有一半图瓦人(泛蒙古人)血统。
父亲担任过苏共图瓦州党委书记,据说与叶利钦是老相识。
图瓦州历史上属于唐努乌梁海,位于外蒙古西北部。
按照台湾“地图开疆”后的中华民国全图,绍伊古算是中国人……
青年时代绍伊古在大学读的土木工程专业,成绩优异。
大学毕业后,他到苏联建筑国企任职,一路做到了总工程师,俄罗斯时期还评上了地质科学院院士。
从简历大家不难发现,绍伊古其实是个专业技术人才,或者说官场中的专业技术官员。
年轻的绍伊古,有一点蒙古人的相貌特征
与1991年前后抓住历史机遇突飞猛进的普京一样(《红色帝国的掌门人 大结局》),绍伊古因为父辈与叶利钦的关系,在“八一九事件”中坚定站队叶利钦。
当时绍伊古的职务是俄罗斯联邦建筑工程委员会副主席、救援队队长。
具体级别不太清楚,不过可以试着换算一下——
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一级行政区(正省级),绍伊古相当于省里的建设厅副厅长,省救援队队长。
估计是副厅级或正厅级干部。
俄罗斯联邦从苏联独立后,掌权的叶利钦将原苏联民防总部与俄罗斯联邦救援队做了合并。
一个省里的行政机构吞并了国家部委机构,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
于是绍伊古便从正厅级的省救援队队长,一跃而成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首任部长。
鲤鱼跃龙门。
此后他担任这一职务长达二十一年,主管俄罗斯的民防、消防、自然灾害救援等工作。
2012年5月,绍伊古改任莫斯科州州长,半年后被提名为国防部长。
由此成为苏联-俄罗斯历史上首位没有任何军队履历的国防部长。
叶利钦与绍伊古
军人国防部长与普通官员出身的国防部长有什么区别呢?
天下承平日久,这里暂且不去谈实战经验、军方士气等具体问题,只聊一聊人物特质。
军人,尤其是一线带过兵的军事将领,身上往往自带一种“英雄主义”气概。
他们非常有个性,比如苏联的朱可夫、马利诺夫斯基、格列奇科等;再比如中国的彭德怀、林彪等人。
你能想象朱可夫坐着椅子的前三分之一、腿打一个45°弯向斯大林汇报工作吗?
不会的。
哪怕是站着挨领袖训斥,被臭骂一顿,都不会做出类似的姿态。
混过衙门的朋友一眼就清楚,“前三分之一”是官场老油条的肢体语言嘛。
《林彪往事》一篇中介绍过,林彪1959年之前闭关十年想打磨掉的,正是自己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
他写了那么多遍“克己复礼”,不就是在警示自己压制本性吗?
不就是希望将自己变成一个绍伊古式的人物吗?
很可惜,军事将领性格上自带的豪气干云与官场之上的“克己复礼”是严重排斥的。
古往今来,数不清的名将折戟沉沙于庙堂。
朱可夫出访期间被赫鲁晓夫采用“准政变”的方式罢官。
马利诺夫斯基口无遮拦,酿成大祸。
格列奇科不满勃列日涅夫的无限自我吹捧,遭削权后郁郁而终。
至于说彭德怀和林彪,他们的故事大家更是耳熟能详。
前者因为直言劝谏而惹来大祸。
后者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压不住自己的性子,甚至向领导耍脾气拂袖而去。
大家觉得这种蠢事绍伊古会干出来吗?
军队系统应该是一个很纯粹的系统。
军人荣誉更是一件十分珍贵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连服役履历都没有就轻轻松松获得无数军人梦寐以求的大将军衔,那么给全军上下带来的“示范效应”将是毁灭性的。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4月21日绍伊古“重见天日”时脱掉了身上威风凛凛的军装。
似乎有重新将自己定位为文官的意思。
其实作为一个上通下达、八面玲珑的文官,绍伊古一直很不错。
当年担任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时,每当发生地震、火灾或人质劫持事件,现场总有绍伊古的身影。
民众对他的工作非常肯定,人望很高。
绍伊古的语言风格十分幽默艺术,是媒体造势和担任发言人的好材料。
他担任紧急情况部部长曾有一句名言:
“我宁愿在俄罗斯的森林里挨冻,也不愿意到法国的沙滩上度假”。
感动了无数俄罗斯人。
一如呛声德国“去问问你爷爷,对俄强硬是什么后果”那般经典。
本篇的最后,讲一个与主题不相干的小故事。
七十年代末,苏联各大飞机设计局正在紧张地进行新飞设计工作,目标是美军刚刚服役的F-15。
1979年间,进度较快的苏霍伊设计局已经有多架原型机试飞,内部型号为T-10.
正当苏联人紧锣密鼓的进行试验时,1979年11月发生了叙利亚空军米格-23与以色列F-15A空战事件。
六架米格惨败于两架F-15。
通过对空战过程进行分析,苏联大为吃惊,F-15的空战性能竟远超预计。
几乎同一时间,神通广大的克格勃间谍搞到了F-15的详细性能资料。
稍加对比,苏联飞机设计师们便发现T-10根本不是F-15的对手。
OK,了解到现实情况后,两条路摆在了苏联人面前——
一条是继续把T-10造出来。
平心而论,虽然不及F-15,但T-10也是一款还不错的飞机。
另一条是全部推倒重来。
面对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包括空军、工厂在内的很多方面都支持先把T-10造出来再说。
毕竟人家美国的F-15已经服役整整五年了,而且T-10也是大家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凝聚。
当时力主全部推倒重来的是苏霍伊设计局副总设计师西蒙诺夫。
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没有战争,不会有人知道它的平庸,但我们的武器应该拥有最高的水平。”
西蒙诺夫的意见最终得到了时任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的支持。
而西蒙诺夫日后拿出的产品,便是大家熟悉的苏-27。
抚今追昔。
今天再回头看,西蒙诺夫的那句“如果没有战争,不会有人知道他的平庸”,用在本篇的主角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