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你太美!”3岁二宝脱口而出时,我真的吓到了
上周六,全家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我们聊起来个税申报的事。
大宝很好奇,打听我们是怎么交税的。
我告诉他,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是阶梯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是45%,挣得越多缴税就越高。
他“噢”了一声,原来现在税收制度还是和宋朝王安石提出“方田均税法”差不多啊。那时候也是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分等级,确定不同税率再收税。
但是因为达官贵人的土地等级往往最高、税率最高,后来他们集体反对而废止了。
他就问我,现在谁交的税率高,他们愿意吗?我说,很多人比如明星都要交很高的税,有些人不太愿意,于是偷税漏税了。
一提到明星,他立马想到了蔡徐坤(他基本上不认识什么明星),他说蔡蔡徐坤肯定得多交税。
接着,他就手舞足蹈地表演了蔡徐坤的“鸡你太美”的老梗。
真的,我一下子傻眼了,刚刚还和我大谈税收制度、王安石变法的睿智少年,一下子变成了叫嚣着网络烂梗的小混混。
我们费尽心力熏陶那么多年、带着他看了那么多书,在蔡徐坤一句毫无意义的网络热词之前化为乌有。
本来不想跟风写“鸡你太美”,看着大宝这样,实在忍不了了。
说到网络梗,最近有不少官博都在发文痛批这种现象。
人民网就曾发文痛斥:
小孩子学到的网络烂梗越来越多,这些无趣、无聊、恶俗的网络烂梗让人担忧,它们侵袭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乃至传递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对恶俗烂梗、污秽表达必须坚决说不。
不少人都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早该整顿了”“小学生全在说这些,烦死了”“侵害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必须管”。
但也有人觉得这些说辞无关痛痒:“过于上纲上线了”“这就是小孩子无伤大雅的口头禅”“孩子就是觉得好玩,没必要禁”。
老实说,第一次听大宝说这些网络梗,我也没当回事,觉得这就是小孩子玩闹的口头禅,等热乎劲儿过去了就不说了,不用太在意。
但后来,他经常脱口而出,甚至二宝也跟着他学会了,我才真正重视起来。
深入了解后更是发现,这些网络梗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近日就有报道称,有孩子因为长期被同学说“鸡哥”“鸡你太美”,产生了抑郁厌学的情绪,甚至还有自伤自残行为。
网络梗,不只是一个梗
在5G 时代,梗文化的出现不可避免,它“新颖”“简短”,又“有趣”,很容易传播。
但如果我们稍微深入了解这些流行的热梗,就会发现看似“人畜无害”的小梗,其中不乏低俗、恶心,甚至侮辱诋毁他人的因素。
它们所承载的负面信息,可能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现在就带大家来看看,几个“大热”的网络梗究竟是怎么来的。
“鸡你太美”
简单地说,这个梗出自一档选秀节目中,选手蔡徐坤在初试时表演的歌曲,原曲名为《只因你太美》,因为歌曲节奏比较快,“只因”听起来像“鸡”。
流行的原因,是因为蔡徐坤曾经以偶像明星的身份担任“NBA篮球大使”,这引发了球迷的很大不满。
有人找到了蔡徐坤参加选秀节目时的视频,视频里的蔡徐坤梳着中分发型,穿着背带裤,对着镜头说“我擅长唱跳,rap,篮球”,在展示了花式篮球后,又唱跳了《只因你太美》。
于是这段视频被做成了各种鬼畜视频,火遍全网。“唱跳,rap,篮球”和“鸡你太美”,也都成为充满嘲笑、调侃意味的梗。
“你这个老六”,最早是在游戏中诞生的。在 CS 的一局游戏中,双方各有 5 人,各自分工明确,但总有人去当自由人,随心所欲单打独斗,和队友唱反调。
于是这种人被称为“第六人”,之后慢慢演变成了“老六”,用来形容让人感到无语的人和事,带有鄙视和指责的意味。
这句话出自抖音博主@明星·成有才,在他上传的视频中,当有人踩到了他的切尔西皮靴时,他会从普通人怒变为“非主流人士”,并说出“英雄可以受委屈,但是你不能踩我的切尔西”这样的台词。
大家在传播这个梗的时候,更偏向于戏谑和嘲讽。
“远方传来风笛”
一位网名为”远方传来风笛“的网友,在某视频评论区,对所有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都回复了“滚”,没想到竟意外红了。
于是,就有了“远方传来风笛”=“滚”这个梗,没礼貌反倒成了流行。
知道这些网络梗的来历以后,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这些网络烂梗都有相似之处:
它们不仅“无脑”,还带有满满的恶意与攻击性。
即使孩子一开始不知道这些梗的含义,但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就可以感受到它们所包裹的内涵,最终成为恶意的发射者,或被恶意中伤。
流行不等于好,别盲目跟风
随着社交媒体的盛行,无处不在的短视频,让一个又一个梗成为流行语。
但大势所趋并不意味着正确,如果不加筛选和控制,不仅会出问题,还会出大问题。
传递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
不少孩子都喜欢看的“白雪公主和贝儿”系列,经常会出现像“贝儿这个绿茶,哪有本公主漂亮”这样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就过早地把“美丑”“穷富”和“绿茶”等概念,灌输给了孩子。
“绿茶”“海王”“雌竞”都是网络常见梗。现在连很多猫猫、狗狗一类的宠物视频,也要冠以“绿茶”之名,以“雌竞”的角度进行恶意解读。
孩子看得、听得多了,也很容易以“雌竞”或“雄竞”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人,轻易给别人贴上“绿茶”“海王”一类的标签。
还有不少孩子经常说的“CPDD”,是“CP滴滴”的首字母缩写,CP 也就是 couple ,指组成一对,发展情侣关系的意思,连上“滴滴”就是“找个人组 CP ,有意请联系我”的意思。
相关表情包更加直白▼
如果孩子们“有样学样”,也会产生错误的爱情观。
还有幼儿群体里,传唱甚广的成人口水歌《黑桃A》,歌词尽是“长长的腿一尺八的腰围,此刻我只想亲吻你的嘴”“宝贝宝贝我们干一杯”等低俗露骨的内容。
这不得不让人担忧,是否会对孩子的性教育产生负面的引导。
冲击语言文化,造成交流障碍
事实上,梗一般产生于饭圈、二次元圈、游戏电竞圈之类的亚文化群体,为了交流的高效快捷,产生了缩略语、汉字拼音缩写等语言梗。
网传的饭圈常用梗/缩写的科普
因为这些梗能以非常简洁的语言,传递复杂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而且很容易被记住(传播门槛很低),所以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广。
网络上玩梗从来不会进行分级,进行网络对话时也不会先询问对方的年龄,所以一些黄、暴、脏的梗,经常会毫不掩饰地暴露在孩子们面前。
一名主播在直播中用梗骂人
长期浸泡在充满烂梗的语言环境中,孩子的网络发言甚至日常对话都会变质,失去对语言文字之美的感知能力。
想一想,满嘴“老六”“鸡你太美”的孩子,能理解几分我们语言文化中的诗情画意?
使用了网络用语的学生作文
长期下去,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甚至会让他们的思维方式趋于简单和极端。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都不会好好说话了?如果不用网络梗,好像根本没法顺畅地表达自己。
感叹美好事物的时候,只会说“YYDS”,
表达欣赏和赞许的时候,只会说“666”,
表达遗憾与低落的时候,只会说“芭比Q了”
……
尤其是当他们和大人说了一些网络梗,大人又听不懂时,他们心里往往会很高兴,觉得这些梗是个性的表达:“瞧,连大人都不懂。”在这样心理的驱动下,他们会更快速地传播这些梗。
这样一点点积少成多,最终就会产生沟通的壁垒。
拒绝烂梗,做一个“孤勇者”
在5G 时代,如何让孩子顺着网线汲取健康的养分,而不是天天在网上“捡垃圾”,真的是让全社会都很头疼的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如果想要孩子远离那些恶俗的网络烂梗,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加强网络监管,相关部门必须重拳出击才行。把“垃圾”都清干净,孩子自然也就不会捡回家了。
但我觉得,教会孩子识别什么是“垃圾”,让他们自己意识到“垃圾”不该捡,也是很重要的事。
如何教会孩子甄别好坏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告诉孩子不要盲从,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其实网络语言也不都是“渣滓”,有些很有创意、充满正能量的梗,用在生活中也没什么不好。
但对于那些恶俗烂梗、污秽表达,即使全世界都在说这个梗,我们也有权利坚决说不。
有的时候确实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迫于社交压力,孩子也只能选择随大流。但是之前我写的有关校园霸凌的文章下,有位同学的留言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是呀,为什么一定要随大流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
而且,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孩子会找到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不需要一味迎合别人”。
带孩子领略真正的语言之美
阅读,大量地阅读。
“追本溯源”,戳破网络烂梗的假面具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频繁使用网络梗,也不用过于担心,很可能孩子只是图一时新鲜。
我们可以揭穿烂梗的真面目,告诉孩子烂梗的来历以及它所表达的不好的含义,这样也会对孩子很有帮助。
比如,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在某音上看到了一位小学老师(@热爱生活的娟老师)上传的班会视频,这位老师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学习。
这位老师给孩子们详细讲解了电摇的来历,以及电摇原本想要表达的攻击性(据说,电摇已经接棒《孤勇者》,成为了小学生的最新接头暗号);
图片源自B站@康康大锅
她还引导孩子们结合生活进行思考,并且告诉孩子们想要表达不满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相信经历了这次班会,这个班的孩子都不会再“电摇”了。
说到底,我们的下一代注定是在互联网中长大的一代,网络给他们带来便利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误导和伤害。
只有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才能营造更纯净、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看完12岁女生大尺度聊天纪录,我被幕后黑手的步步为营惊出一身冷汗!
《斗罗大陆》:孩子痴迷、大人嫌弃的网红动漫,到底能给孩子看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