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真相|4个美国大学不小心拒掉你的理由
相信大家最近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收到申请结果了。美本申请中最不人性化的一点是,你准备了那么多年,付了那么多申请费,最终拿到拒信时,招生官连个理由都不给你。
分手至少还会讨个说法呢?大学被拒只能打了牙往肚里咽。本期,菌菌跟大家分享4个美国大学不小心拒掉你的理由,看完你会发现:嘿,被拒也许还真不是你的问题。
1
你不适合学校
不是所有大学都像UCLA这样一次性录取2万多名学生的。不少精英大学一届学生可能只在2000人上下。比如斯坦福大学去年就录取了2,075名学生,共有1,736名学生入学,入学率在83.66%。
如果你是斯坦福招生官,桌上放着6-7位实力相当的选手,但你只能录取一个人,这时候学生跟学校的匹配度就成了关键。
不同学校想要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在你各方面优秀的前提下,你的材料呈现的个人气质也是顶尖美国大学看重的。比如斯坦福想找创意和技术兼备的人才,像宾大、西北这样求职风气很重的学校,他们会希望你目标明确、有很强的自我能动性,进入大学前就知道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不幸申了一所不匹配的学校,招生官可能会因为“你不适合我校”的理由把你拒了。因此,了解学校的录取口味很重要,这需要你在选校环节就对大学有个清楚的认知。
2
主观的审查制度
美国大学招生审查目前还没有引入AI工具,看你申请材料的大多数是招生官。如果材料很多,前期筛选可能会用到一些实习生。像平时成绩、标化分数这些可被量化的指标,招生官是很好评判的。但当涉及活动奖项、文书面试这些难以被量化的指标,人为评判难免会有主观臆断的成分。
Daily Beast在2009年写过一篇文章,分享了大学招生制度能有多主观?
一位纽约某所州立大学的招生官因为某天下午在水牛城的一家餐馆里吃坏了肚子,第二天就拒掉了所有来自水牛城的申请。东北部一所小型精英文理学院的招生官,拿到了一个接近满分SAT和GPA的学生履历,但他们已经快招满名额了,无奈之下只能在文书中挑刺,觉得他比其他申请者写得略微无聊,就给他发了拒信。
常春藤大学的某位招生官说:我们收到的70%的申请者都是有资格来学校上学的,但很遗憾我们只能从10个人里取一个人,这让我们的审查过程变得异常苛刻。
当你的一切申请材料都完美无缺,最终就归结到一点:你(看起来)是不是一个讨喜的人?你的材料是不是显现得比别人更有亲和力?招生官实际上是在问自己:“我愿不愿意在未来四年与这个人当朋友?”
这是为什么哪怕你是个亚裔的数学天才,也很可能会被无情拒绝,因为你印证了招生官对于亚裔的刻板印象——只会读书的好学生,而这恰恰是他们最不喜欢的类型之一。
3
没钱上学
第三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国际生是很现实的一点。美国目前有7所大学愿意给国际生提供Need-blind奖学金:哈佛、普林斯顿、耶鲁、MIT、达特茅斯、阿默斯特和鲍登学院。这7所学校在美国都是顶尖的,每年申请也很激烈,毕竟申上了就是立省几百万,免费上学的机会谁不想要呢?
除了这些学校,少部分排名靠后的文理学院也对国际生比较慷慨。其他大学对于有奖学金需求的国际生要求会更严格。很多时候,也许你的申请资质跟其他人是相差无几,甚至比他人更优秀,但因为你没法全款支付学费、需要申请奖学金,招生官就会优秀考虑那些有钱上学的同学。
纽约时报2017年的数据显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拥有全美最多的有钱学生,21.7%的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在美国TOP 1%(大约是63万美金/一年,折合成人民币约为400多万一年)。
虽然这是2017年的数据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大学一向是欢迎有钱学生的,尤其是校友子女(父母甚至祖上三代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他们有更大概率支付得起高昂的学费。
4
别人有推荐
最后一点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去了一所美国排名靠前的私立高中,学校的辅导员很可能是来自Top10的大学,甚至可能以前是某所名校的招生官。这些人手上有名校的资源和人脉,很擅长跟大学维持关系,厉害一点的人甚至会让这所高中成为大学的Target School,每年让大学在高中里录一些学生。
如果你跟这样精明的招生辅导员搞好关系,让TA为你写推荐信帮你在大学面前美言几句,你就更有可能会被录取,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推荐人的优势。此外,美国名校的教授、老师在了解你学术实力的前提下,为你写的推荐信也会比普通老师更有份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呼吁大家尽量去参加含金量高的夏校,跟着顶尖教授去做含金量高的科研。因为推荐人在申请中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作为第三方的评价能为你的学术实力背书,让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在一众申请者中迅速赢得招生官的喜爱。
如果别人有强有力的推荐人,而你没有的话,那么很不幸,你很可能就会沦为激烈竞争中被淘汰的那一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