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中美冷战?
forcode:有网友在回帖中问我对中美脱钩的看法,晚饭后花了几个小时写了这个回帖:
如果我们无法在科技上实现大量原创,就很难超越美国,甚至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智能手机、芯片等已经发展起来的高附加值产业,都有可能因为缺少核心技术而在越来越收紧的制裁中不断衰落,因为它们都基于美国的卡脖子技术。所以,最近几个月,我开始学习食品饮料等更加不依赖美国技术、海外市场和原材料供应的内循环行业,回避高科技行业。
最大的风险还不只是中美脱钩、过高宏观杠杆率和房地产超级泡沫,而是人口老化,1963-1975年中国史无前例的第二次高峰期人口,将在未来10年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将带来社保收支情况骤然恶化,这种变化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扭转的结构性趋势,未富先老,将进一步恶化债务负担、最后可能引爆楼市超级泡沫……
中美脱钩将在中短期内带来重大挑战,但并非毫无胜算:
首先,中国有一个很强有力的政府,有能力推出某些果断的措施来延迟、缓解甚至扭转人口危机,不需要经过冗长的酝酿、辩论和博弈,比如延迟退休年龄、鼓励甚至强制二孩三孩四孩、禁止堕胎、打击教培降低育儿成本等,很多这类政策在欧美社会都引发一系列抗议和社会撕裂,迟迟难以出台。
其次,国家控制了远超西方政府的大量资源,必要时,可通过改革来释放资源,延缓或逐步消化危机,比如未来如果因为老龄化导致社保收不抵支,我们还有上百万亿人民币的国企股权可以划转社保、填补亏空;我国是土地集体所有和全民所有,这并不是永远不能变的,真要到了危急关头,允许土地私有化,向民间(包括外国私人资本)出售999年的土地产权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农村不动产确权交易还可以盘活数十万亿沉睡资产,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负债融资比例等,可以降低宏观杠杆率。国企划转社保后,社保通过减持国企股权,将越来越多的国企混改私有化,可以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没有人真正在乎公司赚不赚钱、关系户太多、效率低下等问题,农村不动产的市场化优化配置,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效益。
第三,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经济体系,确实高度依赖对欧美出口,大量企业针对欧美需求进行生产,一旦欧美联合对华加关税、贸易制裁,很多企业的收入将锐减、陷入亏损甚至破产。但是,1945年之后美国将战时经济转型到内需消费的历史、2008年之后大量外贸企业转型到自建品牌渠道获得成功的经验让我相信,一旦中美脱钩造成外贸需求锐减,中国的工厂、设备、技术工人、管理人才、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是完全有可能重组转型为内需和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进行生产的,这当然要经历几年的阵痛期,有很多工人要失业、很多企业要破产、至少收入锐减,但这并不是世界末日,事实上,疫情期间大量制造企业在短短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调整生产线改为生产防疫急需的口罩、呼吸机、熔喷布的例子,也说明王传福的说法是靠谱的:比亚迪的汽车、手机、电池工厂,快速调整之后可以转而生产坦克、飞机、武器、呼吸机等大部分工业品。
二战之后,美国原来为盟国生产武器、军事后勤装备的战时经济,经过几年的调整,就可以转型为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生产汽车、挖土机、收割机、电视机等消费品、民用工业品。
由于中美经济相互牵连极深,双方都无法承受快刀斩乱麻式的快速脱钩,双方只能不断切香肠、逐步脱钩,这也给了外贸企业逐步转型为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国内市场生产新产品的过渡时间。
实际上,2008年之前,荣泰、奥佳华等按摩椅生产企业,几乎完全只为欧美日韩客户代工,没有自己的按摩椅品牌、渠道,10年之后,荣泰的自有按摩椅、按摩小电器品牌、渠道都已经建立起来,占据了一半的收入、超过一半的利润,开始出口抢夺原来代工的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甚至反过来收购了国外客户的按摩椅品牌。
第四,过去四十年的飞速发展和勤劳节俭,中国政府、企业和家庭都积累了巨额财富,不仅有庞大的固定资产财富(道路、桥梁隧道、港口、厂房、矿山、设备、电网、基站、大坝、风光发电站、特高压输电线路、农田水利设施、数据中心、油田、油气管道、钻井平台、远洋巨轮、国防体系、对外股权投资等),也有庞大的现金储备、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很多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其实是非常宽裕的,中国就像一个大学毕业后敢闯敢干的农村有志青年,虽然出身贫寒、父辈积累有限,但是改变命运的动机极强、加班加点拼命干、克制消费、存钱买房买门面开公司、购买各种资产……人到中年,不仅有高工资,手头还有相当可观的财产性收入,路越走越宽,收入反而超过了大部分靠父母关系介绍工作、进了垄断企业的城里人。
按照德国安联保险公布的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全球中产人口数量大约也就11亿,中国就占了差不多一半(5.5亿),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成就。
欧洲过去几十年比中国人轻松太多了,高收入、高福利、假期多,它们很多国家实际上靠啃老,比如德国的汽车产业,大部分研发创新都是数十年前他们的父辈、爷爷辈甚至太爷爷辈就研发出来的,数十年里的改进创新非常有限,靠着专利保护、企业品牌、渠道优势等维持着高利润、高收入、高福利,他们今天这几代人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其实是有限的,他们是啃老的富二代,他们并不配拥有那么高的生活水平。
中国庞大的中产人口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得美国盟友甚至美国企业都难以彻底割舍中国市场。很多行业(比如露营、浮潜、宠物食品、宠物玩具)的需求,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收入后才会有,饭都吃不饱的数十亿亚非拉底层人口不可能有兴趣购买浮潜用的脚蹼、露营灯、宠物玩具、智能电动汽车,它们的潜在目标消费者全球也就那么十亿人口,如果一个国家选择站队美国,放弃中国5.5亿中产,那它的收入和规模效应将远不如那些愿意与中国合作的竞争对手,收入差一倍,利润将远不止差一倍,它们的研发经费、市场投入将大幅度落后,假以时日,就会被全球市场优胜劣汰掉。所以,我相信,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杠杆,可以避免大部分国家(包括欧洲国家)彻底倒向美国。
第五,中国并不会选择闭关锁国,而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尤其对一带一路友好国家开放,中国与美国之外国家的贸易额在快速增长,美国核心圈子实际上就是五眼联盟,再往外一层是德国、法国和西欧北欧等基督教国家,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在美国秩序下都要更边缘一些,其他更外围的国家就更不见得那么亦步亦趋了,沙特、阿根廷等美国盟友都开始倒戈,今天中国的身躯和能力已经如此强大,很多中小型国家只要愿意站队中国,我们随便开放一部分市场给它们、转移一部分生产线过去,都可以让它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随着中美脱钩的发展,欧美通胀将持续高烧不退、企业收入利润研发投入下降、科技进步速度减慢,美元份额将不断萎缩,美国秩序将进一步瓦解,先从外围盟友接二连三的倒戈开始。
从很多指标来看,欧美在全球所占份额从1950年代至今,持续下降。现在美国扶持印度、越南、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南亚国家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只会让它的全球份额进一步下降,全球经济和力量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亚洲。
东升西降是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客观事实。
我前几天研究了全球各地区一次能源消费量数据,很清晰看到了这一点:
forcode:196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耗仅占全球3.5%,美国占33.3%,接近中国的10倍。2021年,中国占比26.5%,远超第二名美国的15.6%接近10个百分点。
如果将1990年之前的苏联代替俄罗斯算入中国阵营(1985年开始数据有调整),那么,在1965年,中国阵营的一次能源消耗占比为20.5%,而欧美阵营占比66.1%,可见,在上一次冷战时期,欧美阵营的综合实力远超中苏阵营。到2021年,在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经历了严重的去工业化、实力锐减后,由于中国的高速成长,中国阵营一次能耗占比增加到36.3%,而美国阵营占比下降到42.5%,两大阵营的实力已经非常接近。
由于人工成本,大部分中低端产业不可能回流欧美国家,欧美只能将供应链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以及墨西哥等美洲国家,随着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工业化,当欧美之外经济占比提高到足够高的比例后,美国的很多制裁就失效了,你和你的核心盟友如果只有20%的比例,不理会你的制裁,损失也有限。欧亚世界岛经济一体化,孤悬于太平洋远处的美国,就被边缘化了……
最后,应对中美脱钩、债务杠杆、房地产泡沫和未富先老等挑战,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突围战略,在中国国内人口老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国家的将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矿产资源、能源,我们可以将一些低附加值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友好国家,帮助这些友好国家实现工业化,工业化将带来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同时创造出新的中产人口和市场需求,在美国秩序下,实际上基本放弃了非洲十几亿人口,在欧美享受富裕文明的现代生活的同时,非洲却仍然有数亿人饿着肚子,这是美国秩序的耻辱,中国秩序、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将让数亿非洲赤贫人口消除绝对贫困、奔向小康,这也将为我国企业创造巨大的海外发展机会,造福全世界。相比之下,亚非拉数十亿第三世界国家更需要中国的基建能力(用上电、喝上干净的自来水、5g网络、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等)、廉价工业品(开上千把块钱的电动自行车、几万块钱的电动汽车、物廉价美的智能手机、家用电器等),而不是美国高大上的法律、金融、财会服务、数据中心、波音大客机,中国只需要将已经掌握到手、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与亚非拉的廉价劳动力、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相结合,盘活闲置低效资源,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一带一路国家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创造新的需求和市场机会,愿意加入一带一路的经济大循环的美国盟友将获益匪浅,拒绝加入的国家将成为孤家寡人,在制裁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自我孤立。
在欧美科技革命停滞、控制技术输出的情况下,中国加大科研投入,可以不断追赶、逐步缩小技术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反超,比如光伏、风电、智能电动汽车、电池、智能手机、航空、航天、生物科技、量子计算等等。中国的最大护城河可能不是原创性的研发,而是依托十几亿人口的统一国内市场优胜劣汰实现的低成本海量制造能力,中国有长远规划、有耐心将一项不成熟、经济上不可行的原创技术改进、培育成有利可图的巨大产业,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电池等产业都证明了这一点。特斯拉在美国那么多年,迟迟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和降低成本,借助中国完善庞大的基础设施、熟练敬业的技术工人和强有力的政府扶持,特斯拉死里逃生,马斯克一度成为全球首富。美股最牛的两大产业龙头:苹果和特斯拉,都离不开中国的海量制造能力和天量的国内市场。这个护城河在未来会继续让中国走得更远。当未来几十年中国补齐了基础研发和科技创新的短板,那就将引导未来人类前进的方向,为全人类贡献出中国版科技革命。
就算未来10-20年债务杠杆、房地产泡沫或未富先老让中国陷入低谷,那又怎样?
一时的挫折,并不注定会让一个国家永久性衰落,全球各国的竞争,并不是一场限时赛,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只要这个民族的生存斗志在、勤劳节俭的品性在、只要不陷入内耗、只要愿意投资于教育和未来,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
forcode:本来是想要比较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十几年谁发展得比较好,惊讶地发现,巴基斯坦最近十几年发展得并不算差,虽然相比印度还是差很多,但两国的发展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可能因为国际媒体对印度关注太多吧,加上印度经济的体量本身是巴基斯坦的七八倍,所以巴基斯坦比较缺乏存在感……
点击全文阅读:《过去17年哪些国家赢了?》
================
本文首发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
未来新技术与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