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的野心藏不住了
一直被当成网约车的广汽埃安,竟然成了造车新势力的销冠。
在3月交付榜上,广汽埃安的销量冲破4万大关,比新势力蔚小理加起来还要多,也把零跑、哪吒等新新势力远远甩在身后。
其实自2022年起,广汽埃安的销量一直都力压蔚小理一头,但一直以来背负网约车的标签,被市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直到这次3月销量彻底大爆发,估值过千亿的广汽埃安才真正引人侧目。
全面对标比亚迪的产品布局,激进狂飙的电池技术研发,以及广汽倾力投入的资源加持,无论网约车的身份争议还要持续多久,广汽埃安的野心远比市场预想的更加庞大。
全靠网约车?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共出现了4匹黑马:
华为与合作车厂赛力斯打造的问界,一出道就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而被誉为造车新新势力的零跑与哪吒,也因为一度要取代“蔚小理”的销量势头,在市场上掀起了波澜;
独独埃安,似乎被遗忘了。
但事实上,哪吒与零跑不过是冲到了月销1万的门槛,而埃安动不动就月销两三万,早已是独一档的存在。
埃安是谁,怎么这么猛?
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最初名为广汽新能源,后在2021年正式更名为广汽埃安。
2018年,埃安推出了旗下首款基于纯电平台GEP打造的纯电车型埃安S,但可惜,这款车在C端的销售遭遇阻力,于是在高层的默许下,AION S开始对准B端市场狂轰滥炸。
尤其是同为广汽集团旗下的如祺出行,成为埃安投放的主战场。据连线出行观察,如祺出行的网约车车型中大部分为AION S,另外还有GE3 530,广汽丰田雷凌双擎等车型。
埃安的销量虽然得到了挽救,但是网约车的标签也被狠狠贴在了身上。
直到2021年,广汽埃安年销12万的总销量中,43%来自B端销售市场,王牌车型AION S在B端贡献销量的比例达到了63.01%,AION Y的比重也占到了20.33%。
为何市场对埃安的销量视若无睹,“网约车”三个字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外界的歧视也不是毫无根据,前车之鉴就是北汽蓝谷。
2020年之前,凭借着对公市场,北汽蓝谷连续7年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但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C端市场大爆发之后,北汽蓝谷的销量却一落千丈。
但是问题就在于,发力B端的北汽蓝谷早就不行了,怎么广汽埃安销量增长的势头依然这么猛?
难道真的都靠广汽旗下的网约车平台如祺?
综合媒体报道,如祺在今年3月份只开辟了惠州这座城市,而投放该座城市新车的数量也只有1000辆。
光靠如祺的这点胃口,可远远吃不下月销4万多辆的埃安。
有知名博主在微博上透露,埃安B端+个人滴滴的总比例在30%以下,去年前半年一度只有百分之十几,埃安的车订车周期长达7个月,不可能把资源给B端的,后来年底订单下滑才开始供B端。
图源:微博
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广汽集团也表示,目前埃安百分之七八十的销量都是来自C端。
虽然网约车的固有印象一时半会还抹不掉,但是至少埃安用销量证明网约车的故事已经讲不通了。
牛皮实现了
“要将蔚小理的格局改成埃小蔚。”
在2022年3月的财报发布会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直言不讳,被不少人嘲讽吹牛有些没边。
但恐怕当时冯兴亚还有更轻狂的话没有说出口,埃安真正瞄准的目标其实是比亚迪。
从产品布局来看,埃安在售的主要车型共有4款:
十万元级:埃安S(含埃安S升级版埃安S plus)与埃安Y Plus
20万元级:埃安V
30万元级:埃安LX
此外,埃安还在去年发布了高端新能源品牌,为了区别于现有品牌形象,都改名叫Hyper昊铂。
这样的产品布局,与比亚迪何其相似。
可以说,埃安在售的主力车型与比亚迪几无二致,而且部分热销车型的销量,在某些月份超过了比亚迪。
比如说埃安的两款主力车型埃安S与埃安Y,前者对标的是比亚迪的秦EV,后者的直接竞对则是比亚迪元EV。
与比亚迪的这两款车型相比,埃安的优势或在于价格接近的情况下,车内空间更大。
这也为埃安吸引来一批忠实的用户,埃安Y的车主甚至将自己的爱车昵称为“胖Y”。
在电池技术上,埃安也在猛追比亚迪,为此还闹出过笑话。
2021年1月,埃安毫无预兆地发布了一张海报,宣称发明了一款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8分钟可充满80%,NEDC续航里程1000公里。
好家伙,这时候就连特斯拉最长续航里程也只有五六百公里,能够摸得着上千公里续航的全固态电池还处于前期的探索阶段。
第二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公开表示:“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欧阳明高说的是谁,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埃安对此倒也没多解释,后来搞出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将其都用在了旗下高端车型埃安LX Plus车型的顶配版本上,续航指标显示达到了1000公里以上。
不过这款车的噱头大于实际,很多车评号测评的实际续航不到1000公里,此外因为大容量电池的成本太贵,埃安LX Plus千公里续航版本连最基本的L2级别的辅助驾驶都没有,上市以来的销量也是日渐低迷。
此外,埃安近期推出的“弹匣电池2.0安全技术”,更是直接“拉踩”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号称通过了比针刺实验难度还要高出无数倍的枪击实验。
虽然埃安的电车常被用户嘲讽为“虚标王”,但是到现在为止,卖了40多万台的埃安,还没有发生过一起自燃事故。
埃安决心将弹匣电池2.0安全技术,与最新研发出来AEP3.0高端纯电平台、星灵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都将首发搭载于全新品牌Hyper旗下的高端车型,试图用技术撑起这一高端品牌。
据悉,Hyper旗下首款售价超过百万元的Hyper SSR已经开启预售,第二款售价30万元起步的Hyper GT也将于4月份开启预售,年内上市。
此情此景,与2021年比亚迪放出DMi超级混动技术的大招,并一口气将其搭载到旗下王朝系列的多款车型身上何其相似。
埃安能不能复刻比亚迪的奇迹,完成一代新人胜旧人的翻盘,目前还不好说,但是打败蔚小理的牛皮算是实现了。
地主家的小儿子
如果说埃安与比亚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出身了。
卖不好燃油车的比亚迪,把全副身家押注在新能源赛道上,赌赢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埃安有一个财大气粗的爸爸广汽集团,近70%的销量仍然由燃油车贡献,且燃油车承载了集团的营收与利润的大头——这也支持了埃安在亏损状态下持续高速的发展。
因此对于广汽而言,做好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没有规划好布局,就很有可能陷入左右互博品牌混杂的局面。
比如吉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做好清晰的品牌规划,以致于外界对它的品牌阵容感到非常混乱;而长城则因为在哈弗上转型的节奏错误,错失了与比亚迪对抗的最佳时机。
从广汽集团目前的品牌格局来看,主要是由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传祺与广汽埃安这四大汽车品牌组成。
其中“两田”仍然是广汽销量的“台柱子”,而广汽传祺与广汽埃安则是广汽重点扶持的自主品牌,前者在2022年终于结束连续三年的亏损,接下来的发展将以混动为主。
而埃安则是广汽在新能源时代树立的另一面大旗,旗下所有车型都将以纯电为主。
广汽埃安就像是地主家的小儿子备受宠爱。过去几年,广汽集团将内部最好的资源都给了埃安。
2021年8月,埃安启动混改。广汽直接给了埃安74.04亿元现金,并让广汽乘用车给了埃安35.57亿元的实物资产。
而埃安拿着广汽给到的钱,用其中的49.75亿元现金购买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在纯电新能源领域的资产。
也是在这个时候,广汽研究院的600余人及部分专利资产也划入了埃安。
去年3月,埃安实施679名员工股权激励及广汽研究院115名科技人员“上持下”持有埃安股权;
到10月又宣布完成183亿元的A轮融资引战,投后估值已经超过千亿元,创下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的最高估值。
另外,埃安想要独立运营就需要有自己的产能工厂,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后,又将其位于广州的汽车工厂转交给了埃安。
随着今年2月该工厂的扩建完工,埃安整体的年产能已经达到40万辆。
而埃安也还算争气,去年卖出了27万辆新能源车,今年前三个月的累计销量已过8万,增长的势头依然凶猛。
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广州车展上透露,今年目标是保50万辆,冲60万辆,到2030年产销突破150万辆。
至少现在可以说,在所有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中,广汽集团算是最成功的。
长城的魏牌、北汽的极狐已经看不到什么声势;东风的岚图还再苦苦挣扎,想凭着旗下第三款车追光挤上牌桌;上汽集团则是拼了老命想要扶起智己与飞凡,但目前还未看到明显效果。
近三年来,燃油车的销量已经连续三年下滑,尤其是到了今年,燃油车的崩盘速度更是令人心惊,今年前两个月燃油车的销量同比下滑接近三成,部分合资车企销量下滑超过四成。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如果不能闯出新能源的出路,接下来几年的日子将更加难熬。
传统燃油车的托底,加上埃安的崛起,无疑给了广汽更多的底气。而埃安要想从地主家的小儿子成长为真正的接班人,月销4万也只能算是一个开始而已。
参考文章:
1.雷锋网《广汽吹牛皮,埃安变比亚迪?》
2.字母榜《广汽内循环,埃安是虚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