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是真通缩还是假通缩
中国经济通货紧缩了?
随着前天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CPI数据,与之相关的讨论声忽然多了起来。
看上去是有些道理,3月CPI同比上涨0.7%,这一涨幅是近1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环比下跌0.3%。
CPI虽然是正增长,但对应GDP5%左右的增速,CPI却接近0,是明显的物价萎缩。
财经评论员刘晓博却告诉我们:
严格意义上的通缩,是以下两种情况至少出现一个:
1. CPI同比涨幅为负,且维持3个月;
2.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负,且维持3个月。
第一种情况,CPI虽然接近于零增长,但毕竟还没有转负。
第二种情况,中国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M2增速并不为负。
因此通缩并未真正发生。只能说是“非典型通缩”。
所谓通货紧缩,按照学术定义,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货币的价值升高,商品及劳务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人们比较直观的感受是物价下跌。
但经济学家们会忧心通缩是经济状况不佳的信号:通货紧缩通常伴随着消费需求的低迷甚至严重不足。长此以往,还会抑制投资与生产,造成经济衰退,引起失业、工资下降及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下跌。
因此,在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阶段,大到宏观研判,小到投资理财,搞清楚当下到底是真通缩或非典型通缩还是假通缩,就变得很关键。
为此我们向几位经济学家分别请教了他们对于本次“通缩”的看法和立场。
在这之前,先为大家简单列举下影响3月CPI涨幅较小的几个关键因素。
先说环比,即比上一个月跌0.3%。
第一,食品项。主要受猪价和鲜菜价格下降影响,共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
天气转暖,鲜菜上市量增加,价格下降7.2%,降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近六成。
受存栏量较为充裕及消费需求回落影响,猪肉价格下降4.2%,降幅收窄7.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第二,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出行需求持续恢复,宾馆住宿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3.5%和2.9%;春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5%;比较突出的“拖累因素”是车企降价促销,以至于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1.9%。
这点在昨日乘联会曝出的数据中也有体现,数据显示,东风雪铁龙C6轿车3月销量暴增,单月实现销量1259辆,同比增长436%,超过该车型过去8个月的销量,销量排名也上升214名。
再说同比。
从细分品类看,上涨部分,有赖于鲜果价格上涨11.5%,猪肉价格上涨9.6%,鸡蛋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7.8%和7.4%;服务价格上涨0.8%;而拖后腿的,是鲜菜价格下降11.1%和交通工具同比下跌3.3%。
未来食品价格包括油价可能进一步回落,这可能导致CPI年内进一步下行,CPI未来会向零轴靠近。
很多人觉得物价下降东西便宜了是件好事,但物价下降之后,不管是消费意愿还是投资意愿都会大幅度萎缩,一旦物价进入到负增长的状况当中,意味着整个经济运行将会进入到循环收缩的逻辑当中来。
这对于我们去逆转经济运行,修正经济预期,带动经济增长,扩大消费和投资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实际上中国有两个物价数据,一个是消费者的价格指数CPI,目前CPI依然是正增长,但是正增长幅度不断萎缩,开始接近于0增长。
另外就是我们的PPI,已经多个月处于负增长状况,刚刚公布的3月份PPI同比下跌2.5%,所以如果从PPI角度来讲,就确定无疑,工业生产品出现了通货紧缩。
CPI虽然是正增长,但我们对应GDP5%左右的增速,CPI却接近0,实际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物价萎缩。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对比于经济增速来说,物价是处于通货紧缩的状况当中。
大家担心的通货紧缩在两方面给我们警示:
第一个就是出现衰退的风险。我们从经济周期和GDP数据上讲,整个中国经济处于复苏的状况,但从物价的萎缩甚至可能负增长来说是在提示衰退的风险。结合起来看,整个经济复苏的根基并不扎实。如果经济没有办法延续复苏态势的话,甚至可能重新再次进入到衰退。
第二个警示,政策可以进一步发力。
第一类是能够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应持续发力。还有更多的货币投放,因为货币投放可以帮助大家去扩大消费和投资的冲动。我自己判断极有可能在5月之前有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出台,无外乎就是对于房地产、汽车、家电消费的刺激政策。如果最终消费能够有一定增长的话,对于CPI的走强,对于缓解通货紧缩的担忧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未来要观察两个政策方向。
一是基于目前超低物价指数和通货紧缩态势,货币政策仍可继续。尽管很多人认为货币政策无效,但它是一种政策姿态。4月20日的LPR有可能进一步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购房成本,带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应进一步降准和降息。CPI负增长时,保持高利率是不合理的。
通胀是一种全社会的价格表现形式。当实体经济把货币加速配置到经济里的某一个部门时,其它部门的配置必然减速,甚至减少。这个部门的价格也将由于流动性配置的减少而出现价格回撤,俗称“弱通胀”,甚至“通缩”。
不同阶层的人消费习惯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他们的货币配置偏好不一样。“穷人”需要把钱更多地花在日常消费上,而“富人”则花在可选消费、长期投资上。
因此,CPI计算的消费篮子,更多地是反映了“穷人”日常消费的习惯。在经历了一、二月份春节和疫情结束的报复性消费之后,日常消费重归平淡,其实也并不奇怪。
那么,居民把流动性配置到了哪里?房地产销售似乎继续触底反弹。而历史上,房地产销售情况越好,则通胀越低。
结合上述流动性配置和通胀的论述,通胀三月暂时弱于预期就合情理了:因为“富人”买房。当下在房价依然高企之际,也只有“富人”能买房吧?这种情况,以及通胀当前的水平,历史上并非罕见。有数据称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房地产销售速度有所回落,但我们都知道,复苏道阻且长,并非直线一条。
简言之,由于房地产似乎在复苏,居民开始把新增流动性配置买房,通胀暂时被压抑。这些从统计数据可以总结印证。那么,这几天房地产板块反弹,也就不再那么奇怪了。
严格意义上的通缩,是以下两种情况至少出现一个:
1. CPI同比涨幅为负,且维持3个月;
2.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负,且维持3个月。
第一种情况,CPI虽然接近于零增长,但毕竟还没有转负。
第二种情况,中国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M2增速并不为负。
因此通缩并未真正发生。只能说是“非典型通缩”。
目前中国尚未出现典型的通缩。不过,经济的确偏冷,“准通缩”已经出现了。这主要反映在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同比下降2.5%,创下一年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货币政策对“币值稳定”的重视,也是“准通缩”出现的一大原因。央行高层多次强调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它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内的购买力稳定,以及对外的汇率稳定。
说白了,就是面对经济下行周期的时候不想再大水漫灌。因为大水漫灌虽然简单粗暴管用,但后遗症比较大,会带来贫富差距拉大,还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友好国家使用人民币。
所以,这一轮经济复苏使用的是保守疗法。
真的通缩是比较麻烦的。
日本和欧洲,这些年一直在跟通缩搏斗,以至于出现了零利率、负利率。
日本、欧洲的通缩,跟人口通缩有关,大家都不愿意生了。中国目前也出现了这个问题。
上一轮典型的大通缩,出现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到2002年左右。
那几年的CPI同比涨幅分别为:
当时的房价也处于龟速上涨的状态,很多人不愿意买房,因为买房不挣钱。
全力拼经济当前,经济处于复苏早期,3月部分物价数据与经济温和复苏相印证。
体现在:
1. 经济活动持续恢复,3月服务价格环比由跌0.4%转涨0.1%;
2. 基建项目实物工作量加快推进,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价格均环比上涨1.3%;
3. PPI生活资料环比由跌0.3%转为持平,结束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
但总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通胀低位,不会对政策构成掣肘,当务之急是全力拼经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