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朋友圈晒娃的二胎妈妈,太假了!”
我叫叀心,尹建莉老师的忠实读者,尹建莉父母学堂的一名学员。
常听教育专家们说,真正的爱,是“看见”。可什么是“看见”?
养育着两个孩子,又做小学教师,每天都在跟孩子打交道,也曾自以为绝对够得上“好妈妈”“好老师”的我,原来并不懂什么是“看见”。
“我有多好,就有多假”
大宝3岁以后,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带他到我们旁边的城市——广州游玩,而且每次外出必发朋友圈,好像带孩子出去了、发了朋友圈了,我就是一个好妈妈了。
至于在和孩子一起游玩、看歌剧等过程中,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我一点都不关心。
孩子累了,喊着要妈妈抱,我冷冰冰地讲道理:“你已经这么大(3岁)了,你要自己走。”
孩子哭闹想要睡觉,我愤怒地说:“不可以,你怎么就不能再坚持一下?”
为了让孩子达到从早到晚都跟着妈妈在外面看世界、增长见识的标准,我软硬兼施。
但我只为了表面的虚荣——当一个朋友圈里的好妈妈,却看不见孩子的正常需求。
后来二宝降生,我对大宝的耐心更减少了。大宝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常和二宝争吵。
我涵容不了孩子的焦虑,反而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斥责孩子,让矛盾升级。
疫情期间,一年级的大宝在家上网课,我又和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那次他直接打开家门冲进走廊,双手撑起自己半个身体探出窗外,满眼是泪,恶狠狠地痛苦道:“你不要过来!你再往前一步,我马上跳下去!”
很难想象,这种只会在电视剧或者新闻里看到的镜头,竟然发生在了我家,一个自认为很懂教育的我的家里。
那一刻,我被吓得魂不守舍,一个人呆在原地……
我怎么都想不起,后来是怎么让大宝从窗台上下来的,只记得关上家门后,我第一时间冲进房间,双手发抖地求助了尹建莉父母学堂。
我想要找到改变大宝的方法,没想到,经过在学堂的一系列学习,最先被改变的是我自己。
过往对自己的不满、责备、愤懑、怨恨、轻视,在学堂的课程里,被一股脑地连根拔起,内心得到了释放,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在。
原来,我之所以做成了一个虚假的好妈妈,是因为我首先看不见自己,继而才不会同理孩子。
所谓“看见”,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的我,是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的呢?让我用几件小事来说明吧:
两周前的某个晚上,大宝数学测验只考了88分,十分焦虑的队友再次重复那一句:“现在已经四年级了,到了五年级分流,去不到初中重点班就等着吃屎了!读不到高中就只能去春招班(技校)读书。”
听到队友这么说,我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聊着聊着,队友的火爆脾气又上来了,直接给我来了一句:“到时候他读技术学校要找人要找关系,别烦我。到时候就等着吃屎吧!”
说完,他满腔愤怒地走开了。
我一个人走到阳台哭了起来,觉得路真的好难走,好难受!
一个责备自己的念头冒了出来,很快被另外一个很强大的声音给挡住了:
“亲爱的叀心,你看你,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只要坚定地走下去就可以了!
你看大宝最近状态不是已经越来越好了吗?他自己能够很好地安排时间完成作业,以前4个小时才能完成语文和数学,现在40分钟或者30分钟就能完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业。
不做完作业,他也不肯睡觉。他爱看书、爱思考、小手也总能做出一些让人觉得惊讶的作品——虽然在队友看来那都是无用的一文不值的东西,在他眼里,除了成绩,其他都是无用的。
大宝敏感细腻,感情丰富,这些都是他的优点啊!”
我重新振作起来、擦干眼泪。陪完小宝睡觉以后,走进大宝房间兑现承诺陪他聊天。
关了灯躺在大宝的床上,给大宝按摩,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大宝感觉到我流眼泪,问我怎么回事,我说:“妈妈太感动了,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大宝听了以后,透过窗外微光,我感受到他脸上表情的变化——很想继续听我说下去的样子。
我说:“你看这么晚了,你还坚持要做完作业才睡觉,你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妈妈看到你了,你的努力妈妈都看到了,你一直很想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只是你还不懂得方法对吧?”
大宝用力地点点头。
我说:“你可以的!掌握了正确方法,再加上大量练习,你肯定可以越来越优秀的!”
其实这番话,更像是我说给自己听的。回看我在学堂走过的日子,不就是看见自己,找对方法,再加大量的刻意练习吗?
我继续说:“我们不要跟别人比,我们只和自己比。昨天你写好了10个字,今天你写好了11个字,这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我感受得到大宝眼里此时此刻透着亮光。
“在妈妈心目中你就是最棒的,你爱看书、爱运动,有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小手灵活会做很多的手工品。妈妈相信你的学习肯定也可以一天比一天好的!”
说到这里,大宝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我确信,当下的他内心肯定是充满了被理解、被看见!
自从这次深刻的被看见,大宝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回升,他知道妈妈懂他,他内心的“如果我做得不好,妈妈还会爱我吗”的疑虑完全被打消了。
周末的晚上,大宝主动提出要收拾房间,他需要我的帮忙,我也马上投入其中。
要知道,这个可是积压了三个月杂物却一直没有被收拾过的房间哪,现在要收拾起来谈何容易。
但大宝却充满干劲,左手拿着垃圾袋,右手捡垃圾。一边自己快速收拾,一边指挥“妈妈你把那些书放到书架上”。
我全部听话照做。
如今每次和大宝聊天,要么不聊,要么总感觉有聊不完的话题。我们曾从凌晨1点多聊到5点多,实在太累了扛不住才去睡觉。
我喜欢这种踏实的感觉,大宝也喜欢这种能被妈妈理解、认同的感觉。
也把“看见”,给我的学生
两个星期前,四年级一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到我们班认人,说我们班一个女孩子(六年级)踢到他们班一个孩子的膝盖,还收到了家长投诉。
找到那个女孩子以后,四年级的老师很大声地在我们班级批评那个女孩子。
我察觉到自己内心也不由自主地紧绷,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马上转头看向我们班的女孩子。
此时的她内心惊慌,手指也在不停地左右摆动。
我看到以后,原本还等着我大声骂女孩子的那个老师,只听到我淡淡地说了一句:“W老师,我知道这件事了,剩下的就让我来处理吧。”
大家都散去以后,我让女孩子到厕所洗一下脸后再回来,接着带她到一个没有人的很安静的教室里面,想听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她说话之前我先跟她说了三点,我说:
“第一,其实老师观察到最近你心里面有些想法,可能是家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吧?
也许老师帮不上忙,但如果你把它说出来,你心里面的焦虑和忧虑肯定可以减半,因为有我和你一起承担。
第二,如果你还有那么一丝信任我的话,我愿意听你说。
第三,你不想说也可以,因为这是属于你自己个人的事情。”
听我这么说以后,那个女孩子放下心中的戒备,说自己上学期开始几乎每天都失眠、做噩梦,梦见自己从很高的楼上被推下,觉得很恐惧。
在慢慢听她陈述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自从她的妹妹出生以后,爸爸妈妈几乎没有正面回应过她的任何需求,每次遇到事情总是说她做得不对。
久而久之,孩子有任何想法都不想跟爸爸妈妈说了,还被亲戚们取笑说“你妈有了妹妹就不要你了”。孩子当然能知道这不是真的,但是这些话语偶尔也会在她耳边响起,折磨她。
就这样听孩子慢慢地讲,慢慢地讲,我的眼泪一次又一次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听到最后,我说:“来,好孩子,老师抱抱你!”
此时我们两个都站起来,互相拥抱对方,我在孩子脸上看见了最珍贵的微笑。
另一件事:
一天下午,班级里一个女孩子很委屈地走过来跟我说,一位男孩子欺负她了。
我马上找来男孩子了解情况。
说着说着,女孩子突然大哭起来。男孩子看了看旁边的女孩子,原本轻狂无所畏惧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处理完这件事情后,我单独留下了男孩子,对他说:
“你知道吗?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
上个月,我亲眼看到你主动帮忙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拿书包。那个孩子的脚受伤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你看到以后第一时间冲上去帮她,接过她的书包把她送出校门。
这些老师都看到了,老师看见你了,你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我是知道的!”
男孩子没等我说完,已满脸通红,眼泪唰地一下流了下来。
我继续说:“虽然你表面上有点调皮,有时候也会捉弄一下同学,但你内心深处,本质是很善良的。那么,我们就不要做一些让别人误会的事情,好吗?”
男孩子听完以后连忙点头。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进课室去吧,好孩子!”
自从那次以后,每逢我上课,这个男孩子都两眼瞪得特别大的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这是属于我俩之间的秘密。
写在最后
因为看见,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就像学堂联合创始人郎总说的:看见是一切的基础,看见才能理解,看见才能放松,看见才能疗愈,看见才有信任。
教育从来不是告知与被知,而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感恩我的学堂我的家!
祝愿和我一样充满育儿困惑的妈妈们,都能不辜负此生和孩子难得的相遇,看见自己,看见孩子,收获安稳的幸福。
作为家长,都很想给孩子营造最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最周全的养育方式,以及毫无保留的爱意。
但最后,都会被各种亲子关系和育儿难题搞得手足无措:
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处理大孩对二孩的抵触?
如何控制自己情绪?避免坏情绪伤害孩子?
父母如何协调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分工?
老人帮忙带孩子,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一打游戏就停不下来怎么办???
......
虽然已经看了数本育儿书,但面临这些教育“问题”,仍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而育儿知识薄弱的妈妈,更是两眼一抹黑,找不着北。
推荐:尹建莉亲授的《每天都做好妈妈|尹建莉问答集锦》
上百万用户问题收集,从中精选中100个常见问题,涵盖亲子关系、育儿知识、女性成长、家庭教育等领域。
100节音频课,已全部更新完毕,您所有育儿难题,都能在课程中找到答案!
课程部分目录
原价129元
限时3天
特惠价99元
100个教育难题
尹老师用智慧
亲自为你解答
识别下图二维码,一起做好妈妈↓↓↓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在微信公众号:好妈妈优课,
点击底部菜单栏:已购课程
即可永久会听课程。
叀心,家有两小绅士,尹建莉父母学堂的受益者。因孩子结缘学堂,更因孩子迈向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点击阅读原文,每天都做好妈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