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小学生相约跳楼!2名身亡,1名给爸爸打完电话后放弃…公众号新闻2023-04-15 11:04中华之声家事、国事、天下事近日!四川两名小学生跳楼身亡。4月1日中午,四川达州奥韵未来城的34楼天台上,两名小学女生几乎同时跳下,据当地周围的居民介绍,这两名女孩几平是同时落地的,事发第一时间小区居民立即报警并拨打120,但遗憾的是这两名小学生当场就没有生命体征了。加微信amz986,看更多内幕好文! .....................................................据悉,两名女生的尸体已经送到当地殡仪馆,会进行尸检;当地的警方和教育局也已经介入调查此案。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天现场有三个女生约好一起跳楼,三人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其中一个女生因为中途和她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后就放弃了,并且还劝说另外两个女生。但就在这个女生打电话请求救援时另外两名女生已经从1号楼的 34层跳了下去。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共三名小学生相约自杀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幸存的女生在电梯里一直抹着眼泪好像非常害怕一般。据调查发现,这三名小学生跳楼的原因疑似为考试分数不理想,课业压力大。当天下着大雨,现场虽然已经清理干净,但依然有很多市民围观。"四川小学生跳楼"这个新闻仿佛让人回到了去年12月,四川泸州的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跳楼身广。2020年 12 月,四川泸州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从小区楼上跳下身亡。他留下的字条字体稚嫩,但语气却十分老成,"遗书"中写道∶"我活得太累了,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这名学生父母望子成龙,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父母遗失的东西企图让孩子找回来,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这个孩子已经看不见生活的希望,所以才选择轻生。学生压力太大,晚睡早起已成常态。《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 中国儿童的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 10 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而所有的调查都指出∶青少年自杀高发的大部分原因都与课业压力大有关。2011年9月19日,媒体曾报道江西九江三名小学女生相约跳楼事件,口称“死了就不用写作业”。近十年过去了,减负似乎未见成效,所幸当时三个学生只是从2楼跳下,救过来了。01缺乏“死亡教育”的孩子,是无知与好奇的近日,河北省邯郸市一位11岁哥哥牵着9岁妹妹的手,从家中4楼楼顶跳下。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几天后,两个孩子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哥哥航航面部塌陷、眼睛失明,至今病危。而他的妹妹双腿骨折,肺部严重受伤,两人全身均出现多处骨折。跳楼的原因,父母称是受游戏误导。报道中孩子的父母说道:“儿子近期经常在玩《迷你世界》和《和平精英》两款手游。女儿醒来后说,哥哥告诉她游戏中从楼上跳下不会死,便拉着她的手从楼上跳了下去。”父母认为,孩子跳楼是受游戏误导所致。网友评论最多的是:11岁的孩子了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意识都没有,不知跳楼的后果,真是难以置信,不能光让游戏出来背锅,父母自身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方国家通过宗教进行“死亡”教育,中国的“死亡教育”仍处于空白期。02死亡教育是让孩子敬畏生命 中国青年报曾经公开过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儿童自杀第一大国。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儿童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在近些年间,家长们应该也有发现,孩子自杀、自残的现象趋于低龄化:江苏9岁男孩因撞坏学校玻璃怕被惩罚,便跳楼自杀身亡;四川雅安三名14-16岁未成年人为抢夺财物杀害48岁女店主;上海17岁男孩因不满母亲批评跳车后又跳卢浦大桥丧生;重庆三名初中女孩因学习压力太大手拉手从18层楼跳下;20岁女留学生不堪光鲜生活下的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死亡教育》一书的作者邹余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懂得生死。孩子们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的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在那些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看来,死亡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唯独缺少的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死亡的逃避意识,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更使得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时候,失去了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一个对生命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的孩子,不敢想象末来的人生将会如何?一个个悲痛的事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缺乏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之心。蒙台梭利说:“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宋丹丹的儿子巴图,小时候在公园玩,捏死了几只小蜗牛。宋丹丹发现后,对儿子说道:“小蜗牛的妈妈外出找吃的了,等她回来时,发现孩子都不在了,得多伤心呀。”简单的话语,击中了小巴图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的眼圈红了。宋丹丹让儿子体会到生命是可贵的,不可践踏,一定要珍惜。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死亡,也决定了他如何面对生命,正确的生死教育,能够让孩子对生命有界限,从而完善孩子的人格发展。03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引导,孩子是会主动观察的,对生死才能有一定的概念,父母可以通过以下3点加以引导:第一:父母应保持积极态度,正向引导父母只有自己对生命和死亡有正面的认识,才能引导孩子。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感觉,很多时候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如果父母不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总是回避,孩子不仅对生死没有界限感,增加困惑和恐惧,甚至会无意识的做出漠视生命行为。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认为:在2到7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他们害怕的是分离,害怕被抛弃。所以在孩子幼年阶段,我们跟孩子谈死亡时,首先就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黄磊曾在节目中被女儿多多问及死亡是什么,他的回答充满了智慧:黄磊:“你知道星星的光是什么吗?每一颗星星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每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多多:“星星那么小,等我上了天怎么分得出哪颗是你?”黄磊:“我们就变成一颗星星了,一家变成一颗,相爱的人会在天空重逢,永不分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他的说法既很好地解释了死亡的概念,又能给年幼的孩子巨大的安全感,消除孩子的焦虑,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对世界的理解逐渐加深,这样的故事就不能满足他们对真相的探知了。这时我们需要用更加贴近稍大年龄孩子认知水平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死亡。我们应该利用生活中合适的场景主动向孩子做科普,而不是等到他们提问时再手足无措地应付。第二:利用大自然或绘本等让孩子感知生死规律父母还可以通过读绘本等方式科学普及生死知识,比如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汤姆的外公去世了》都是给孩子讲死亡、生命发展规律很好的工具。让孩子知道每个生命都会死,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小动物、花草树木...一次台湾作家刘墉带儿子去看枫叶。漫山遍野的红枫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场面蔚为壮观。他的儿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壮丽的画面,高兴得连蹦带跳。刘墉告诉儿子:这世上没有永不凋零的树叶,每个人也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死亡是一场告别,虽然避免不了伤感,却依然可以像枫叶一般美丽。就这样,他用春风化雨般的讲述给孩子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他的儿子后来在作文中写道:“自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对死亡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因为爸爸的话让我感受到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正是由于年幼,他们能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大树的落叶、死去的昆虫,能让孩子体会到生死的过程。第三:接纳孩子恐惧的情绪,给予足够安全感当孩子对死亡表现出恐惧时,我们要正面这种恐惧,这是死亡教育的前提。并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永远爱着他。只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让孩子逐渐体验离别等难过的情绪,坦然和孩子分享自己悲伤的心情,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萨莎哭着告诉他,自己养的宠物小鼠佩拉死了,她非常难过。奥巴马见女儿哭得伤心,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安慰她,并且还提议全家为佩拉举行一场葬礼。周末,他们一家人来到一片洒满阳光的草坪上。铲土、挖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装有佩拉的小盒子放进去,随后他们还在旁边种下一株银杏作为纪念。最后,全家人都伫立在那里,一起为佩拉祈祷。做完这一切,奥巴马温柔地告诉女儿:“佩拉虽然去天堂了,可是他给我们一家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作为礼物,他的生命就活在这些礼物里,永远陪伴着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人像佩拉一样,他们把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作作为礼物留给我们,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过他们的人,也能认识他们,永远记得他们。”听了奥巴马的话,萨莎马上摆脱掉伤感的情绪。加微信amz986,看更多内幕好文! 她庄重地告诉爸爸:“我也要像这些可爱的人一样,好好地生活和学习,以后去天堂的时候,也能给这个世界的人们留下我自己的礼物。”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不是闭口不谈死亡,不是一味夸大死亡,而是我知道终点在哪里,也珍惜路上遇到的风景。阅读后,感谢您点一下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