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他,中文魅力会少一半
本文约517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4月20日,谷雨。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二十四节气,但许多人都不知道“谷雨”的来历。
相传在谷雨这一天,圣人仓颉造字成功,感动了天地,于是天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其圣功,因此才有了“谷雨”之名。
为了纪念仓颉造字,联合国从2010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20日,也就是中国传统节气“谷雨”,定为联合国中文日,又在2020年把这一天改名为国际中文日,今年的谷雨也正是第四个国际中文日[1]。
尽管仓颉造字的传说常被史家疑辩,但中文的魅力却是有目共睹。论起中文的魅力,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诗人的集体偶像——诗仙李白。他一生自由洒脱,遨游四海,留下了不少佳话。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观看)
宋朝大文豪苏轼盛赞他的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2];金大词人元好问夸赞李白“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3];而清代诗人赵翼则说当时“李杜诗篇万口传”[4];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更是为李白写下一篇广为流传的《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5]。
这种放到今天就如同粉丝为爱豆写的小作文,足以说明他们对李白的狂热崇拜。
狂人李白:职场透明版
找工作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对此深有体会。在唐朝做官,有在朝官员、士族豪门的举荐很重要,有志青年拿着举荐信去长安,四处求告,才能得到一份offer,因此这份由别人代夸的推荐信至关重要。
但,李白不一样。
他是狂妄的天才,游历天下时,就口吐狂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6]
于是,求职的李白没有向任何人索取一纸溢美之词,而是自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文章,“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7],这篇《大鹏赋》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他把自己比作尚未展翅的大鹏,实乃少年天才。
《历代圣贤半身像》中的李白画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篇文章让他一举成名,但却依旧在仕途上无人问津。
李白也并不气馁,他转而写了一篇自荐书,向韩荆州自我举荐,称赞自己“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不卑不亢地夸赞自己的才学,又激昂地表达了自己的豪情万丈[8]。
他的求职若渴,在这封信中淋漓尽致: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8]这封信依然没有让他求得一官半职,但此时开始,他的狂妄与浪漫已经从长安扩散开来。《开元天宝遗事》特意为李白的天才俊逸创造了一个词条:粲花之论[9]。
无论他和别人闲聊什么,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於齿牙之下,李白名声大噪。
终于,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才华如一柄利刃收于囊中,迅速破鞘而出,诗文流传到玄宗耳中,精通音律、喜好诗文的天子立刻为之折服,他急急地宣召李白入宫,由于天气寒冷,唐玄宗便专门安排十多位宫嫔侍奉左右,为他呵开冻住的笔[9]。
冷枚《春夜宴桃李园图》取材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荐有用吗?
有用,圣人钦点李白一个翰林供奉的职位,专供华丽辞藻的文章。
无法施展抱负的李白渐渐嘴毒。一次皇帝酒酣问他“我朝与武后朝比之如何?”李白张嘴就讲了一番高论,他说,武后挑人很随便,奸人当道,她任用人就像小孩挑瓜,不管瓜闻着香不香,反正看上去肥大就行,而我朝任命官员像沙里淘金,剖石采玉,尽取其精华[9]。
唐玄宗哈哈大笑,嘴上说他有点太夸张了,实则心里很舒坦。李白想说好话的时候,容易让人开心。但他不想说好话的时候,一定会让一群人都不高兴。
李白入宫时,唐玄宗已经耽于享乐,热爱在宫中宴会。一次欣赏歌舞时,皇帝命李白作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用于向后世夸耀,李白却忧心忡忡,喝得大醉,写出了一位忧心国事的小小舞女: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10]。
只怕这华丽的歌舞有一天会烟消云散。
苏六朋《太白醉酒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职场并不欢迎管不住嘴的人,哪怕他是李白。任职两年,玄宗谕旨将他放归,失意的李白从此寄情山水,越发地借酒浇愁,时人多称其为“醉圣”。
但李白并不曾对这两年感到愤恨,相反,他有许多诗歌回忆这一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毕竟陪侍君王侧,并不真的是那么随便就能上岗的工作。
有时他写自己的工作是“攀龙九天上,忝列岁星臣。布衣侍丹墀, 密勿草丝纶”[11],把自己的职位描摹成极其机要的肱股之臣,有时他也无奈自嘲“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12],把自己比作效颦的东施。
古代文化人皆自比美人,一表自己的衷心和美德,唯独他自比丑女,于是顿时让人明白了他在官场上不招人待见的尴尬处境。
自荐有用吗?
没用,否则他的失意职场,早就有人替他保驾护航。
天才李白:文武全才版
其实李白的才华,拿来做官,实则是浪费了。
他年少时的政治文化课,师从大纵横家赵蕤,当学生当到跟自己的老师并称“蜀中二杰”[13];他的剑术则师从天下第一高手裴旻,唐文宗曾把他的诗文和老师高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并列为“大唐三绝”[14]。
剑是李白诗文中的常客,从他上书安州裴长史书那句王公贵族门口弹长剑的狷狂之词[15],到描写侠客的“闻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李白诗中离不了剑[16]。
有人统计过,《全唐诗》中收录的近千篇李白诗歌中,竟然有103次提到“剑”[17]。诸如“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18]、“长剑一杯酒,男儿放寸心”[19]这样绝妙豪放的诗句不在话下,他的边塞苦寒的诗中更是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0],这份豪气把边塞苦寒之情都冲淡了几分,只余壮志未酬,抚剑自叹的惆怅。
徐良《太白骑鲸图》描绘了李白豪放的“诗仙”意境,现藏于淮安市楚州博物馆
他喜欢旅游,描写旅途所见所闻的诡谲篇章更是不胜其数。二十四岁那年,他写下《峨眉山月歌》,一首七言绝句,竟然用了五个地名: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然而,这五个地名毫不突兀,除了半轮明月挂在峨眉山头以外,诗中再无具体的景色描写,然而思念之情却顺着这五个地名蜿蜒而下,抒情之意溢于言表。
他爱好广泛,交友甚众,与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大书法家张旭等人组成“饮中八仙”,常常相约在一起饮酒作乐,写诗文娱情[21]。李白在所有的诗歌体裁上都样样精通,散文与辞赋也清绝异常,甚至常常是酒喝得越多,文章越好。
这一点有大诗人杜甫作证,他曾为此作《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图》旧传由元代任仁发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白也从未辜负这种盛名。他在酒后写下著名的《将进酒》,已成千古绝唱,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则是他爱酒成痴的最好证明[22]。
而《月下独酌·其二》,则是一篇千古奇诗,全诗得用了六个“酒”字,翻来覆去地阐明酒的妙处: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试问古今,有谁会像李白这样,翻来覆去提那一个字却丝毫不让人厌烦,反倒被其中爱酒的赤诚,和纵横天地间的浪漫朴拙而感动。
南宋梁凯《李白行吟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李白还是鲜为人知的书法家。和草书大家张旭走得近了,天才李白是不可能不偷师学艺的。
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李白唯一真迹草书《上阳台帖》,草书五行,共二十五字,乃是李白和著名大诗人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23]。
原本他们是想探访李白的故交,出蜀时认识的道士司马承祯,这位道士叹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那时的李白不过二十五岁,意气风发,在高人的鼓舞下写出传世之作《大鹏赋》,以大鹏自比,以希有鸟比司马承祯,二人结为往年交。
秀美与狂放相映成趣的《上阳台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十九年后的阳台宫,司马承祯早已仙逝,无缘再见,只留下壁画让李白有感而发,写下这首四言诗。
十九年的天地改换,斯人已逝,李白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李白。
酒仙李白:唐宋传奇版
李白的浪漫,有史可鉴。
而酒,则是李白式浪漫的最佳代言人。
李白好酒,历代闻名,据说因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于是渐成俗语“太白遗风”,许多酒家挂帘自称太白酒家——太白都爱喝的酒,一定错不了[24]。
更有甚者,关于李白之死,许多人竟然都相信“太白捞月”的传说。相传李白因为酒醉,见湖中圆月倒影,于是跳入湖中捞月去世[25]。这种说法看似荒谬,但放在李白身上却显得如此合乎逻辑,因为他实在是狂放而浪漫,不拘小节到了令人神往的地步。似乎,酒和李白,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对佳友。
他游历天下,自然喝过不少好酒,除了那首用六个“酒”字翻来覆去阐述自己爱酒成痴的诗,还有“美酒樽中置千斛,载伎随波任去留”[26]、“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27]、“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28],如果没有酒的陪伴,李白的诗歌魅力,大约会少一半。
正因为李白爱酒,从此视他为偶像的文人才自觉皆应豪放,苏轼直言“诗酒趁年华”[29],大好时光,不写诗,不喝酒,岂不虚度光阴?
这种对偶像的模仿不止发生在中国,乃至痴迷李白的德国诗人霍尔茨,也曾在自己的现代诗中这样写“干杯!李太白!”[30]
对李白来说,好酒配好诗,缺了酒的诗是不完整的。酒是李白的知己,诗歌的伴侣,假如有一款酒,既懂李白的诗情浪漫,又懂李白的侠骨豪情,甚至还懂他的酒中真意,那一定非上陽臺莫属。
(右滑查看更多照片)
“上陽臺”三字就来自李白唯一传世真迹。飘逸浪漫的草书,字如其人,正如李白的浪漫豪放。而《上阳台帖》的真意,则是上陽臺在表达自己与司马承祯千年后的遥相呼应,司马承祯懂李白,于是李白回帖赠他,这份情谊,上陽臺也懂。
上陽臺懂李白的情谊,也懂李白的自由与不羁。跟随着千年之前盛唐李白的足迹,上陽臺以「好酒知时节」为名,从物华天宝的盛唐古都西安,到人间天堂杭州,再到美食名城广州、再到近代中国文化交流最频繁的上海,贴合四季节气,邀请八方来客,共同品鉴上陽臺酱酒文化,从李白笔下“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间悠远之意开始,直到“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清秋之美。
上陽臺懂美,更懂李白的文心剑胆。李白虽为文人,却也是一名侠客,他外方内圆,浩然正气留存世间,满腹柔肠则遗赠亲友。而上陽臺酒瓶身的朴拙器型,形似礼器酒琮,方瓶象征文人方正立身,瓶口内圆,则寓意君子处事圆满,礼器承天地之恢弘,每只酒瓶上均有独一无二的铁斑釉。
《上阳台帖》旁有著名艺术鉴赏家宋徽宗瘦金体题跋,这成为瓶身标签的灵感,秀美瘦金体在李白手书的狂放下相映成趣。
酒喝完了,酒瓶还可用于生活装点。宋人四艺中就有插花一项,供上一瓶花置于家中角落,便可随时感受到贯通古今的唐宋文化基因,更凸显人生阅历与广阔眼界之中的千年之美。
酒瓶插花,别有一番雅致
与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联名的上陽臺·天青则是另一番悠长古韵。天青色来自徽宗最爱的汝窑,“净瓶颈”细腻润泽,像人的后颈,“玉壶肩”,斜落端庄,仿佛一个文人的背影,这是最懂文化人喝酒雅事的酒,对李白的致敬而瓶身背面则故意少了一笔,暗切宋朝书画留白的气口,呼吸间纵横天地,贯通唐宋千年文化。
(右滑查看更多照片)
至于李白喝酒的品位,则是上陽臺酒最拿手的事——“太白遗风”乃酒家专著,岂有不懂酒仙究竟爱喝哪种风味的道理。喝一口宛若置身青山绿水,仿佛也同样见到千年之前的半轮峨眉山月,跟随甘润适口的酒液步入王屋山中,纯粹、匀净的口感醇厚悠然,一如千百年前于天地间昂然而立的李白。
在“诗仙”李白千余首诗歌中,你对哪一首印象最为深刻?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截止4月26日12点,我们将从中抽取前10位点赞最高的留言,送出上陽臺酒50ml尝鲜装1瓶。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赵之瑄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