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助理教授:读个博士,我亏了一套房
之前,清华大学姚班助理教授张焕晨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读博,你真的想好了吗》。
文中,“读个博士基本上亏出去了一套豪宅”、“博士生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要远大于普通人”等句子深刻体现出了作者在读博过程中的挣扎、焦虑。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篇读博“劝退”贴,文章一发布,评论区不淡定了。
许多高赞的评论,都体现出了博士们反“内卷”、反焦虑的立场;但也有些读者,认为这篇文章写出了自己真实的读博生活。
文章中的作者的具体境遇或许离大多数人都太远,但我们可以看看评论区,那里藏着更有烟火气的普通博士们,和真实感的人间。
@快乐小吉普
实在忍不住要怼一下了。为什么不对青年学生学者多一些鼓励?可以多讲一些科研中的乐趣,体会,如果遇到瓶颈怎么攻克,如何追热点等等。真不热爱爱科研的人,自然用脚投了票,也不用劝退。贩卖焦虑实在是没有必要。按着文中这个逻辑,任何事都可以套用。还没工作的劝退工作,还没结婚的劝退结婚,还没生娃的劝退生娃……不是最优秀的,真的就是可耻的事吗?
@孟荷 回复 @ 快乐小吉普
读博本身就是占用了这个社会上很多资源的事情 资金全部来自于科研经费 当然会承担更多的功利目标(多出科研成果) 本身也不应该鼓励大家以一种随便试大不了不读的心态读吧 自己的心态是好了 无形中给社会高校增加了多少成本是不是应该也要多考虑一下呢
@ilis 回复@ 快乐小吉普
有时候可能有一些特别的外界因素就足以让你读博成功,比如说运气比较好找到了一个竞争小又前景非常好的方向,碰巧遇到和自己非常合得来的导师,进了一个师兄师姐非常给力可以很好地指点迷津的组,或者形成了和企业深度合作、目标明确不确定性稍小的课题等等,这些因素每一个都足以让一个本身可能不那么适合读博的人最后成功读出来。
外界因素和际遇每好一分,对学生的要求可能就会降低不止一分,没必要按最坏的打算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考虑是否读博前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都要求得这么严苛。
@Antarctic
只能说成功是少数,挣扎是常态。
@jajupmochi
作为建议不错,但是真心不喜欢把复杂的生活抉择决策树化,静态思考问题。一个人的想法追求随着时间境遇千变万化,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地就定义了行与不行?这个“适合”与“不适合”本身也有点二元简单化了吧?
@David Yin
带着这种不成卷王便是loser的心态,干什么都会很痛苦。不仅仅是读博士。也许作者本身是出于好意,但是文章里只体现了极度单一和扭曲的价值观和成功标准。
读博和入其他行业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活法。955的PhD甚至教授都有大把,自己开心就好。体验两年觉得不适合的话quit就是了,别把这个搞成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说句不客气的,很多博士生最终想不开,很大程度都是自己/周围人/导师这种一根筋的价值观导致的。
@龙卷枫 回复@David Yin
站在局外说一些政治正确的话确实是轻松,我倒是很想知道赞同这些话的人都读过博吗?
@Zhifeng
PhD 第一年:要做出改变世界的工作
PhD 第二年:要发表顶会
PhD 第三年:希望有会议能接受我的论文
PhD 第四年:希望能毕业
PhD 第五年:希望会议茶歇时间有免费甜点...
@吴豆豆
我觉得其实没必要把读博妖魔化,可以当作一种工种,读博的人并不是人上人,也没比别人奇葩到哪去。我认为读博本身是做一种特定类型的工作,其他工作也有压力,也有时间成本,也有变态的老板和peer pressure,没必要在读博中放大。读博quit就跟工作辞职一样,都是很艰难的选择。而做科研其实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罢了。大部分phd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改变人类的,所以所谓科学边界的探索,说的有些玄幻。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的思想的延伸,而这种能力在很多工作中也是可以被锻炼,被需要的。
我觉得大部分人在读博之前很难确定自己是否喜欢科研,也并不需要100%的热爱才能做这份工作。在过程中积累,总结,不断进步,锻炼培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样可以做好科研。这些能力在哪些工作中又不需要呢?
@纠缠小刺
对于这位教授来说读博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需要很大兴趣且经济上不划算的选择,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博是经济上optimal的选择。
不是所有家庭都能供得起美国硕士,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姚班毕业生一样出门找到大厂五十万+的工作,清华北大理工科硕士名额每年都在减现在快没了。
@时空低语
作者好像自己在一个风气固定的圈子久了,好像以为全世界的博士和教授都一种人,卷王以为全世界都很卷,其实还是自己愿意卷。
博士和教授也有很多种生活形态。作者是把其中最极端的情况拿出来劝退,这思维也比较保守,而且把自己的价值体系放到一个决定里去影响学生真的好吗?
@zezeco
这种分析之所以引发恐惧,是因为这样的评判太非黑即白了,而且很明显带着精英主义的视角,容易吓唬到后来者。
但仔细想想,除了“当教授”和“搞科研”之外,还有很多种可能的读博动机和后路。
比如:可能对一些人来说,他们有过企业工作经历,但热情已过,食之无味,在这样的时间点开始考虑读phd的选项。他们把phd的研究课题当作一份工作,和做企业的螺丝钉相比较,发现两者各有各的困难艰险,但前者更有趣一些,自己能掌控的更多。
虽然phd之路风云莫测,但对上班狗来说也是一样,风险和机会都是并存的。没有学术抱负,读完phd回老家的三流院校当老师,每周上一两天课,科研上得过且过,这样的例子也是大有人在的。
@uuzz
我自己就是这篇文章尝试劝退的对象。
其实很难认同老师们的观点,对于学生而言,无论你以过来人描述的事情有多么困难,只要我喜欢我觉得有价值就像试一试。
所以就个人而言,我知道我喜欢做research,金钱对我而讲不如找到自己的挚爱重要,其他的我有的符合有的不符合,比如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很玻璃心,很在意身边的同学是否比自己强,这两者在我看来是自己如今最大的两个弱点。
但其实他们有利有弊,比如如果我不玻璃心,或许我不会特别在意成绩,也就不会来到清华来到强手如云的贵系并现在在贵系活得还不错。
而是否在意身边同学比我强,这其实有关一个人的处境和视野,且这种在意其实可以给你带来些不一样的感触,当你在意别人比你强却又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身边的同学,你会经历一段痛苦的挣扎,但之后你会顿时间了悟了什么,于是这种在意变得更加理性,它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起到正向作用,让你更关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于是在优秀同学的身边,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优秀之后境界也有了提升。这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但它是伴有痛感的,因为改变自己曾经偏执的想法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于是乎,对学生而言,读博是一个可能伴有风险的决定,但它象征着另一片未知的天空,可能承载着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小时候一个很俗气的“我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梦想以及由这个梦想不断演化过来的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这些梦想,如果足够纯粹便值得为之付出五年或者更长的承诺并持续不断地努力。
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许压力和竞争会让我变得更加优秀,看到更高远深邃的天空,逐渐变成自己希望的模样;也有可能我精神失常甚至在某一刻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你又如何知道这对我而言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你如何知道如果当时我选择平平读过余生便可以幸福快乐呢?
所有的事情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科学和艺术都是在不断到达别人未曾到达的地方,永远保持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去寻找并亲眼见证世间之绝美,这之中可能有诸多艰难险阻,但“既然寻境界,何必避风霜”,既然你知道那是自己喜欢和向往的方向,又何必拘泥于其他顾虑。
Cache系统有很多预测程序访存的算法,LRU便是很经典的一个,但这对程序而言可能是正确的,它们可能具有一成不变的访存特性,但对人而言却并非如此,人作为万物之灵,和其他生灵以及无生命的事物相比最大的不同便在于人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以一个学生现阶段的成就和心态,就草草地评判他/她是否适合读PhD是一件极其不负责任的事情,因为我们会改变会成长,会将如今的惧怕变成前进的动力,会将如今的玻璃心变成对自己更为严格的要求,会在这些心态的转变之中看到更到不一样的东西,并不断变成梦想中的自己。
Link:拜医美所赐?范冰冰“蔡明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