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发起狠来更可怕
不读书真可怕,读了书更可怕。
北京郊区,有一家很神奇的宾馆。
在帝都,神神秘秘的宾馆有很多。有些连招牌都没有,表面看是繁华商圈里一个朴实无华的存在,其实身价过亿都很难一睹她的芳容。
有些倒是谁都可以大大方方地进去参观,但想住上一晚就得狠下心出一回血。
斯基说的这家宾馆看上去也很朴实,周正的建筑配上红色中文、绿色拼音的招牌,一股扑面而来的年代感。
在互联网平台上,很难找到这家宾馆的预订信息。很多人会问:
这是普通人可以住的宾馆吗?
它的传说与一个行业的起起伏伏有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了每年特定的时间,一帮人会在京丰宾馆抢订一个房间,然后放出风声:
京丰宾馆xxx房间,欢迎各位前来指导交流!
还有一帮搞批发的书商们,站在床前对着那堆书品头论足,然后从随身带的行李箱里掏出一捆捆现金,换成品相好、涵养高的书。
收钱的人,也没有闲心一张张数钱,拿尺一量心里就有数了。这个场景,应的就是宾馆那个流传最广的传说:
书放床上卖,钱拿尺子量。
古人诚不欺我,书里果然有黄金屋,可惜没有颜如玉。
连大爷去公园晨练,看到的年轻人都不带谈情说爱的,全在切磋文学。
当然,一本书一借一还,有时候比月老牵线还管用。
北京的女青年下班,自行车的篮框里放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和西红柿;公交车上中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本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王慧娟是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的退休职工,在她的记忆里,书店最火爆的时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
那个时候人们读书如饥似渴,各种书都要,文艺书、社科书、文化教育方面的书、科技书都要的。读者从四面八方涌来,柜台里面都站满了人。
但那时候一个县城能有一家新华书店就不错了,所以地上铺一块布就能卖的书摊,就成了大多数人的平替。
地摊文学来势凶猛,一夜之间火车站、汽车站、大街小巷全都铺满了书。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买书场景从此构成了:
上书店选高配,下地摊淘低配。
阅读氛围淡了,书商们的生意自然就往下走了。
到了2006年,京丰宾馆的房间虽然在图书订货会期间还是会被抢订,但各个房间门口挂的“特价书”还是暴露了书商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种迷茫的日子持续了近10年之后,出版社在这几年又看到了新的曙光。
他们发现年轻人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帮年轻人喜欢的节奏是:
读冷门的书,玩极限的挑战。
最近跟着《社会心理学》一起破圈的,还有很多经管理财、运动健身、医疗健康类书籍。
00后还一边读经典文学,一边买入教辅资料、计算机、法律等工具书,偷偷补课,都想当那个“斜杠”青年。
他们打的读书口号是:
不做恋爱脑,搞钱需趁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逐渐地,中小学生的阅读氛围就被带起来了。只是一开始,整个社会的气氛组还没有到位。
其实没有什么氛围,是羊毛党带不起来的,这方面PDD最擅长。
PDD从2021年4月起就搞“多多读书月”,主打一个普惠,一个长期。羊毛党啥都不怕,就怕长期薅羊毛,容易上瘾。
最近,斯基和生姜、大头他们发现楼下汉堡店甜筒打骨折,5支甜筒券只要10块钱。
平时不吃甜食的几个大老爷们,现在天天餐后人手一甜筒。但凡这玩意儿有点营养,高低得整它一个“一天三顿小甜筒”。
读书这件事就不一样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找不到任何副作用,除了容易沉迷。
所以“多多读书月”才搞了四季,“囤书癖”、“拼书怪”通通都冒出来了。
在豆瓣,有一个专门的拼书小组已经盖起拼书“万层高楼”,名字叫“山倒组”。翻译翻译就是: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年轻人买书,买出了批发商的优越感。
去年两季“多多读书月”活动中,一次性购书达到5本以上的用户比例约36%,恨不得一次性把一年要读的书买回家。
在这种氛围下,出版机构和创作者的好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地回归了。
和当年在京丰宾馆抢订房间一样,他们纷纷进驻PDD。
去年两季“多多读书月”活动中,PDD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果麦、理想国等上百家出版社、图书品牌,通过百亿补贴频道官方补贴近1200万册经典著作。
第五季“多多读书月”继续投入亿元级读书基金增强官方补贴力度,扩大力度让大伙儿薅羊毛。
哎,这读书的风气再这么整下去,斯基很难不被同化啊。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船长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这咖啡,怎么有股韭菜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