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天涯社区
不管天涯社区如何转型,都很难取得商业意义的成功。虽然天涯错失了进入手机互联网的机会,但可以断定,哪怕迈出了这一步,天涯社区也会走向衰微。
前天傍晚,几个微信群忽然都在讨论一件事情,天涯社区已经近一个月打不开了。问了朋友,据说天涯站方拖欠电信十几年的费用,服务器很可能会被彻底清空。
这意味着,天涯社区真的要永远消失在网络世界了。
天涯访问不了,已经发生过几次。去年11月就有过一次,而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初,直至现在传出彻底不行了。天涯社区的母公司负债累累,创始人邢明被限制消费,也是被传来传去,搞得网上皆知。
那时候,我压根没想到会有清空服务器这种说法。虽说已经多年不上天涯,但我心里一直觉得,即使天涯再没人气,只要网站还在,属于天涯网友的共同记忆就能够永久保存。
可一旦断开服务器,清空数据,这份记忆的载体就不存在了。这就像一个人的大脑记忆被删除了一部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种感觉,让人心痛。
01
可以说,天涯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天涯,我的人生肯定完全不一样。
我是1999年秋天学会上网的,在老家一所大学北门二楼的一间网吧,一小时三块钱。刚学上网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玩,网吧老板——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就手把手教我注册碧海银沙聊天室、OICQ(QQ的前身)还有天涯社区,所以我注册天涯的时间算是比较早的。
不过,一开始我并没有在天涯社区发言,而是经常上一个叫焦点网的论坛和聊天室(后来被搜狐收购),后来还在人民网的强国论坛、读书论坛厮混,由此认识了不少网友。
天涯社区早期有一个天涯纵横版块,是和《天涯》杂志合作搞的,不过很快关了。后来,因为“9·11”事件的缘故,由王怡主持的“关天茶舍”突然人气高涨。
记得“9·11”发生的时候,我还在网吧上网,彻夜不眠地追踪整个事件。一时间,“关天”成了国内讨论“9·11”事件的观点交锋平台,许多网友和学者都参与了这场讨论。
9·11”事件中“关天茶舍”的言论表现,奠定了其作为时政论坛的影响力。在创版版主老冷手里,“关天”其实更趋于思想和学术性,所以他后来又搞了一个纯学术的“往复论坛”。
从这点来说,“关天茶舍”的版名虽然取名自陈寅恪先生的“吾侪所学关天意”,但关天之所以声名斐然,还在于这种强烈的现实关照。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关天茶舍”逐渐聚集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知识人、思想者。
02
许多人就是在“关天茶舍”磨砺了自己的思想学识,又从“关天”走出了书斋,而后又消失在公众的视野。
这些人中,有人进入传媒、有人远走他国,有人沉寂无言,有人转变方向,有人身陷囹圄……还可以说,从2001年左右开始,在大约十余年间,关天网友活跃于国内各种舆论场合,至今余音缭绕。
王怡辞职后,2002年初,我和另一位网友老范,短暂做过“关天”的版主。再后来,则是羽戈等人主持“关天”的时期。
那时候,时间总是很快,又感觉很悠长,一个接着一个论坛事件接踵而来,几乎每天都在与人争论的兴奋之中。只要开一个主帖,下面总有不少网友从各种角度“拍砖”,主帖和跟帖加在一起,才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而这个作品,又一直保持着“开放性”,这正是网络论坛的魅力所在。
除了话题讨论,颇有“关天”特色的一桩“盛事”,就是隔三岔五有人要“倒版”(打倒版主)。网友“倒版”,有时候是觉得版主办事不公,有时候是因为规则争议,有时候甚至没什么理由,就是为了批斗版主。所以,在“关天”当版主,不仅是一件考验智力的事,还非常锻炼“体力”,要保持长时间在线,可真不容易。
同样的,“关天”版主也有一个传统,动不动就愤而辞职。王怡因为版主选举被阻,愤而辞职;我因为搞农村问题讨论被删帖,当了三个月就走人;羽戈扔下一句“老子不干了”,挂冠而去……有一段时间,“关天”版主像走马灯一样,上上下下,煞是热闹。
后来(2006年)我重新回归“关天”当版主,待了将近两年时间,似乎算是在任时间最长的版主之一了。如今想来,这种闹哄哄的场景,反倒显示了“关天”的活力与张力。
天涯社区不只有一个“关天茶舍”声名远扬,后来成为诸多热点事件发源地的天涯杂谈,以及出了许多作家写手的舞文弄墨、莲蓬鬼话,还有读书人扎堆的闲闲书话,都是国内一流的网络论坛。
如今想来,那是多么美好的岁月啊,只是当时大家并不这么认为……
03
天涯社区的沦落,其实早就“命定”了。
这不全在于邢明的瞎折腾。无论如何,没有邢明,也就没有天涯社区。邢明亦步亦趋地追赶网络时代的潮流,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所做的,不过是为了摆脱天涯社区的路径依赖。
这就是天涯社区早些年获得成功的某些特质,一是开放性,二是平等对话,三是现实关怀。在BBS时代,天涯社区就是一个庞大的公共广场,谁都可以在上面发言,谁的声音都可以被听见。而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都可以在相应板块找到可以平等交流的网友,从而形成一个群体聚合。
更重要的是,天涯社区的内容呈现形式,决定了其在一个事件中,可以迅速地汇聚不同意见,成为舆论扩音器。
这是天涯社区一时风头无两的原因,也是“麻烦”所在。从天涯纵横时期开始,天涯站方就不断强化版务管理,以各种手段管控风险。但是,既然天涯的人气有赖于此,如果管得太死,人都跑光了,也不会是站方本意。那些年,天涯就是在这种摇摇摆摆的状态下,逐渐成长为国内第一大网络论坛。
▲天涯社区(图/网络)
从多年前上线博客功能,进行移动互联网改造,乃至去年宣称要搞元宇宙,天涯的运营者无非想让天涯跟紧时代,具备商业化的能力。一个充斥着各种“杂音”的论坛,不仅有风险,也会让资本避之不及。遗憾的是,这是天涯与生俱来的特质,没有了这些,也就不再是天涯了。
因此,不管天涯社区如何转型,都很难取得商业意义的成功。虽然天涯错失了进入手机互联网的机会,但可以断定,哪怕迈出了这一步,天涯社区也会走向衰微。至于微博的崛起,微信公众号的产生,都只不过是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而已。
天涯社区,早就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了。
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受益良多。许多人的命运,因为互联网而改变。然而,随着天涯社区的关闭,一部分公共记忆似乎就此抹掉清零,还真的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啊。
▼
还不了解GPT?快点加入起点财经GPT搞钱交流群(扫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